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再谈华小师资问题/小二

吉隆坡各华小最近因自聘临教问题而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像往常一样,经过一番吵吵闹闹,有人出来灭火,也有人出来当和事佬,又是什么什么的误会。最后在没有彻底把基本问题解决下而草草了事。

笔者从当华小临教开始,后来进入假期师训班,一直教到退休,至今不少过半个世纪的历史,华小师资问题从来就没有解决过。在七、八十年代,华小师资荒达到巅峰,估计全国华小缺乏两三千名教师。

当时的临教还成立了临教工会,积极向政府争取受训,甚至集合在首都展开请愿行动,以唤醒社会人士的支持。

其实,在处理华小师资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表露出政府的偏见、歧视、傲慢、敷衍及毫无诚意的心态。政府一直就是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策略,完全没有制定一套长远、有效的全盘计划,来解决华小师资短缺。

副教长仅属高级邮差

每一位在任教育部副部长,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位高级邮差,本身没有多大权限。因此,同样的问题年复一年延续下去。如今现任的教育部副部长还是扮演同样角色,对问题的根本没有多大帮助。

其次,教育部或是教育局出现许多小拿破仑。这些小拿破仑时不时就滥用权力,拿着鸡毛当令箭,呼风唤雨,为所欲为。

就像这一次吉隆坡教育局突然发函给各华小,不准其他团体包括董家教自聘教师,而必须通过MyStep系统向教育部申请。

本来董家教也就是因为向教育局申请教师,但往往都是石沉大海,毫无下文,为了不影响学生的课业,才自掏腰包聘请教师解燃眉之急,每年耗资数百万令吉,可说是哑子吃黄连。

不料,当局不但不领情,反而阻止校方这样做。经过一番交涉后,又改口说没有这回事。难道白纸黑字会看不懂吗?根本就是官字两个口。

再下来,政府一向都用同样理由来回应华小师资缺乏问题。比如华人子弟对当教师不感兴趣,所以极少人申请。其实,大家都知道,目前当公务员的待遇非常不错。但是笔者有许多符合资格的学生申请师训学院都不成功,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也有一些学生因面试不及格而被割爱。然而这些学生不但成绩优秀,课外活动也非常特出,但却没被录取。很明显的,这批落选的学生又是固打制度下的牺牲者。

教师分配制度不平衡

另外,教育部每年所公布的教师数据也令人感到莫名其妙。根据政府的报告,全国教师人数足以应付全国学生的需求,甚至还有过剩的教师。不知政府是根据什么数据来做这项宣布。摆在眼前的事实,全国华小确实缺乏教师,这又作何解释呢?

因此,有消息来源指出,政府是以全国教师的总人数与全国学校总数目做比例。如果以这种比例计算,应该是不会缺乏教师。然而,实在情形是,国小的教师人数过剩非常多,而华小的教师却严重缺乏。

这种不平衡的教师分配制度又衍生了其他问题。曾经发生过政府把国小一些过剩的教师调过去华小,当时又引起一片抗议和争议。所以华小师资问题一直可说是多灾多难,没完没了。

总而言之,政府在解决华小师资问题方面毫无作为,也毫无诚意的。可幸的是,本国华社对华文教育的热爱自古以来坚持不懈,不离不弃,前仆后继。大家同心一意,出钱出力,誓把华文教育在本邦发扬光大,生生不息。为国家,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

反应

 

柔佛

佰乐集团捐助銮县21华小和銮中清寒生

(居銮16日讯)佰乐集团捐款给居銮县21所华小及居銮中华中学,为援助清寒学生尽一份绵力。

佰乐集团今年拨出3万令吉援助居銮县21所华小200名一年级至五年级的清寒学生,让他们每人可获得校服、袜子、校鞋及书包的援助品;另拨出3万令吉给銮中清寒助学基金,援助10位清寒学生。

该集团发文告指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未来的主人翁,因此培养和援助青年是国家进步、昌盛繁荣的关键,而该集团秉持这一信念,希望在推动青年成长的使命中贡献一份绵力。

文告指,集团自2019年实施制度化拨款以来,已为居銮县21所华小的清寒学生提供书包、校鞋、校服及袜子等援助品,并拨款支持銮中的清寒助学基金,希望能具体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让他们能够安心、舒适地继续学业。

“我们也希望这笔拨款能协助居銮县华小校长联谊会及銮中理事会进一步推动福利工作,为需要帮助的群体带来实在的支持及温暖。”

昨日,佰乐集团董事经理拿督陈诗胜、柔佛区总经理陈善兴将模拟支票移交给21所华小,由居銮县华小校长联谊会和居銮县发展华小工委会接领,出席者包括居銮县发展华小协会主席陈子良、居銮县华小校长联谊会主席陈元城、副主席蔡晓琪、财政李成顺、秘书李爱佳等人。

此外,该集团前往銮中参观,同时移交模拟支票,由銮中执行会务顾问戴国光、董事长王培荣、副董事长陈子良、副董事长林吉泉、财政方琮平、校长吴小燕、董事戴成通、总务陈治鑑接领。

该集团柔佛区副总经理林浩龙、居銮区销售经理陈诗惜也有出席。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