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刘镇东的虎山行/林恩霆

刘镇东来自雪兰莪,但其议员生涯起家于槟城升旗山,2008年作为开荒牛,挑战原任国会议员兼民政党时任总秘书拿督斯里谢宽泰,他攻下升旗山,算是一项挑战。

2013年,刘镇东来到柔佛居銮,挑战也是原任者的马华副部长拿督斯里何国忠博士,也成功将后者拉下马。

2018年,刘镇东夹着把原任议员拉下马的“常胜将军”余威,挑战亚依淡原任国会议员兼时任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最终以303张多数票饮恨沙场。

刘镇东虽兵败亚依淡,但希望联盟却成功执政。刘镇东受委上议员,出任国防部副部长。事后,刘镇东对人们调侃他是走后门出任副部长时,他辩称这是一个配套,因为他去了最危险的选区,输了当然必须获得“回报”。

不敢往更高难度挑战

在下一届大选,刘镇东必然会上阵国会选区,行动党领袖国州兼打并非新鲜事,只是雪州行政议员拿督邓章钦看死刘镇东会选择林吉祥退休后留下来的依斯干达公主城国会议席。

若刘镇东真的在依斯干达公主城国会选区上阵的话,那么刘镇东挑战原任者的“勇气”已不再,甚至可说是从升旗山(74%华裔选民)、居銮(48%华裔选民)到亚依淡(38%华裔选民)的“华裔选民逐渐下降”的趋势中,刘镇东已不敢再往更高难度的选区挑战了。

其实照着刘镇东过往的战绩和策略,他不该失策地去找安全区,反倒是该到巴莪去挑战丹斯里慕尤丁,毕竟该选区有30%华裔选民,也配得上刘镇东“屠龙”的美名,难道不是吗?

慕尤丁既是原任者,又是希盟头号敌人,刘镇东这个军师身先士卒,成就多大的荣事啊!

即使再不济,也该去丹绒比艾,虽说违背了刘镇东“向高难度挑战”的原则,因为该区有41%华裔选民,但至少黄日升是原任者,只是黄日升配上马华北干那那州议员陈勇鸣,或许是刘镇东却步的原因,也可能与刘镇东不敢返回亚依淡一样,一个魏家祥已打不赢,再加上林添顺这位新科行政议员,难度更高了咯!

反应

 

言论

居家服刑疑云悬而未解/林恩霆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特赦之居家服刑附加谕令存在与否的事件中,其处理方式存在改进空间。根据安华的说法,总检察署曾收到一份来自国家王宫(前国家元首任期内)的特赦附加谕令。

但总检察署或许认为其正当性存疑,这或许跟附加谕令是否符合宪法有关。虽然安华没明说,但总检察署的确把此附加谕令交回给国家王宫,让新任元首定夺。

部长回应矛盾重重

此外,他提到前国家元首多次展延特赦局会议,直到1月29日才召开。

安华没有明确指出责任人,但暗示如果早在前国家元首任期内处理,可能还有机会重新讨论这份附加谕令是否符合宪法,或在特赦局会议中将前国家元首提出的居家服刑建议进行深入讨论。

安华强调,他本人和参与特赦局的扎丽哈医生并未提到居家服刑的建议,而居家服刑的附加谕令是直接交给了总检察署。

尽管安华表示政府没有隐瞒附加谕令,但政府高官的回应却矛盾重重。通讯部长法米、内政部长拿督斯里赛弗丁、联邦直辖区事务的首相署部长扎丽哈医生、首相署部长(法律及体制改革)拿督斯里阿莎丽娜等人对附加谕令的存在表示“不知情”,尤其是赛弗丁将其称为“传闻”,令人质疑政府的透明度和协调性。

作为总检察署的主管部长,阿莎丽娜理应知晓此事,而总检察长作为政府的法律顾问,一年来频繁与安华会面,却未提及附加谕令的存在,这种说法难以令人信服。

安华政府在此事上,可以通过更透明的方式处理此事,以减少政治伤害。首先,他应坦承总检察署已把这份附加谕令交回给国家王宫,坦承可以显示政府对宪法的尊重,也能向公众传达政府在法律问题上保持专业与独立的立场。

模糊规避引发质疑

其次,在承认附加谕令确实存在之后,才说明政府已将此事交由现任国家元首处理。这种直接而坦率的态度,可以有效消除公众对政府隐瞒事实的疑虑,同时也表明这是一个由国家元首决定的宪政问题。

最后,若纳吉的律师团队决定挑战总检察署的决定,安华应表态支持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

尽管这一行动可能涉及挑战王宫决定的风险,但通过法庭审理的方式,不仅符合宪政程序,也能避免政府被指控干预司法或试图掩盖事实。即使舆论出现,纳吉也可能需要承担挑战王宫的责任。

由于涉及宪政争议,包括前任和现任国家元首对附加谕令的不同看法以及总检察署的立场,通过法庭解读宪法可能更为妥当,让司法程序决定附加谕令的合法性,可以避免政府背负隐瞒的指控。

安华的处理方式未能展现应有的透明度,安华政府通过模糊程序或语言技巧规避责任,反而引发更多质疑。尽管他声称无隐瞒,但政府内部信息不对称和高官的矛盾表态已严重损害其公信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