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全面实践诺言恐破产/东之盈

经济部长阿兹敏表示拨款20%石油税收给出产石油的州属,是根据石油开采税净利而非毛利,他表示国油是办不到归还20%毛利给有关州属,是正确的。

如果希盟政府全面实践诺言,就单单归还石油税收给各州属已属难以实践的诺言,更何况是实践其他诺言。



实践希盟在大选宣言内的诺言,就如阿兹敏所言,人民又不是为了获得20%的石油税才支持希盟的。

阿兹敏的确道出了许多支持者支持希盟的目的,有些人不是为了石油税,有些人说不是为了承认统考,最主要的支持因素应该是为了推翻腐败的前朝政府。

人民公正党实权领袖安华曾表示,如果希盟获取政权,汽油价将降至1.50令吉。如果政府果真实践这个口头诺言,政府也是会面对相当数额的亏损。

如今津贴RON95的汽油至年底为止,政府都要津贴接近30亿,如果油价不断飙升,政府的补贴会是更加沉重。由于政府在无法实践多数的承诺,因此在实施惠民的政策,但如果油价不断飙升,政府是将难以支撑的。

废除消费税也是新任政府的主要诺言,于是为了实践这个诺言,政府将以销售及服务税来取代,但这个税收会比消费税减少一半,因此是比较对人民有利的措施,但却对国库造成紧缩现象,对于平衡赤字是比较不利的。



销售及服务税税收将会比消费税少230亿,因此将对政府产生巨大的影响。反对党凯利建议推行减低巴仙率的消费税,是对政府的财务状况比较有利的,但政府为了表示对前朝政府措施的抗拒,接受凯里的建议似乎是不大可能的。

废除大道收费难实践

废除大道收费更是政府难以实践的诺言,因为这个涉及数以百亿计的大道赔偿,使政府的财务状况更是难以负荷。政府只有选择性的废除大道收费或减低收费率,使人民感觉到政府有实践承诺的诚意。

在国家高等教育基金(PTPTN) 缓后摊还贷款方面,政府也采取了暂缓的措施,但并非将废除摊还PTPTN。由于政府应允PTPTN欠款者缓后摊还,结果就造成政府的鸠收款项也显著减少了。人民都是娇生惯养的,政府给予良好款待已属于好政策,但却有许多人因此而得寸进尺。

财政部长林冠英撙节开源是正确的,但这样的行动并不能促使政府有能力实践所许下的诺言。虽然诺言不是圣经,但承诺却必须实践,以便人民所选出的政府是有诚信的。如果政府能够不能实践诺言,可以信口开河,就等于失信于民。下届大选,反对党也可以依样画葫芦,许下不能获得实践的诺言,可能也可以获得执政权。

经济部长阿兹敏建议推行新经济政策新概念,以照顾全民的福祉为先,是可以消除希盟无法实践许多诺言的弱点。人民扶持希盟政府,正是希盟许下的实现公平及平等政策所使然,人民渴望政府能够废除以往不公平的政策,并对贫穷的族群给予一视同仁的对待。人民对于经济部长有许多期待,并希望他的消除贫穷政策不是以前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如果希盟认真地实践全部的诺言,的确会造成国家经济面对灾难,因此必须量力而为。

腐败的政府胡乱推行挥霍无度的计划会导致国家破产,但胡乱许下承诺也是会导致国家破产。

人民对于希盟政府实践全部承诺并不是很期待,但希盟政府对于向华社所许下的承诺,尤其是统考问题,如果没有好好处理,也是亏待了华裔支持者。

反应

 

言论

华人的政治梦想/亦鸣

民主行动党成功凝聚华人的政治力量,在行动党的前呼后应之下,终于达致了华人的政治梦想。华人把95%的政治力量投向希望联盟,如今的团结政府可能已经累积99%的非巫裔选票,可谓惊天动地。

虽然团结政府成功凝聚了非巫裔的政治力量,但在凝聚马来人的政治力量,却显得不够霸气,显然力不从心。

今天会出现这样的情景,都是因为华人有同理心,想通过融合各族的政治力量,达致实现一个多元的政治体系。

正当华人拥有勇往直前的精神,却被宗教与种族情绪所笼罩,以致实现多元社会的梦想出现了相当大的阻碍。华人热衷于实现大同社会,却面对马来极端领袖的排斥,最终对实现大同社会的梦想出现冲击现象。

绿潮向华社泼冷水

有些华人具有乐观的看法,对实现大同社会拥有非常大的期待,对团结政府也有信心。当政治不断朝向“绿潮”政策,简直是向华社泼了冷水,最终对团结政府的信心有所动摇。

大家深信,只要倾全力支持团结政府,必然可以达致宏伟的政治目标。但事与愿违,团结政府还须多努力,才能把“绿潮”搁置,也才能实现团结各族人民的伟大目标。

华人普遍上有两种心态,第一集中政治力量,排除极端主义,然后实现一个更美好的和谐社会;第二不成功便成仁,这一群人已经做好准备,一旦失败告终,只好远走高飞。

不论是第一还是第二种心态,都仅存侥幸心理,除了搏一搏,并没有绝对的信心来完成神圣的任务。

华人的确为开拓一个更开明与中庸思维社会做出了努力,希望获得其他友族积极参与伟大的使命,共同为缔造一个和谐社会而奋斗。

华人对国家元首苏丹依布拉欣陛下的御词最感认同,陛下认为政府勿仅让特定族群受惠,应该一视同仁对待每个民族。但在行政推行上却时常面对困扰,还必须为特定族群而设定一些政策,不然难以获得他们的苟同。

当“绿潮”政策不断涌现,华社也有两种反应。其中一种感到无可奈何,但还是必须逆来顺受;另一种却断然拒绝政府所推行的“绿潮”政策,于是出现了一些怨言。

华人之间也议论纷纷,其中大部分还是坚定不移地支持团结政府,而另一小部分则采取观望态度,对事情的演变出现了反常的思维。

梦想与现实出现距离

追求梦想与现实确实出现了相当大的距离,有些华人开始感到担忧,但多数还是在劝谕其他不同意见的华人,以便大家再次同仇敌忾地出击。

虽然大家都期盼华人有更美好的将来,但却对政治局势的发展诚惶诚恐。虽然政治人物胸有成竹地表示会完成华社的任务,但面对极端政治人物的挑衅,还是有所顾忌,却也不敢背水一战,在绝境中奋力一搏。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