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会员期望谨慎投资/南洋社论
公积金局在大马机场控股公司(MAHB)私有化的一系列操作,遭马华公会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指责是“低卖高买”的手法回购大马机场股份,已造成至少5亿令吉的投资损失。
紧接之后,公积金局便遭受诸多批评,斥为草率行事而蒙受巨大损失。Angkatan Karyawan Nasional主席艾贾利勒是最新将枪口对准公积金局的雇员组织领导人。他表示,公积金局的资金是广大打工族的血汗钱而非个人财产,公积金局在大马机场私有化及下市的投资决策显得轻率,对公积金缴纳人不公。
魏家祥在非议公积金局的投资决策时指出,作为国家策略投资机构的公积金局,是大马机场控股公司的大股东之一,截至2022年11月26日,手握大约2亿6000万股,占了总股份的15.67%。
2023年,公积金局以全年最低价位每股6令吉74仙,以及全年最高价位7令吉70仙之间,抛售大马机场的10%股份。其实,早在2023年2月,政府已经发出重组大马机场的信号,但公积金局仍旧脱售这家公司的股权。截至同年12月28日,公积金局只持有大马机场大约9600万股,约等于5.79%。
一卖一买差额达13亿
2024年5月,政府宣布通过公积金局和国库控股将大马机场私有化,公积金局这时以每股11令吉高价,收购市场中大马机场的25%股票,将持股比例增加到30%。在这项行动中,公积金局以40亿6000万令吉再购入3亿6873万74股。
如果公积金局维持所拥有的15%股权,只需27亿5000万令吉便可增持至30%。在一卖一买的行动中,公积金局付出的差额高达13亿令吉。
魏家祥质疑公积金局低价贱卖并且以高价回购的举措,并且呼吁政府彻底调查这起事件。
大马公积金局管理的资产总额高达1兆2000亿令吉,是发展中国家最成功的退休基金局,在亚洲排名第5位,也是全球第15大的退休基金。自2011年到2015年,公积金局每年派息率都在6%以上,2017年更高达6.9%。
疫情过后的这几年,公积金派息率回跌,而该局不断推出的许多举措,也引起会员的非议,认为影响会员在退休后过上平稳的生活。
作为全国最大的养老基金,拥有总人数达到1610万名会员的公积金局,是打工族退休后赖以养老的保障。
这样一个庞大的基金机构,管理层不但必须具有非常专业的投资和管理经验和知识,更必须要有敏锐的投资策略,通过完善的管理、精确的投资,赚取更多的回酬反馈广大的会员,确保会员的缴纳金获得最大的增值,保障退休之后的晚景。
应发表完整报告
最近几年,公积金局的一些运作方式,包括账户提款颇受会员诟病。在大马机场私有化的运作,更令会员质疑这个基金机构的专业管理或投资理念。管理层应该就此事件发表完整报告,让公众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或管理投资的失误。
国际局势瞬息万变,公积金局确实很难保证每一项投资都能够赚取丰厚的回酬,也很难保证给予会员最高的回酬。
然而,公积金局毕竟是广大民众的期望,所有会员退休后的生活,很大程度都依赖相关的存款养老。多一分钱的回酬,是广大会员心中的奢望,也肯定是会员多一点的福利和保障。
公积金局成全球典范/曾志涛
世界经济论坛(WEF)近日将大马雇员公积金局(EPF)的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列为新兴经济体建立长期退休制度的典范。
在《面向未来的长寿经济:创新与关键趋势》白皮书中,WEF指出公积金局采用适应性策略,在财务可持续性、代际公平和包容性之间取得平衡,确保了公共退休制度的长期韧性。
契合全球退休趋势
报告强调,未来的全球退休保障制度需具备五大关键要素:强韧的公共养老金体系、雇主参与度、灵活的退休方案、科技应用及包容性增长。
公积金局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契合这些趋势,因此被视为未来退休金改革的参考范例。
近年来,公积金推行了一系列结构性改革,如2024年推出的“三户头结构”制度。该制度将会员的公积金存款分为三个部分:75%用于退休、15%用于特定用途(如住房和教育),10%供紧急提取。
这种分配方式既保障了长期储蓄,也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流动性,确保会员在短期财务困难时仍有资金可用。
在许多国家,传统退休金制度主要覆盖正规就业人群,而零工经济工作者、小商贩等非正式就业者往往缺乏稳定的社会保障。
为此,公积金局推出了“i-Saraan”计划——一项针对零工经济工作者的自愿缴纳公积金计划。政府提供20%的匹配补贴,鼓励更多人参与退休储蓄。
该计划成效显著,在2023至2024年间,参与人数增长了 53%,让更多非正式就业者建立起基本的退休储蓄,降低了年老后完全依赖政府援助的风险。
40%劳动力无公积金
尽管公积金局的改革获得国际认可,但仍存在一些挑战。目前,约40%的劳动人口未被公积金局体系覆盖,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个体劳动者、临时工和部分小型企业员工。
此外,尽管i-Saraan等计划已取得成效,但许多非正式就业者仍未能建立稳定的退休储蓄,主要因收入不稳定和财务规划意识不足。
同时,疫情期间的多轮公积金提款计划导致许多会员的储蓄额大幅下降。
公积金局数据显示,部分低收入群体的退休存款已不足以支撑未来生活,这意味着政府未来可能需采取额外措施,帮助这些群体重建退休保障。
教育宣导退休规划
笔者认为,公积金局可与财政部及教育部合作,为会员提供理财教育,普及退休规划的重要性。
此外,公积金局可设立“个人退休规划师”服务,为会员提供免费或低成本咨询,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储蓄计划,确保退休后生活无忧。
公积金局之所以能成为全球退休金改革的典范,离不开其政策前瞻性和执行力。
未来,公积金局应持续优化政策,扩大覆盖面,提高低收入群体的退休保障,同时积极应对老龄化带来的财政压力。
我们期待公积金局在全球退休金改革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世界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