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敬豪车后敬人/黄金祥
古人有云:先敬罗衣后敬人。意指世人趋炎附势,以人的外表装扮来判断对方的身分地位,若是衣着光鲜、锦衣玉带,那则非富即贵,务必以礼待之,不可怠慢。
至于这位贵人学问如何,品德如何,那则是次要的事了。
来到今日大马,这句话依然适用,只是大马公共交通不便,人人以车代步,大家尚未见到你的“罗衣”,多半会先看看你开的是什么车,然后才决定该摆出哪个程度的恭敬。
换言之,即是:先敬豪车后敬人。
这种待人接物的心态,在商场与政坛尤其明显。
做生意的,如果要让客户或供应商对自己的财力有信心,少了一辆豪车也不行。假如你坐拥10万平方尺的厂房,却开了一台旧款丰田Camry去接送客户,那肯定客户对你的形象会大打折扣,甚至怀疑你是否负债累累,随时跑路。
当然,如果你开的是一台崭新的奔驰S系列,或者宝马7系列,就算你其实真的负债累累,也保证客户对你刮目相看,笑容也会多几分,生意就好谈了。
事实上,就有不少直销与诈骗集团,善于以豪车、名表、名牌包包和奢华生活,来迷惑投资者,同样屡试不爽。
最有效的,是在你的车牌上,贴着几个“拿督”或“丹斯里”的徽章,那就乖乖不得了,你不只是事业有成,还功在社会,地位可不一般,绝对值得高攀。
这就是为什么,奔驰与宝马等豪车品牌,多年来在本地汽车市场一枝独秀,即使目前经济不怎么景气,新车款刚推出,订单就雪花般飞来。
炫富皆虚荣心作祟
这情形,就像年轻人抢购新款苹果手机一样,有些上班族不过月入两三千,买台动辄5、6千的苹果手机却毫不手软。不为别的,就为别人看到自己手握新机时,那一刻的惊艳和羡慕眼神。
说穿了,都是虚荣心作祟。不同的是,打工族以几千元的手机炫富,老板们则以数十万一台的豪车,来给自己包装。为的,都是想要表现高人一等,以此得到他人的毕恭毕敬。
甚至对有些富豪来说,奔驰或宝马已无法满足他们,必须百万马币以上的宾利、劳斯莱斯等,才能衬托自己的身分。
百万级别的豪车,功能上有什么是20万级别车子所做不到的?我想,这或许就是20万元的劳力士金表,和2000元的精工表的差别吧?
许多年前,我就曾见过一位廉价组屋的住户,开着一台奔驰E系列,当时即使是二手车,价格也远超该组屋单位。代步车子比住房值钱,即使几年后大幅度贬值也在所不惜,可见大马人对豪车的迷恋,或者它所象征的身分与荣耀,让人几乎到了信仰的程度。
所以,大家不难见到满街都是名贵房车,车镜颜色越深、车牌上的册封徽章越多,就越显得霸气;开在高速大道,不必考虑时速限制,把油门踩到底,前方的车子自会乖乖让路。
为了达到效果,有些人甚至不惜购买假徽章,还安装违法的蓝色爆闪灯,以让其他车主以为他是特权人士,识相的就快点让路。
政治人物讲究排场
相比之下,除了出入以劳斯莱斯代步的砂拉越前首长泰益马目,西马的政治人物,大部分都“谦虚”得很,只是以S系奔驰或丰田Velfire出现在公众眼前。
不过,政治人物们更讲究的,是排场。
前几天我们尊贵的首相从美国返回大马,便受到数百人在机场的英雄式迎接,不过惹来民主行动党议员杨巧双的讥讽:“除非你赢了世界杯或奥运金牌,这样的迎接排场纯粹是个笑话!”
其实大马人对这类场面早已见惯不怪。从敦马哈迪医生时代开始,每回他出国归国,不都是一大群部长和跟班,守候在机场恭送或迎迓?
这种以浩大声势迎接政党领袖,作为表达忠心,原来不只是朝鲜领导,也是大马领导所偏爱的。
国家领袖给人民立下榜样,也难怪许多商贾达人纷纷仿效,似乎少了豪车与排场,就凸显不出自己的身分地位。
至于他们的学问、品德、功绩、才干、贡献……当然从来都不是重点,也没人在意。
“豪车梦”背后的隐患/黄春鑵
近年来,我国社会上不断传出一些人虽然收入不高,却依旧渴望拥有豪车。他们当中,有人在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仍想购买远超自身薪资水平能负担的豪车;也有人选择身兼数职,试图用微薄的收入负担起梦想中的名车。这种现象在当前的社会中,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体里,日益普遍。
汽车作为最便捷的代步工具之一,已成为我国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近年来人们对汽车的看法已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将汽车视为单纯的代步工具,对其功能与外观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也造就了不少人想要购买功能更先进、价格更昂贵的车型。
这是因为很多人已将汽车视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认为开好车更有面子。即使收入有限,难以承担车贷,也还是希望拥有豪车。
例如,去年10月,一位汽车销售员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说,有位顾客希望购买一辆价值约31万令吉的马赛地,但其月薪仅为3000令吉,根本无法承担车贷。这也让该销售员感慨当代年轻人太过奢侈。实际上,这种“豪车梦”背后隐藏着不少隐患。
沉重车贷高昂保养费
首先,若购买与自身经济能力不匹配的豪车,首先面临的就是沉重的车贷。虽然贷款可暂时缓解资金压力,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每月高额还款。
车价越高,贷款额度越大,负担也越沉重。如果连续3个月无法偿还车贷,车辆就有可能被银行收回。
如此一来,不但豪车梦破灭,还可能被列入银行黑名单,日后申请贷款或找工作都可能受到影响。这种“得不偿失”的结局,只会给生活增添更多不便。
其次,购买豪车还需面对高昂的维修与保养费用。许多豪车的维修成本远高于一般车型。
例如,马赛地或宝马等豪车,其零件精致昂贵,部分甚至需要从国外进口,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借买豪车包装形象
相比之下,中产阶级常用的丰田或本地第二国产车,其维修费用较为亲民。
因此,那些经济原本就紧张的人,在负担车贷之余,还得额外承担维修、保险与油费等开销,容易陷入更深的财务困境。
此外,还有不少人受到社交媒体或身边人的影响,在明知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仍盲目追求豪车。有些行业,如保险业或房地产,经纪人会因为同行的影响而选择购买豪车,借此包装形象,提升客户的信任感。
笔者曾听朋友提及,有些人正是抱持这种“投资形象”的想法才咬牙购入豪车。然而,一旦计划失败,收入未能提升,最终只会因为难以偿还车贷与相关开销而陷入困境。
总而言之,虽然许多人都有拥“梦想豪车”的愿望,但仍应量力而行,谨慎决策。豪车并非生活必需品,没必要为了一时虚荣而让自己承担不必要的苦果。凡事三思而后行,才能避免掉入财务陷阱,让生活更安稳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