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今宵多珍重/潘荣德

翻开最新数据,我国的死亡病例已高达7000多宗,几乎每天超过100宗。以这样的死亡率推测,倘若接下来的染病情况仍未改善,我国的死亡人数很快就突破1万,究竟这样的日子我们还能撑几久?

眼睁睁看着身边亲朋好友一个个骤然逝去,一个个被病毒击败而离开了他们最熟悉的家人朋友,的确让人心伤。

不得不提的是,国盟政府的一些部长们也沉寂了很久,有些已“失踪”经年,相信是在闭关修炼,绞尽脑汁要攻下冠病的城墙。但他们几时才能开窍?几时才会有应对之策?

历史记住内阁

一个拥有70正副部长的臃肿内阁,看似阵容庞大,却在防疫方面频出问题;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似已兵败如山倒,惨不忍睹!国人不想成为政客的傲慢和内讧的牺牲品。

揆诸现实,若政府仍无法遏制死亡病例的增加,这70位正副部长将被历史记上一笔。

另一边厢,笔者接到身边很多朋友确诊的消息,更令人焦虑的是,接种了两剂疫苗后,最终还是确诊冠病。

每当社交媒体发出某地区出现新感染群,更触及国人的神经线。目前我国每天面临病床爆满的情况下,只能居家隔离,但那些有小孩的家庭,他们该如何处理?一旦家中有人确诊,家中成员也不知所措,然而在不离不弃的悉心照顾这些病患者期间,最终自己也无法幸免。

以上都是活生生悲惨事迹,从确诊到不敌病毒,到最后撒手人寰,这一幕幕生死离别,太悲惨了。

前一阵子,笔者也到一些马来孤儿院及不同社区派送救济品和援助金,感触良深。

因为疫情,让这些孤儿院不能像以往获得足够的物资,当中里面有最年幼小孩嗷嗷待哺,较年长的小孩都很懂事,他们也需要更多的指路明灯照亮未来。

生活捉襟见肘

至于在社区方面,这些居住在人民组屋的贫困及单亲家庭急需生活物资, 当中有些只能靠每天救济的饭盒过日子, 有些家庭两老从事社区清理工作,在疫情严峻之下,依然凭着自己的双手努力养活自己, 有另一对膝下无子女的年迈老夫妻,最近因病痛及手部受伤,无法再工作。

还有一些只靠着年老的奶奶照顾孙子的家庭,这些小孩们也因为家境贫穷,没有钱购买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来上网课等等。因疫情的冲击,他们的生活早已捉襟见肘。

以上所见所闻,笔者颇为感触。曾几何时,我们也因一些皮毛的事物,而让自己郁郁寡欢,如今我们所面对的也许是距离死亡最接近的一次,试问,有什么理由让我们在人生中面对琐碎的事物而一蹶不振呢?

此时此刻,脑海想起一首歌,歌词里面是这样的: 

不管明天 到明天要相送 

恋着今宵 把今宵多珍重 

我俩临别依依 怨太阳快升东 

我俩临别依依 要再见在梦中 

我们相约疫情过后,一定要见面。马来西亚一定要挺住,国人加油!

 

 
 

 

反应

 

国际

美国虽缺席谈判 世卫达疫情应对协议

(日内瓦13日讯)世界卫生组织谈判会议联合主席告诉外媒说,经过3年讨论后,世卫成员国12日就未来如何因应大流行病达成协议。不过,美国并未参加这场协调谈判。

法国驻世界卫生组织大使安普鲁表示,“我们原则上已经达成协议”,最终版本必须得到各成员国批准。

安普鲁又说,各国代表15日将在日内瓦举行会议,对这份具里程碑意义的疫情预防、准备与应对的文本进行最后润饰,并正式达成协议。

这项协议内容需在5月底于日内瓦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上,获得所有成员国的最后批准。

历经近24小时马拉松式讨论后取得这项突破后,现场响起与会代表长达数分钟的热烈掌声。

世卫总干事谭德塞表示:“这是个非常好的讯号。你们都是创造不可思议的历史的一分子。”

多位消息人士告诉外媒,讨论主要症结之一是在文本第11段,涉及大流行病相关卫生产品生产技术的转移,特别是为了造福开发中国家的部分。拉丁美洲国家也在推动促进技术转移。

在冠病疫情期间,这个议题一直是贫穷国家争论的焦点,他们认为富裕国家囤积疫苗和检测工具。

制药业为经济主力的几个国家反对强制将技术转移的构想,并坚持应为自愿进行。

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宫后表示,美国将退出世卫。专家表示,这将加剧全球卫生风险监测系统的风险。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