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住老人院,情何以堪/黄子

有一阵子,为方便孩子上学,在珀斯屋子租在学校对面。晚餐后和孩子散步,向右走几十步,就是安息日会经营的老人院。

每个老人住单房排屋,临路小院子一张咖啡桌两张休闲椅,小草坪大丛鲜花天天盛开。我们认识的一位老人,活动力甚强,住在小小单层半独立,屋边前后种满花果菜蔬。环境优美得简直像天堂。但却是余光中的名篇《火浴》:



西方有一只天鹅 游泳在冰海

那是寒带 

一种超人的气候

那里冰结寂寞

寂寞结冰



时间比较充裕,我们会停下和他聊聊,解他忧闷寂寞。他非常渴望我们去看他,他一开讲就如雨季,沥沥淅淅,绵绵不绝,甚难将息。因为太寂寞,特别是女儿一再放飞机,像邓丽君的《你怎么说》“你说过两天来看我,一等就是一年多”电话上说来看,结过拖了一两个月也没来…

念11年的儿子,每次散步就挥拳扬言,将来谁敢把爸爸妈妈送进老人院,就吃拳头。小女儿说,没有黑人把父母送进老人院的,只有白人和其他亚洲人会这么做,黑人若敢送父母进老人院,必被同族的人轮流登门怒斥。

人力不足环境恶劣

前一阵子,应邀主讲教会的家庭营,劝勉弟兄姐妹,勿把父母送老人院。我国的老人院,真是草绳绑豆腐——不能提。所谓慈善机构的,人力不足,其他不谈,仅冲凉,老人被命坐下,外劳站在远处用塑料管射——其待遇连主人替宠物狗洗香香也不如。而收费低廉的老人院,老人则常有被打的情况。

环境肮脏,无可厚非,看看马来西亚的美食中心、没有冷气级的餐厅、嘛嘛档等,食物残渣倒在档边沟渠,苍蝇飞舞老鼠乱窜,至于厕所大都是妇女不宜;男人进去纵有立足之地,也常难顶其刺鼻之臭,但食客甘之若贻。因此,老人院的屎味尿味与老人混杂,子女们绝不会苛求。

至于伙食一般上还是会比郭素沁被扣时所吃所喝的好些。慈善机构的老人院,吃的喝的,善心人士所赠,常常食用不完。可不可口,不是蔡澜就没资格嘴刁了。

我言毕下台,有位老姐妹拉着我说,谁说收费低的老人院才打人?他哥哥住的一个月1500令吉,因为三个月没去看,就被打得颊肿眼青。

若非无路可走,实在无奈,把父母送去老人院,应是昔日老马的国策——最后才买英国货的选择。

反应

 

牧羊人

天增岁月,人能增寿吗?/黄子

文:黄子

2021的农历新年,瘟疫笼罩,行动管制,不能回乡,可说是年味最淡的新年。除了电台的新年歌,超市零售店全受管制,谁还大举张灯结彩?蕉柑、卢柑少见,鼓锣喧天的舞狮无声无影,春节的声音、颜色、味道,几近无声、无色、无味了。

祈盼2022新年,就像1988年的春节;转眼2024年新年又到了。

80年代中期,经过多年的经济衰退,民生凋敝,1988年的春节是个转捩点,极富大地回春的气氛,生机勃勃、喜气洋洋。而眼前冠病即将全面退场,雨季再长也会过去,天也必晴,病毒散尽,祈愿平安再临人间,春节喜气洋溢马来西亚。

看来土气的春联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这很土气,很应时的对联,相信是四百多年来,被复制贴在门框上或虚拟的网络上,最常见的应景春联。如果作者有版权的话,也是发得不清不楚了。

有华人的地方,若有贴春联,也必定会见到这一幅吉祥语。正如中秋节有月饼、有灯笼,大家也会见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知道是苏东坡的手笔。可是,这幅看起来像三家村老秀才所写的对子,却鲜少人知道作者是谁。

说来不奇怪,打从隋唐开科取士,千多年下来,中国一共出了630位状元,其中只有507位是有名有姓可考可证的。这507位,千百年来都是当时的天下第一,顶尖人材,可是,又有多少老百姓记得他们是谁?写这幅对联的,正是一位状元,而且是20岁就高中的状元郎!“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能中状元,基本上都是老公公的状元“公”了,这位广东潮州的林大钦,可真是货真价实的状元“郎”。

年少得志的状元郎

这位年少得志的状元郎,是个大孝子。中了举,平步青云,在京城当了官,立刻把母亲接来享福。岂知老母水土不服,三天两头,老是生病。接母亲来是享受荣华富贵,不是来生病;一般人只好送母亲回乡,但他不忍心离别,让母亲孤身上路回乡;仕途才刚刚开始,他竟然视荣华富贵如粪土,毅然上书请辞,陪着母亲回归故里,当时不过23岁!美好的人生、似锦的前程才刚刚开始啊,他竟舍得!

放下锦绣前程,他是真真实实地辞官归田,当起农民。5年后,老母去世。换成他人,守丧3年后会立刻再出山做官;他却伤心欲绝,几次哭到吐血,庄稼也顾不上,亲友劝不听,天天精神恍惚,33岁那年,也去了。

千万人求之不得的荣华富贵、升官发财,他已在手还可继续得手;若无特别事故,或天夭其寿,只要不像他这般沉溺在悲伤中,也不致吐血身亡。

这位状元的极端“孝行”,几近病态。如果他的母亲很正常的话,相信也不希望他年纪轻轻追随她于泉下。

生命的长短,富贵贫穷,人只能尽人事,最终是由上帝决定。

凡人都祈盼“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但还是有许多人,追求的是更高的生命意义,福寿兼得固然是美事,但为了“道”,如孔夫子,仍可视富贵如浮云。

他们将与天地齐寿

而过去200年,千千万万欧美、剑桥、牛津、柏林、哈佛等等杰出的人材,纷纷到中国、到非洲去行医,开启现代化的教育慈惠工作,宣扬天国的福音,许多人因水土不服,年纪轻轻就在医药落后的环境中安息了。他们不以荣华富贵、似锦前程为念;他们当中也有人献出千万家产和自己的生命,给中国人、非洲人。

他们没有祈盼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因为他们知道——短暂的人间客旅征途的终站,他们将与天地齐寿,享受耶稣基督为他们所预备,也是为所有愿意相信的人所预备——福气无边的天家。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