言论

乡民选党也要看人/陈钊伦

每届大选都会有人提出“选人不选党”以及“选党不选人”的竞选论调,到底是党仗人势,还是人仗党势,着实令选民纳闷。

双方阵营自圆其说,听起来都是头头是道,三心两意的选民最容易受到影响。铺天盖地的一来一往宣传攻势,随风转舵者还没选好边站,已转得晕坨坨。



选党不选人,意即这个政党的气势是如日中天,任何人上阵任何选区都有胜算。当打出“选党”牌时,没有小我,只有大我,只要能为政党带来胜利,个人的牺牲不算什么。他们会说,议员有的一切都是党给你的,没有党,哪有你?

支持选党不选人者都会自认格局高人一等,他们认为手上这一票是以大局为重。姑且不论所选的议员是否有能力,或者有心为民服务,只要选对党,在对的标志旁划下“X”,这就是救国救民。

“天兵”需时间接地气

至于选人不选党,只会出现在声势已大不如前的政党。“选人”的定义,可以是蝉联多届的议员;或是土生土长,在地服务许久的候选人,他们都与地方上有着紧密联系。



支持选人不选党者一般担心议员来去如风。五年一换,会让一些议员不愿,或很难在地深耕,而且议员服务的态度与个性因人而异,无论要接地气或与选民投契,“天兵”都需要时间习惯与磨合。对准这类选民的心态,这边厢阵营会强调记录良好的议员,最好不要换;或是要选就选本地人,至少有事他跑不掉,推搪不了。

说句实在话,有多少选党不选人者懂得所谓的大局是什么?还只是以讹传讹地跟风?而选人不选党者格局和视野虽小,但不一定有错,因为他们有可能只是追求安定的生活。毕竟每个人的要求与追求都不同,你不能帮人家决定,人家也不能替你选择,而且投票是个人的权力。

这届大选,马来选民意向很重要,郊区的马来票更可能是定江山的关键。希盟说,敦马哈迪由政敌变成战友,将可颠覆郊区马来票一面倒的过往情况,希盟取代国阵,执政布城不是不可能的事。

人情需要时间酝酿

比起华人对选人或选党的两极化,郊区马来人选党,也选人。过去,巫统是他们熟悉,甚至可说是投惯了的政党,但也可以发现很多巫统候选人都是当地人或蝉联多届的议员,拥有一定的基层势力,少有“天兵”空降的情况。

希盟要突破国阵的郊区堡垒,敦马恐怕还要更马不停蹄,只用“大局为重”劝化乡民,还不足以让乡区掀起马来海啸,还需摆低姿态,真正走入乡区,更多接触基层。诚如希盟一名郊区议员所言,要突破国阵郊区堡垒,希盟候选人还得要看懂乡民的心,以软性感动乡民是最佳的策略。

对过去与世无争的乡民,他们选党也要看人,见面三分情,人情需要时间来酝酿,以建立起彼此的信任。除了硬邦邦的大课题,乡民对敦马的情意结还有多深?乡民会不会有人新人忘旧人?也是郊区选情的重点,而忽略郊区人情牌的重要,或会让希盟马失前蹄。

反应

 

要闻

林冠英否认不真诚合作论 火箭不曾质疑马来人课题

(吉隆坡2日讯)民主行动党主席林冠英强调,该党不曾在团结政府成立前,就涉及马来人和回教课题所做出的4项承诺提出质疑,任何声称该党在团结政府中并不真诚合作的指控都毫无根据。

他向《马来西亚前锋报》指出,行动党向来支持马来统治者制度、君主立宪制、回教作为国家官方宗教,及联邦宪法所赋予的宗教自由。

“我们从未质疑过这些事项。”

巫统元老俱乐部秘书拿督慕斯达法耶谷昨日称,尽管行动党与团结政府自第15届全国大选以来所建立的关系已有两年之久,但该党依然没有真诚的与团结政府合作。这指控也与行动党近期被指在宗教和种族敏感课题上处理不当,导致现有政治联盟内部的紧张局势有关。

不过,林冠英拒绝进一步评论涉及其他行动党领袖的争议。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