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债本位制的美元是骗局?(上篇)/潘兴才

在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财政年度显示,美国国债猛增了1.423万亿美元,平均每月增加约0.12万亿,而达到19.573万亿美元,这个增幅约占美国整体经济的7.5%。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三大增幅,前二次是发生在金融危机时期。可是在此财政年度内,既无金融危机,也无暴发战争,更无政府给全民退税。以此加速度来估计,及至2016年年终,国债将会达到20万亿美元左右。



一年国债猛增1.5万亿

美国公众在问:这么大笔的债款跑到哪里去了?研究机构认为,社会保险和医疗照顾这两大社会福利计划是这个财政大黑洞的最大组成部分,因为它们的资金尚未到位或筹备好。

为了实行社会福利计划,政府必须随时举借债款来保持它们的企存。

据估计,各种社会福利计划的未备资金,也是政府未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负债,共计高达100至200万亿美元,而不是一般估计的42万亿美元。

正式的国债加上这些未备资金,如果不是共计达220万亿,就是最少在165万亿美元左右。



它是(1)欧盟债务的12倍以上,(2)日本国债的18倍,(3)比欧盟债务加上日本国债的总和还多出7倍,(4)比美国经济的总产出还多出8.9倍。

无“居安思危”意识

然而,这些分析估计都没有触到国债加速猛增的体制性的原因,也就是它的根源一一发行美元的债本位制,一种以国债为后援而非以外汇黄金为储备的货币发行机制。

1971年8月15日,美国尼克逊总统取销美元对黄金的兑换性以来,也就是美元金本位制崩溃后,债本位制就取而代之,并借助石油美元体系之加持,使美国从此便可在理论上无限量地印刷美元,向全球发行,进口无限量的资源,从而成为世界超霸,美国人民生活水准也跟着大幅提升,美国成为福利国。

美国没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2008年金融海啸突然爆发,美国信用市场完全崩溃。美国政府为了挽救经济,只好全速大量发售国债以发行美元。

从此,国债之发行有如脱缰之马,似乎越来越走向失控,如走向举债的单向路。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举债法如泰山压顶

什么是债本位制?债本位制是一座倒置的金字塔,最小的顶层变做基层。它的体积最小的基层是政府以它的信用价值(Credit Worthiness)作担保一一国库署的债券,一种美化的欠单(I.0.U)。它发挥一根扁担撬起地球的杠杆效用。

国库署将欠单通过美联储和银行转换为美元来给政府花用,政府初期还本 (本金)付息(利息)。

当无力还本时,则将还本期拉长,而只还利息。当利息又无力摊还时,则借新债来还本付息,债迭债,层层相迭,一层比一层大而重,越迭越大越高,又有如滚雪球,越滚越大。

当付息之额度大过旧债的本金时,则去举借更大笔债。这种泰山压顶式的举债法能够持续下去吗?

如果借不到更大笔的债,欠债者必然先赖债而后倒债。在历史上,债主不是被推向破产,就是被欠债者雇佣杀手下掉(对债主出动消灭战)。

创造货币无固有价值

债本位制创造的货币是完全没有固有价值的,或寓函有任何价值,因此它不是钱币,而是一种通币(Currency),欠单的别名。所以,美元钞票称作Currency Note。

欠单也叫作 Note。债本位制的运作流程大体上是这样的:

运作流程:(1) 当政府缺乏资金使用时,国库署就向“大得不能倒”的银行招标拍卖国库债券;(2)银行将标得的国债转售或折现(Discount)给联邦储备银行(美联储);(3)美联储不管有否充足的储备就开出本票(本身支票)支付给银行,因为它拥有法定的发行美元的垄断权;(4)银行立即将美联储的本票兑换为美元资金,用以支付国库署。国库署则将之移交给政府充作各部门的开支,如对外战争、国内社会福利、公共基础设施之建设等等;(5)这些开支费用通过承包商又存入银行;(6)银行可制造信用供应,收入100 美元存款,留存10 元作储备,便可贷出90 美元。第二家银行收取到这笔90 美元贷款,又可依样画胡芦,贷出81 美元。如此这般重复下去,各银行最后可总共发出多少贷款?

(7) 贷款取得者从事经济活动的所得收入必须向入内陆税收局缴纳税金;(8) 内陆税收局然后将税金移交给国库署;(9) 国库署用税金向美联储连本带利地赎回债券;(10)美联储又用利息所得分派给政府和股东们(银行)和拔充储备。

反应

 

国际财经

小摩:交易员等待良机抛售美元

(纽约24日讯)摩根史丹利表示,尽管美元的主导地位席卷整个市场,寻求卖出美元的交易员比想象得要多。

戴维·亚当斯等策略师在报告中写道,虽然美元多头数量众多,且在表达自己观点上可能最直言不讳,但似乎有大量更“默不作声”的投资者有意抛售美元。

许多人已经备妥资金,只在等待一个做空的信号。

催化剂可能近在眼前:该团队表示,通胀数据可能会增加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国会的财政协商更加旷日费时,可能会让美元多头失望。

根据该报告,策略师预计贸易政策将取得更良性的结果,也可能给美元带来压力。

对冲基金等投资者认为,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政策将压抑其他货币、加剧价格压力并让美国利率居高不下,人们纷纷买进看涨美元部位。

如果美元逆转,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势必升高。

然而,近几个月来,在每天交易金额达7.5兆美元(约33兆令吉)的外汇市场上,抛售美元已被证明是一项痛苦的交易。

在过去一季,美元几乎兑所有主要货币都上涨。美元兑人民币、墨西哥比索和加拿大元等货币已上涨超过2%,这些货币因美国可能上调关税而受到重创。

摩根史丹利建议做空美元兑欧元、日元和英镑,预期美元将走弱。周五,彭博美元指数在亚洲盘中基本持平。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