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创意大学/吴荣顺

由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与路透社合作进行的2017年亚洲最有创意的大学的名单中,在2016年入榜的博特拉大学和马大纷纷下马。

这是因为中国和韩国大学展示了非常出色的创意表现。



可见在创意的努力上,真的是不进则退。创意是如何的被衡量的呢?主要就是视乎大学是否能够产生具有专利权的产品。为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大学都在努力的推广创意大赛。

而在申请大学的研究基金中,其中要看到的是所研究的课题是否能够衍生出可以申请专利权的产品。专利权的引述、专利引文索引、引述百分比、工业领域引述、工业合作等等都是产品成熟度的一种衡量标准。

此外,单纯追求专利权还是不够的。需要展示的还是该专利权的成功,是否成为市面上的实用的产品。

除此以外,我们容易做到的是jaguh kampung(甘榜冠军)。需要努力跳出的是本土款款,打入国际市场。

在中国、在韩国,很明显的,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国家的大学都交出了亮眼的成绩。



反应

 

言论

汶砂经济特区有潜力?/利亮时教授

近日美里国会议员赵俊文与八打灵再也国会议员兼区域策略研究所(CROSS)主席李健聪联合撰文提出这一经济特区概念,并指出汶砂经济特区蕴藏巨大的发展潜力。

两位议员的建议是将瓜拉峇南(砂拉越美里)-瓜拉马来奕(汶莱)走廊(俗称“KB”)打造为充满活力的工业、创新及永续发展中心。

他们表示,汶莱拥有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包括深水码头、现代化国际机场和拟议的跨婆罗洲铁路。美里方面2022年人口增至超过35万人,加上汶莱的44万居民,这个跨境地区其未来发展可期。

还有则是提到汶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3万3431美元,显示该国的资本储备和高质量人力资源;高级学位持有者的劳动参与率为80%。

两位议员的数据很正确,理念也很好,他们主要希望通过合作,推动砂拉越的经济发展。他们亦提出汶莱的优势,并且合作是可以发展高科技制造业、数字服务和专业研发。

对此,笔者却有一些不同的看法。首先是只有不到80万的人口量,似乎无法让这个特区具备足够的人力的供给。

再来提到汶莱的优势和拥有高质量人力,在数据上是没有错,但实际情形呢?

画饼难充饥

汶莱的工作人口超过半数都是在公务体系任职,他们是否愿意离开公务体系?还有,所谓的高学历人力资源,我们必须看他们是哪方面的专业,如果大部分是非理工或科技类,如何投入高科技业呢?

另外,汶莱的石油工业,请问是掌握在谁的手上?

从人力资源来看,砂邦是否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科技的专业人才?砂邦不少人才都在新加坡就业,特区的成立能否吸引他们回流是关键。

特区的宏图大业,如果只是提出一些数据就认为可以成事,似乎太轻忽或没有详加了解整个砂沙汶的整体情况。发展高科技业,拥有土地是无法吸引投资者进入,因为人才方是最主要的关键,如果砂汶都不具备又如何发展呢?

再者是交通问题,汶莱的国际机场能否具备国际功能?汶莱机场是国际机场,但每日的航班并不多,空桥应该不会超过15个,其国际机场的功能性有多大?这是笔者存疑的,因为笔者曾多次到汶莱,发现其机场的繁忙度尚不如我国槟城的国际机场。

还有最后一个关键,汶莱苏丹是否支持此建议,这可是关键中的关键。

画饼无法充饥,建议必须更详尽分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