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全盘改革教育结构(上篇)/玛丽妮·依拉淡比博士

前阵子,我有幸受邀到新加坡出席一项检讨教育政策的闭门高峰会议,此会议获得本区域各与会代表的踊跃出席,会议议程也很合时宜地讨论本区域的教育政策。身为峰会的与会代表,我非常认同我国国家银行总裁拿督诺珊希亚最近发表的一则声明,她指我国的教育领域严重受忽略,故有必要接受结构性的改革。

此外,我也高度认同拿督诺珊希亚的点评,认为实施改革对教育界至关重要,因为这能促使整体性地提高马来西亚全民的收入水平。



我个人认为,教育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是不可或缺的举措,好让我们的下一代作好完整装备,充分掌握21世纪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当今全球竞争使旧有的竞争力与教学课纲已毫无用武之地。现在我们谈论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但请搞清楚,这次革命不仅限于技术或技能的层面,而是包括了软技能的开发,这些技能绝对无法被自动化技术所取代。

倘若我们留意新加坡、芬兰等地高效的教育机制,再仔细研究他们迅速改善的系统,就不难发现,这教育机制内外都有着相同的长远发展愿景。

起草教育大蓝图固然是一个好开端,但要见其成效则一定有其挑战。新的教育政策非但须有前瞻性,还要能灵活地满足未来的各种需求。此外,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以及学习设施上的改善,也是至关重要的要项。

最重要的改革,其实应从最底层、例如从中小学开始做起。我们必须先确保这阶层开始发光,再落力栽培使其掌握真正的竞争力。这里所说的并非领域知识的建构,而是培养真正的竞争力。这一切,唯有在课程和教学上落实改革,才能如愿达致。



语言及沟通能力上的建构,就是学生为准备将来在国际上游刃有余的必备技能。这当中存在着一定的挑战,你该如何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掌握国语国文的同时,也能自信满满地以英语与人沟通,以期将来在全球经济上占一席位?如果我们要达致这目标,就得彻底革新教学媒介语。若能另外掌握多一种语言,不论是德语、西班牙语、华语等,更能在这方面虎上添翼。

马哈迪正学习法文

语言能力的掌握是未来的一大要项,万万不该因资源短缺而受到限制,因为有很多的应用程式都可做到这一点。这让我想起教育部长早前曾说,我们的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正学习法文。

此外,新时代的课程应着重于建立数码技能,例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加密货币、协作、团队合作、计算思维以及系统思维。

决策上的数据应用,实应在学校开始作重点学习。各项软技能,例如未来进军职场时必备的适应能力和回弹能力,也应成为学习上最为普遍的一环。经改革的课纲必须以道德价值观作为其根基,如此才能培养出有品德、数码及道德素养兼具的网民。

为使学生专注于其本身的学习进展,同时满足个人化的学习需要,我们就有必要取消应试机制,摒弃基于考试评估的一套系统。年幼的学生应该享受学习时的乐趣,而教育机构则有必要在学生的学习阶段,竭尽所能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有助于他们为将来面对的复杂世界作好完善的准备。

(作者为英迪国际大学与学院首席学术员)

反应

 

财经新闻

世行促大马税务改革

(吉隆坡5日讯)世界银行促请大马进行税务改革,以增加收入及减少不平等现象。

世行发布“马来西亚减少不平等和提高流动性的新思路”报告指出,我国需通过直接税和间接税增加收入。大马的国家收入不仅落后于高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也落后于中低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报告指国际数据表明,政府的运营开支相对固定,在所有收入水平的国家中,除了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相对固定。

“意即随着增加新收入,财政空间将被用于更大的社会支出。”

世行数据显示,大马收入不平等在1970至2022年期间呈下降趋势,惟近年来下降速度已停滞。

以基尼指数(Gini index)衡量的不平等,从2004年的45下降至2014年的40。根据2022年数据,到2019年该指数一直保持在这水平,并略微下降至39。大马的基尼指数仍高于其希望仿效的发达经济体。

另外,世行表示,个人所得税可提高渐进性,解决收入分配顶端的不平等问题。

“大马严重依赖直接税,这是渐进制,惟对资本收入不征税,而且通过个人所得税征收的直接税很低,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

根据大马个人所得税政策微观模拟模型估算,降低可征税收入门槛,并对高收入阶层征收更高税率,可使2024年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增加25亿至28亿令吉,而对减免设置上限至少可再增加11亿令吉。

“通过所概述的具体改革,增加个人所得税收入至少可额外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1%,这不仅将创造额外财政空间,也将通过由较富裕家庭的支付直接减少不平等现象,使整体所得税负担合理。”

投资生产力提高工资

报告指出,大马需在现有水平上增加公共开支,通过投资于资本和生产力提高工资水平,从而实现高收入国家目标。

我国有望在2028至2030年成为高收入国家,然而由于收入分配不均,预计只有不到一半国民的收入会超过高收入国家的临界值。

报告提到,2022年近三分二的人口收入低于高收入临界值。

即使实现高收入水平,大马仍有很长的路要追赶更发达经济体。

“与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其他经济体一样,大马也面对去全球化和不断变化的区域贸易模式、人口快速老龄化及气候变化等挑战。”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