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亚洲成世界中心已定局/郑赤琰教授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欧洲主导世界,为世界中心,英国则是中心的中心。可是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消耗得太厉害,战后欧洲为世界中心的时代结束,英国不再是中心。

由美国借“北大西洋公约”领导西欧反共的事实来判断,美国成为主导欧洲的国家已成事实。但这并不因此取代主导亚洲的地位,用韩战与越战的结果来判断,军事上谈不上优势,距离主导的格局还远。

但在21世纪以前,亚洲经贸和金融仍落后于美国,科技发展也远远比不上美国。因此,美国便利用“和平演变”的外交政策,深入介入亚洲的主导地位。

美国对中国政策,使用“最优惠国家”对待对华贸易,期望因此可用经贸方式“和平演变”中国,对日本亦然,一面制止日本建军,一面扶持日本发展经贸。

美国也用同样的外交政策在其他亚洲地区如印度与东南亚,发展他们的经贸。由此说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末,美国只能说是取代了半个欧洲主导世界的地位,即军事上做不到欧洲帝国时代主导世界军事的地位,只在经贸上取代欧洲主导世界的地位。

在中国市场翻身

可是到了21世纪的首20年来观察与判断,美国连经贸主导世界的地位也保不住了。最明显的是,美国的世界级大企业已感受到单靠美国市场,已无法维持继续增长。这些大企业必须走出国外,寻找新市场,否则衰退下去必遭遇垮倒的命运。

最有代表性的是汽车企业龙头大哥“通用汽车”,其企业实力一度曾带动其他企业,共同打造美国的工业世界首要地位。但是这家公司不但自己衰退到一蹶不振的窘境,连靠其发展起来的底特律城市也被拖累,成了“鬼城”!

为了自救,“通用汽车”只好到中国另谋出路。另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世界顶尖超级市场“沃尔玛”,也因为公司开始衰退而走向中国求生,类似这两家公司的情况发生在各大行业,像“苹果”与“波音公司”,都在中国市场打翻身的主意。

至于生产通用生活用品的工业更是早已“清零”,因为工资太高,市场相对太小而无法生存,结果造就了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普通消费品工业,成为“世界工厂”。

中印日互通贸易

美国之所以走到今天“一去不回头”,皆因美国领导人太自大,不知自己在走向没落,等到特朗普上台,以为可用狂加入口税的办法来自救,结果不但没法逆转进口赤字,反而出现更大的赤字。

由美国当前的遭遇来判断,亚洲有3个国家分薄了美国的消费与制造市场,即中国、日本与印度。美国以为可拉拢日本与印度来抑制中国经贸增长,但美国想尽办法也阻止不了日本与印度倾向中国市场。

这可以从3国互通贸易的数字看到。事实上,中国正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支持经贸增长的科技、工业、教育、金融、市场增长等重大因素。

中国不但迅速爬头美国,日本与印度也已感觉到美国主导世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亚洲已取而代之,而且也体验到亚洲的中心非中国莫属!

反应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力道不足 亚洲私募信贷8年低点

(北京20日讯)亚洲私募信贷市场融资规模上年降至八年低点,以及对中国增长乏力的担忧打击人气之后,2025年将面临各种挑战。

据Preqin数据,专注于亚太地区的私募债务基金2024年融资额比上年下降34%,至54亿美元(约243亿令吉),为2016年以来最低水平。数据显示去年该地区的资本配置下降67%,至46亿美元。

尽管中国在亚洲总金额中仍占据相当大的份额——约占2024年地区部署资金的五分之一,即10亿美元——但已不再是交易和回报的巨大推动力。中国的房地产危机,加上对金融服务行业的整顿,引发投资者逃离。

亚洲的私募信贷市场也远没有那么成熟,每个国家的风险状况各不相同。所有这些都使得说服投资者的难度大大提高。

“专注于亚太的直接贷款基金融资金额下降,可能反应在应对亚洲各种各样市场时所存在的广泛挑战。”

Davidson Kempner资本管理合伙人普尼特·帕特尔说道,“对中国和司法风险的担忧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放缓的原因。”

此外专家指出,鉴于公募信贷和私募信贷领域的溢价均遭压缩,亚洲投资者的贷款风险并没有得到充分补偿。

不过市场参与者对2025年仍相对乐观,因为亚太地区只是1.6兆美元(约7.20亿令吉)全球私募信贷市场的一小部分。帕特尔表示,亚洲的并购活动可能会创造更多直接贷款机会,大宗商品和医疗保健行业仍然是亮点。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