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从禁书“禁片”谈无形的阉割/黎添华

在倒数结束2020年之际, 大马的言论空间出现了一场有趣的反差现象。这一切得从一本禁书和一部“禁片”说起。

由本地旅美时评人欧阳文风牧师于2013年撰写的书籍《同志很可以·一个基督徒的观点》,在出版后第七年,“突然”在今年12月被内政部以“鼓吹同志文化”而禁,违例者将罚款2万令吉,或监禁3年,甚至两者兼施。

一向敢怒敢言的作者自然不能接受,尤其在全球积极推动同运的他认为,这不仅是言论自由的倒退,更纳闷为何当局7年后才禁止他的书。他的痛心疾首,不仅化成连串的抨击,连其美籍夫婿也在社媒上呛声。

然而更早之前,亚洲的另一片天空下,以刻画校园种族暴力事件的本地电影《你是猪》,以“禁片”姿态亮相金马奖,甚至一度引起不少当地媒体的关注。不过,令人好奇的是,电影还未在大马上映,因此“禁片”一词从何而来,有待商榷。

所幸在金马结束后一个月,导演在本身的优管频道上上传短片澄清,指“这部电影并不是被马来西亚电影审查局禁止上映”,期间,他也坦言“我们根本就没去申请”。换言之,该片在台湾被冠上“禁片”其实并不属实,也有欠公平。

值得省思的是,相比一本在7年后才被禁的书,《你是猪》“率先”自我标榜被禁的做法似乎相当讽刺。根据导演所说,电影压根儿就不会在大马上映,因此这不仅没有“被禁”的前提,更不该成为宣传的筹码。

对当局“未审先判”

再来,哪怕电影真的取材真人真事,或挑战着大马社会的禁忌,但是,如此宣传手法,俨然对当局“未审先判”。

当然,导演并不打算欺骗观众,因此他在反驳国盟针对他电影而报警的短片上坦言,每个人做每件事都会有自己的动机和企图,而他利用含有敏感性的标题做宣传,动机“肯定就是要你们来看我的电影,这样我才能赚你们的钱”。

若看回努力开拓文明对话的欧阳文风、多次探讨族群关系禁忌的已故雅思敏导演,以及许许多多在不同领域上,捍卫言论自由、促进种族团结的人,他们全都脚踏实地为这片土地的族群友爱耕耘。

明乎此,或许我们更进步的做法不是自我阉割,而是以更正面的态度去启迪民智;我们也无需妄自菲薄,或自我设限,否则牺牲了一代人对族群关系的认知,或扼杀了现有的创作空间,我们恐怕会被冠上  “被本职耽误了前途的政棍”称呼。

60多年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种族间的互信已经在政棍的操弄下变得匮乏不堪,愿抬头仅存的这片言论自由蓝天,还能被珍惜。

反应

 

要闻

内容或有损道德 6刊物被列禁书

(八打灵再也7日讯)内政部依据1984年印刷机和出版法令(PPPA),在宪报颁布指令,禁止出版、分发及拥有6本被指违反我国社会文化及道德价值观的书籍,禁令已于2024年12月19日生效。

被禁书籍包括:

- 莫妮卡墨菲(Monica Murphy)的《一生中的一百万个吻》(A Million Kisses in Your Lifetime)

- 埃里克J·布朗(Erik J Brown)的《失去你才找到我》(Lose You to Find Me)

- 阿斯拉夫峇迪(Asyraf Bakti)的《Punai》

- 连波罗威尔(Rainbow Rowell)的《分散阵雨》(Scattered Showers)

- 拉-齐尔·里德(Raziel Reid)的《当一切都像电影般》(When Everything Feels Like the Movies)

- 贝基艾伯塔利与亚当西尔弗拉(Becky Albertalli & Adam Silvera)的《如果是我们》(What If It’s Us)

内政部发文告指出,审查发现上述书籍中至少有3本涉及同性恋、双性恋及跨性别群体(LGBT)元素或相关角色,内容被认为与我国社会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相冲突。

根据《1984年印刷机和出版法令》第7(1)条文,上述出版物的印刷、进口、复制、出版、出售、制作、流通、分发或拥有行为均被绝对禁止。

“任何违反禁令的个人都可在该法令第8(2)条文下面对惩罚,一旦定罪可判处不超过3年监禁或不超过2万令吉罚款,或两者兼施。

文告说明,政府致力于采取监管和执法行动,防止任何与我国社会文化、信仰或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传播,以维护社会和谐和共同福祉。

欲获取有关禁书的详情,可浏览内政部官网https://epq.kdn.gov.my/e-pq/index.php?mod=public,或联邦法律网站https://lom.agc.gov.my/index.php?language=BM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