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从党选看马华未来/黄子诚

上周,国阵除了有巫统全国代表大会,其实另一个成员党马华也在区会级别进行了改选,选出了新届执委。这是马华经历了喜来登政变,2022年全国大选等重大政治转折点后的第一次选举。上一届的党选,已经可以追溯回2018年全国大选马华首次下野后。

然而,全国188个马华区会,却只有36个马华区会,8个马青区会及7个区会妇女组进行改选,其他区会领导都是不战而胜。

换言之,全国只有大约20%的区会有选举。表面上,马华看起来一团和气,所以才会让现任领袖继续领导。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表面上的太平,其实只是粉饰了基层的士气低落,死气沉沉。

这个低得惊人的竞选比率,是马华的一大警钟。作为一个政党,选举是党内基因不可或缺的部分。服务人民固然重要,但能够加入政党的,都会希望能够通过选举找出自己的平台,让自己有拓展抱负,扩大服务范围的机会。

如果连党内选举的参与度都如此低落,马华基层就像是失去了灵魂。如果无法迅速带动士气,基层继续溃散,那么马华将不再有翻身机会。

这场党内选举,对马华来说其实非常重要。除了是5年下来的第一场党选,也是决定马华未来路线重要的一步。

经历了2018年下野,2020年重新执政,再到2022年成为团结政府的一部分,马华的身分变化犹如四川变脸,不只华社无法适应,就连党员也未必能够全盘接受。更加尴尬的是,马华现在虽然是团结政府的一员,但却没有任何内阁代表。

无可否认,大环境的却让马华翻身变得困难重重,但如果要追究责任,真正压倒马华,让其一蹶不振的,其领导层难辞其咎。

在80%区会领袖没有换人的情况下,马华估计在接下来几年,都不会有任何巨大改变或突破。从2008年就开始走下坡的马华,到底还有多少个10年可以消耗?

党员不再存希望

这场改选,反映的就是党员对马华不再存有希望和抱负,所以根本不愿花精力去参与党选。没了党员参与的马华,还剩下什么?

由于失去了政治资源,马华已经沦落到瘦田无人耕的窘境。当大选成绩一届不如一届时,马华不仅无法吸引年轻新党员,就连现有党员都未必可以保得住。

有政治抱负的,在马华看不到前途,也就不会出来竞选党内职位。

没了新血的参与,马华就无法摆脱现有困境,而将慢慢被大环境吞噬。没了新陈代谢,马华就不会有脱胎换骨的机会,也就很难再获得选民的支持。

接下来的中央高职改选,将会值得观察。如果中生代领导层能够崛起,形成一股有能力挑战当权派的力量,那马华还是有改变现状的机会。但环看现在的马华,视乎看不到有任何领袖能够有足够的分量出来挑战,更不用说组织团队,一起竞选高职。

输赢其实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党内领袖还有参与党选的热诚。反观,如果再度出现党内“一团和气”的氛围,或是大部分职位有提名,无竞选,那就会真正敲响马华的丧葬。

一场没有看头的马华党选,象征着党内基层的政治冷感,也让这个老牌政党逐渐变得没有看头,走向没落。 

反应

 

言论

2025年,这3州先拔头筹/黄子诚医生

2025年1月才进入中旬,国内经济发展就已经马不停蹄。虽然都不是什么新鲜计划,而是筹备已久,只是恰好碰上一起推介,但终于得以启动,依然值得肯定,毕竟这些都不是什么小型计划。一旦落实,将会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间,改变大马的经济版图。

吸引高价值投资

打响头炮的,当然就是柔佛州。柔新经济特区的成立,就是希望通过马新两国的合作,在未来5年内创造2万个技能型就业机会,并在10年内吸引100个投资项目。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这个特区专注于高价值投资项目,以及新兴行业如化学,医疗设备及制药,宇航航天等等。高价值的投资,换来的就会是高收入的就业机会,也会带来更具持续性的经济增长。

不仅如此,柔佛各个地区也已经被划分专注不同领域,如新山将专注商业服务、数字经济,而森林城市将成为金融服务中心。

这样的布局,不仅可以让未来发展更加平均,惠及更广大的柔佛子民,也可以最大化整个计划带来的经济效益。希望可以复制香港-深圳模式的柔新经济特区如果取得成功,未来20至30年,有可能让柔佛南部取代巴生谷,成为大马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区域。

古晋将建新机场

而位于东马的砂拉越也是不遑多让,除了即将正式接管飞翼航空,总理丹斯里阿邦佐哈里更是宣布古晋即将兴建一座新的国际机场及深水港。

新机场将与新航空公司相辅相成,进一步将古晋,乃至整个砂拉越打造成区域枢纽。配合目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古晋智轨列车系统,更加完善的交通系统不仅将吸引更多投资项目,更将进一步把古晋打造成宜居城市。

不仅如此,砂拉越最大的潜力,其实是在其丰富的能源开发潜力。几经波折,砂拉越石油公司终于与国油完成了砂拉越天然气分配问题的谈判。

虽然细节尚未公布,但可以肯定的事,在这个分配上,砂拉越肯定不会被亏待。再加上,在绿色能源领域,砂拉越一直都处在领先。最近宣布与日本的战略合作,估计将有助于砂拉越加快合成气的开发,进一步巩固其能源出口实力。

槟城轻快铁动土

另一项让人鼓舞的计划,就是盼望已久的槟城轻快铁计划。在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的见证下,这项工程终于动土,并预计将在2031年完工。

要知道,这项计划具体被纳入大马发展计划,已经是2006年的事情了。过去近20年,遇上政党轮替,导致工程展延,虽然州政府有意接管,但却资金不足。如今中央政府正式接管,让这项槟城交通大蓝图底下的重点项目守得云开,正式开跑。

被称为珍珠线,全长29公里,设有20个车站的轻快铁,将会从硅谷岛出发,最终抵达槟城中环车站。

一旦竣工,将会对槟州子民的交通使用习惯带来改变,也有助于改善日益严重的堵车问题。

不仅如此,这项计划也将成为槟城未来发展的催化剂。有了更便捷,覆盖率更广的交通网络,也可以让政府在土地规划,尤其是兴建可负担房屋地段上有更多的选择,实现公平社区。

这些计划的开跑绝非偶然,有的筹备已久,有的掌握天时地利。

最重要的是,政府需要把握这些契机,不仅要让这3州先拔头筹,更要让2025年成为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精彩的一年。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