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仓促教改令老师厌倦/苏鸿业

七八年前,我去了一趟台湾,当时有机会跟一些大学教授、当地大专生和中小学生交流,发现很多教育工作者或者家长学生们都抱怨台湾教育朝夕令改,也很落后,似乎大家都对台湾教育没有信心。

这一个情况,跟马来西亚很相似,从敦马哈迪医生第一次当首相末期推动英授数理以后,我们的教育也一直朝夕令改,尤其是八年前KSSR课纲采用后,大家都无从适应,到今天,大家都还似乎都我国教育没有很明确的方向。



不过,最近看了一本台湾的知名教育杂志做的台湾教育创新100特刊,收集了两岸三地114组创新教育者的经验分享,当中看到了教育创新已经在台湾开枝散叶,也成为了台湾教育现场中大家都愿意接受的想法了。

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台湾教育似乎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从大家盲目追成绩的应试教育和死板的填鸭式教育,走向了开放多元,符合21世纪需求的创新开放教育,这一点,是很需要马来西亚学习的。

缺乏明确方向

马来西亚的教育改革,做得过于仓促,缺乏明确的方向和必要的坚持。比如,新政府的教育部长上任后不久,就马上宣布废除一二三年级的考试,以评估取代。这或许是仿效进步国家如芬兰的做法,但是和教改脱轨那么久的国家,却以那么先进的教育体制作为参考和仿效,会不会太远太快了?



我认同和支持教育部有对教育改革的理想,但是我更希望教育部能够先了解我国教育的核心问题,做好了规划,才有计划和阶段性的落实改革。我们的教改和台湾最大的差别是,台湾是由一群在教育现场奋斗努力的老师,看到了教学的瓶颈,在寻求突破,在以本身的经验影响更多的老师和家长,由社会基层推动教育改革,看到了效果政府才参与。

即使当地政府要推动大规模的教改政策如108课纲,也讨论和准备了很久,甚至有很多政府部分和私人机构特别设立新课纲委员会和新课纲工作坊之类的行动,帮助所有的老师准备好适应新课纲。

加重老师负担

由此可见,马来西亚在推动任何的改革是多么的仓促和草率,没有了考试,老师怎么评估?老师要怎么教?老师们准备好了吗?培训足够了吗?若是全部都还没有,那为什么不先做了才来落实呢?

当我们提到仓促,有人说废除考试也不是新的想法,在KSSR落实时,本来就朝这个方向出发的,但是这么多年来,高思维教育我们没有成功,创新教育我们没有成功,废除考试以评估取代我们没有成功,摆脱填鸭式教育我们也没有成功,我们只成功的加重了所有老师负担,让老师们更不喜欢教师这个工作。

于是,所有的改革,必须回到重点,回到教师本身和教育现场,只有让老师们的素质素养提升了,让老师真正可以做好教学的工作而不是做好文书工作,那才来落实那非常理想的教育改革,才会有效。

反应

 

文教

教总:需拥教育文凭 聘外国毕业生当老师

(吉隆坡25日讯)教育服务委员会(SPP)即日起至2月7日,以合约性质(PPP Gred DG9 lantikan Kontrak (Interim))招聘国内外大学教育系毕业生或拥有教育文凭资格的大学毕业生成为政府中小学老师。

教总今天发文告说,申请者的教育学士学位须获得马来西亚学术资格鉴定机构(MQA)的认证,并在SPM考获马来文优等或拥有政府承认的相关资格。

“与此同时,除了马来文、英文和回教教育科,在华小执教的申请者也必须拥有SPM华文优等的条件。

有意申请者可以在教育服务委员会网站https://www.spp.gov.my 获取相关的详情和提出申请。教育服务委员会将安排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出席面试。”

教总呼吁符合申请条件的华裔大专生踊跃提出申请,以成为华小和中学的老师。教总也吁请申请者在作出申请时,须确保所填写的资料都是正确的,以免不必要的失误而错失申请的机会。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