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你们在同一个内阁吗?/陈仁杰

希盟政府上台后,由于国债高企国库拮据,大型多项基建工程被喊停,一夕间让建筑行业迈入寒冬。在重新检视合约及经过圆桌会议协商后,承包公司答应大幅度削减开支,政府也正式亮绿灯重启MRT2与LRT3这两项计划。



至于另一个大型项目——东铁的命运如何,备受国人关注。有人认为以长远来看,这项计划有助推动东海岸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人则以成本过高不符合经济效应为由反对这项计划。

关于是否取消东铁计划,两位内阁部长在两个不同的场合,说法不一。经济事务部长阿兹敏斩钉截铁表示由于必须承担的利息过高,鉴于目前的国家财政状况不允许,政府唯有忍痛将东铁项目腰斩;另一边厢,财政部长林冠英对阿兹敏的言论深表震惊,直指对方对内阁的决定并不知情,政府将正式发文告公布东铁的命运。

其实不止林冠英,相信不少国人也感到震惊。震惊的是,为何同处一个内阁的两个部长针对相同议题,居然有两种不同的说法。难道在内阁会议中,重大议题不是内阁部长们共同商议,集思广益后才作最后决定吗?为何牵涉在东铁发展项目的经济事务部会毫不知情呢?若在内阁会议中尚未达成共识,岂能信口开河地向大众媒体公布!

说法反复让人摇头

再者,林财长一度指对方未出席内阁会议,过后才道歉并表示对方不是缺席,而是没有被告知敦马的意愿。反反复复的说法,让人听了摇头,心中不禁对内阁部长的办事能力产生质疑。



明明就分属同僚的两人,本来给对方办公室拨一通电话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就能将事情妥善解决,何苦通过媒体隔空交战?这种做法非但不专业,也将造成极大的涟漪,毕竟两人掌管着国家的经济与财政,从任何一人口中做出的宣布,都会让市场产生连锁反应。

或许有人认为才上任不到一年,现有的内阁部长欠缺经验,需要时间适应与学习,这大家能够理解。不过,作为内阁部长就应该谨言慎行,否则一再发生自家人打脸自家人的情况,那只会打击人民对政府的信心,更严重的是让外资却步。

反应

 

财经新闻

林冠英建议提供1万及5千 税务减免予中小企及个人

(吉隆坡5日讯)行动党峇眼国会议员林冠英建议政府,每年额外提供1万令吉的税务减免予中小企业,以及5000令吉个人税务减免,以减轻中小企业和中产阶级(M40)家庭的税务负担。

他今日在参与感谢国家元首施政御词辩论时说,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是经济、生活成本、商业与就业机会,以及政府是否能确保人民生活更美好。

他说,团结政府的经济表现确实令人振奋,然而,这些亮丽的数字并未能全面均衡的惠及各阶层人民。目前,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多个国家,面临的挑战包括:低价倾销的竞争、科技进步、传统及数码市场的重组、贸易模式的转变等,导致贫富差距扩大,中产阶级日益萎缩,生活压力倍增。

“政府虽已针对 B40 低收入群体推行薪资调涨,如近期最低薪资从1500令吉提高至1700令吉,但对于 M40 群体的援助却明显不足。中产阶级的核心诉求在于稳定的就业、可负担的住房、廉价的医疗服务、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更美好的生活。然而,他们这些基本需求正因日益攀升的生活成本而遭受威胁。”

建议强制外国投资者
采购50%本地生产物资

林冠英建议政府,强制外国投资者采购50%本地生产物资。

他说,造成中小企业业务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外资企业无须强制性采购本地产品。许多外国投资者无论是在私营或政府项目中,皆优先向母国采购所需物资,而非选择本地制造商。

“印尼早已落实相关政策,规定所有外资企业须从本地供应商采购70%的物资,以保护本地产业。我建议政府效仿,强制外资企业至少采购50%本地产品,以扶持本地中小企业发展。”

以新加坡为例
建议取消外籍雇员缴公积金

林冠英以新加坡为例子,建议政府取消雇主须为外籍雇员缴交2%雇员公积金的义务。

他说,关于政府强制雇主为外籍雇员支付2%公积金的政策,有人认为我国是受联合国及国际劳工组织条约约束,无法取消该政策。然而,新加坡自2003年起便不再强制雇主为外籍雇员缴纳中央公积金,却未受到任何制裁。

“既然新加坡可豁免雇主为外籍雇员缴交公积金,而我国过去亦未曾对外籍雇员执行公积金强制缴纳,为什么如今要强制雇主缴纳?更何况,美国总统特朗普公然违反联合国及国际劳工组织规则,并单方面退出多个联合国主要机构,且未受到任何惩罚。为何马来西亚必须无条件遵循国际条例,牺牲国家与本地企业利益?”

另外,他认为,工业电费调涨应采取更缓慢及分阶段方式,每次7%,共两次,而非一次性14%

“我收到来自工业界的反馈,他们对即将在2025年7月生效的14%电费调涨深感忧虑,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的情况下,加上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的冲击。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调涨幅度分成两阶段进行,即每次7%,共两次,而不是一次性上涨14%?”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