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从微小合并看制度化/江振鸿

教育部日前建议合并一些微型华小。这项建议不出所料,引起了一些华教团体的反弹。

如果不去揣测当局此建议是否有任何的隐藏议程,这项建议其实是合理及恰当的,因为这些微型华小,非常不具经济效应的。

相对于拥有数百名学生,师生比例最少1对30的大中小型华小,学生人数很少甚至是只有区区数名学生的这些微型华小,却也需至少几名教职人员及资源来维持学校的运作,对于华教本就有限及紧绌的资源,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就如在华人所擅长的商业生意上,把一些收益达不到预期或不具经济效应的分行分店或部门给予合并,以节省公司运作成本及资源。

当然作为百年树人的教育,固然不能以经济效应来衡量。但是,如果这个不具经济效应是消耗着华教本就有限及紧绌的资源,对于华教的长远发展,始终是不利的。

没良好机制增建华小

但是合并微型华小,意味着一些微型华小将被关闭,这触动到了华社及华教团体多年来所秉持的华小“一所都不能少”的精神及底线。

华社及华教团体之所以对这个精神及底线有所坚持,因为多年来,当局并没有一个良好的机制,根据相关社区的需求去制度化的增建华小,导致华小关一所即少一所。

而华小的增建批文,往往也只是作为5年一次的大选糖果来分派。

如果,当局能根据相关社区的需求,制度化的增建华小,华社及这些华教团体,还会对于当局根据相关社区的需求减弱,来制度化关闭或合并微型华小,而反弹吗?

当然,这个所谓的制度化,得是在相关法令上有明文规定的制度化,而不是当年希盟没有明文规定的所谓制度化华教拨款。

最后,在我们指责当局时常推出温水煮青蛙式对华教不利的政策的同时,是否有去向当局积极争取,以一劳永逸解决所有华小的问题,包括制度化拨款、制度化增建,及半津华小明明是政府学校,却不获政府全额资助的奇葩? 

不幸的是,过去数届大选,华社及这些华教团体的华教诉求,似乎只聚焦于要求当局承认独中统考。

而获得大部分华裔祝福、于5·09大选上台的希盟政府,执政后却一刀大砍华裔子弟可负担升学管道拉曼大学学院的拨款。

反应

 

言论

调薪非问题,人数是关键/江振鸿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于劳动节宣布,公务员将在今年12月迎来至少13%的调薪。

首先,在感观上,相信不少民众对此是持否定姿态的,因为正当政府声称财务紧张,要改革补贴制度(意即不少不符合“资格”的民众将不再享有一些补贴),然而政府转个圈却又如此大手笔为公务员调薪,让人有一种从我口袋拿钱丢入你口袋的不悦感觉。

更何况所谓树有枯枝,人民平时与公务员接触,难免会遇到服务态度不好或办事不利的公务员,以致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之下,自然不忿这些表现不好的公务员也获得加薪。

公务员的加薪及退休金问题,之所以会引发热议,只因为我国的公务员人数庞大,“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加薪并非一次性的花红或奖励金。

公务员在获大幅度的加薪后,意味着每个月政府都得为这个调薪买单,也意味着这些公务员日后升职或退休后,其升职的加薪及退休金也将跟着水涨船高,如雪球般越滚越大。

所以,以常理度之,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削减公务员过多的人数。

当然,这并不是直接裁员,而是减少公务员的录取,在现有公务员离职、退休或任内逝世后,不获填补,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公务员人数自然会减少。

其实,当局已似乎不自觉间找到了减少公务员人力资源的方法。

更换路税自动贩卖机

我数月前去了一趟陆路交通局更换路税,才出乎意料地发现原来当局竟也与时俱进,搭上了自动化的列车,设立了更换路税的自动贩卖机,因此,民众从此要更换路税,已不需去柜台排队。

所以,如果这种类式更换路税的自动贩卖机在政府部门普及化,所节省的人力资源,是非常可观的。

此外,如果我国的经济及经商环境获得改善,私人工商界发展腾飞,外资涌入,私人职业市场将出现足够的空缺以吸纳每年的年轻毕业生;而教育改革,更是能让大专毕业生的技能与职业市场的需求匹配,不会出现如现在般,一边有不少大专生找不到工作,而一边厢却有雇主找不到人才来填补空缺。

届时,公务员就不再是大部分年轻毕业生就业的唯一途径。

只是,多年来,要减少公务员似乎都是民间的独脚戏论述,当局似乎从未正式表态过立场及付诸行动。

不晓得当今政府是否有这个政治意愿,去解决公务员人数庞大的问题?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