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决定独中以后/方城

当我决定把孩子送入独中以后,很多人都问我同一个问题:你本身在国中教书,还是在国民型中学教书,为什么不把孩子送入国中?

我还来不及给答复,问的人一般又会马上接着说:是不是身在“朝中”,知其弊端,转而让孩子进入独中?我也来不及说什么,问的人一般已转换话题。



进不进独中,是近年来甫到年尾,就会变得很夯的课题。不少朋友也会问我有关国中的情况。

我一直认为:学习是孩子的事,家长可以给他们建议,但决定权应该是在孩子身上。国中上课时间不足,常有大小事务干扰,常因空间不足,而让学生休假,这是不争的事实。

朝令夕改无所适从

国中生为了成绩,补习补个天昏地暗也是常有的。在国民型中学,一班学生人数超过40,老师杂务公务又多,也难兼顾他们的人格发展。

我有3个孩子,两个大的是读政府中学的,我知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然而,无可否认,政府的朝令夕改,是让老师学生无所适从的,考试格式及评分标准从来就没有标准,在即将考试前几个月更改制度,也是常有的事。



刚公布成绩的UPSR考核及评分标准就是个案了,那是在今年初才定案的。这样一来,不只老师为备考而焦头烂额,学生更不知所措。

勒紧裤带节俭过活

如今,这一批学生上中学了,中学课程纲要又得改革了,我执教近20年,实在是改来又改去,最重要的是,老师在没有加速的互联网下,处理越来越多的网工,实在是无需我赘言,大家也明白老师的无所适从。因此,我把最小的孩子送进独中。

送入独中,除了因为她的华文基础好外,最重要的是她喜欢独中的上课氛围,也不介意上课上得晚。我心中更期盼的是,在中文教育的熏陶下,她更懂得待人处事,懂得面对困难。当然,开销庞大是我必须面对的问题。

日前,带孩子去缴了首期学杂费、买书买校服就已经2000令吉了。日后每个月还要给学费,想到就有股“勒紧裤带,节俭过活”的慨叹。

不解华中教师没优惠

事缘独中提供的学杂费优惠,如清寒子弟助学金,轮不到我们这些经济能力不上不下的小康之家;若要孩子拿学业优越奖学金,成绩总平均须80分以上,自己的孩子又没有如此杰出;还有一项免学费优惠是给华小教职员的,凡华小教职员子女皆可获免学费优惠,以表对他们对华文教育付出的肯定。不过,身为国民型中学华文教师却无法享有这项优惠,原因至今不详。

众所周知,华小教师也是政府公务员,薪金制也以学历起起跳,所以薪金不会有多大差别。如果是为肯定老师的付出,何以身为国民型中学的老师,尤其是华文老师,却无法享有优惠?我百思不得其解。

即使询问独中校长,他们也无法答出个所以然,只说是董事部向来的规定。问题是独中董事部是以什么为考量,只让华小教师子女享有此优惠?

以前我一直疑惑,但未曾提问,因为无权过问。

而今,孩子进入独中,这是长远的事,故实在希望日愈获得华裔家长认同的教育体系,可以给中学华文老师合理的解释,这也才是维护华教最根本的事。

反应

 

言论

领袖是引领未来的榜样/方城

在一间成功的机构,若其领导能深得人心,企业发展必定乐观,员工的流动性也应该不高的。我认为,领导应该要有几个特质,做起事来才能事半功倍。

我一直认为,作为领导,就必须要有领导的气度,对于讲真话、做事不偏私的属下,哪怕他说的话不合领导的心意,领导也应加以表扬,而不是故意刁难,处处不予好脸色,让人心变凉,不想再认真做事了。人心一旦失去,就像覆水难收,很难再拿回来的。

领导也是引领未来的榜样。这种情况如果在学校发生,就让许多认真且奉公守法的老师心灰意冷,进而让阿谀奉承的伎俩根深蒂固,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下学会了虚伪。

成功的领导,要能做到“以德报怨”,就事论事,而不是以身分打压属下,让人无所适从。对于自己犯下的错误决定要能够以开明的心态接受劝谏,机构要有进步,必须能够做到这一点。

如果事事都掩耳盗铃,自以为是,是很难看到进步的。领导固步自封或全盘照收;耳根软,轻易相信流言,就会成为有心的人的棋子,任意被摆布。

我一直希望领导应该双目清明,用慧眼办事,多称赞表扬,让人在获得肯定之余,更愿意工作,而不是在上班时得过且过,求过时间而已。

用假数据骗自己

遗憾的是,现在的职场上几乎充斥这样的人,但大家却还浑然不知,反而不断自我催眠,用假的数据欺骗自己,想象一切还是美好的。

打个比方,当有人提出学生的阅读量不足之际,各方就想尽办法让学生“阅读”,制造报告,营造出全民阅读的假象。其中有多少人真正培养起阅读的习惯,只有天知道了。

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我想学校会变成尔虞我诈,虚伪失真的地方,不再是所谓的象牙塔了。

遗憾的是,现在许多打工人所处的环境,常会有欺善怕恶,喜欢巧言令色的领导,导致团体或机构无法有显著的进步。若这样的情况也在栽培国家未来领袖的学校发生,学生会看到怎样榜样?实在让人不敢想象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