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台湾选举为镜/南洋社论
台湾总统选举距今不到一个星期,国民党9日举行“黄金星期六”10万人大集会,以期“反败为胜”。
单从民意调查来看,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蔡英文已然稳操胜券,有利于国民党候选人朱立伦的两岸关系发展课题,看来发挥不了决定性作用。
据了解,蔡英文和民进党得到年轻选民一面倒的支持,台湾分析员几乎全对此表示认同,但他们却无法肯定造成这个趋势的真正原因。
1月16日的选举一旦变天,台湾的政党轮替制将正式成形,这对宝岛是好是坏,惟有时间能够证明,虽说政权更迭是民主制度所赋予的民众权利,但过于频密的更换政府,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未必是一件好事。
民进党在竞选期间,将矛头指向现任政府的施政,他们认为,总统马英九一边以数字说明台湾的经济增长,另一边厢人民却在水深火热的情况中度日如年。
全球经济放缓是个大环境,能够在这个艰难时刻取得经济增长,其实并不容易,但懂得这个道理或愿意接受这个事实的人不多,当个人面对经济困境之际,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想转换环境,而最直接了当的方式,就是换掉跟他们生活素质大有关系的政府。
至于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们往往偏信流言蜚语,经常对不利于执政党和政府的信息照单全收,最终在“为了改变而改变”的不良心态投下手中神圣的一票。
8日,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宣布,基于国际原油价格继续狂跌及全球经济环境的不利转变,政府将在近期内调整2016年财政预算案,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
这是纳吉出任首相以来,自去年之后第二度调整财政预算案,导致这个局面的原因,主要是油价一跌再跌,身为产油国的大马,在原油收入上面对前所未有的重挫。
预算案的调整,可以有多种方法,但撙节开支必然是其中一个免不了的措施,无论是发展开销或行政开销,政府都可以将之削减或调低,以应付燃眉之急。
可是,人民在生活开支上如若面临突发性的冲击,往往会陷入捉襟见肘的窘境,尤其是手停口停的低收入群,政府必须给予十分关注,确保财政预算案的调整,不会让这些人在百物腾涨下,再面对百上加斤的痛苦。
根据实况调整预算案乃务实之举,但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未必了解这一点,政府在这方面应该多费唇舌,向民众及年轻人多加讲解,以免有关调整沦为一项课题。
台湾选举可以作为大马政府的一面镜子,当人民生活遇上问题,当年轻选民心有不满,换政府的呼声将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