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加税无法消除贫富差距/亦鸣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于2月24日提呈2023年财政预算案,并推出增加0.5%至2%的富人税。美国总统拜登则在3月初提呈征收最低25%亿万富豪税务,并提出企业和富人所得税。

这证明安华眼明手快,比拜登还早提呈富人税。即使是最强的美国也向富豪开刀,更何况大马仅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贫富差距将会继续存在,政府所能做的,只是去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但却是无法完全消除这种经济上的差距。

向富豪抽取富人税,是想要扶助贫穷的群体,但法国曾经征收太高的富人税,却引来恶果。富豪因为被抽50%的税收,于是停止生产力,乘机去外国度假,引起社会动荡不安。有些法国富豪甚至移民到别的国家,避开被抽取高税务。

抽富人税须适可而止

抽取富人税也必须是适可而止,大马所抽取的0.5%至2%的富人税属于合理的范围,因此不会引起富豪的过度反应。

不过,这些富豪都是企业界人士,面对被征收富人税,再加上工资继续被调涨,也会让他们没有喘气的空间。

加税对富豪来说,就是一种经济压力,因此必须给他们喘气的空间。他们除了要缴交更多的所得税,还面对奢侈品税务。

若是富豪没有感觉政府的富人税对他们产生太大的影响,那么即使缴纳更多的税务,是体现富豪作为社会一分子的责任与义务,也为贫民与国家做出一点贡献。

大马政府必然会体谅富豪的处境,也会互相斟酌,在经济好转后,给予富人奖掖,以便取得双赢,共同为提升大马经济而努力。

即使政府向富豪征收更多的税收,其实也改变不了贫穷人士的拮据生活。政府通过许多措施帮助这群赤贫人士渡过难关,尤其是给予慈悯援助金与慈悯菜单。但最重要的还是鼓励人民多打一份工,或政府提供更多的超时工作,为贫穷人民开拓更多增加收入的管道。

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发发愤图强,赚取更多的收入,以缔造一个幸福的社会。家庭收支平衡是一种教育,政府有义务教导贫民简单的“经济数学”,以便在财务管理方面取得平衡的发展。

反应

 

言论

拥有100万不再是梦/亦鸣

许多人喜欢福建歌手黄一飞所演绎的《我有100万》,对100万令吉拥有许多憧憬,都期待自己能够梦想成真。

现代的M40 群体几乎都曾经是百万富翁,但这些钱都不是积蓄,而是几十年来的日常开销。虽然有了100万,但却每天如流水般地被花费,被生活成本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

当大家屈指一算,经过了几十年的生活煎熬,竟然把赚取的几百万令吉花得一干二净,银行内所剩无几。

每个人都想掌握住拥有百万令吉的际遇,但却无法掌控万物通胀,最后都被生活压得折腰了。

若不是赚了100万或以上,深信生活将陷入窘境,但赚了100万或几百万,却依然两袋空空。原来大家都迈入了高薪资的年代,也同时是通胀率高企不下的年代。

尚处于中年的人来说,每个月都为了三餐温饱而忙碌,为了当车奴与屋奴而奋斗,最终实现拥有车子与屋子的梦想。

当大家拥有了满意的车与屋,也跟着需要更多的维修费,于是还必须努力赚取多余的钱来维持这两样的开销。

最终实现了梦想,也拥有超过百万的资产,但却依然无法像以前先贤积蓄的良好习惯,通过日积月累的储蓄继续增加财富。

薪资永远追不上通胀

当有了孩子,各种开销就越来越沉重,实现对家庭提供更优质的生活,让孩子享有最佳的生活品质与教育熏陶,于是才发现经济部长拉菲兹所言的T15群体并不是那么富裕,而是得过且过的生活而已。

处于当前现代化的社会,薪资增长不如物价通胀,最终导致钱币贬值,薪资增长永远胜不了通胀率。

以前低薪资可以积蓄,现在高薪资却入不敷出,难以取得薪资与生活费的平衡。

生活压力无处不在又不可避免,有的人被压力击垮一蹶不振,有些人却过得更加有意义,这其中的奥妙就在有些人经得起压力,有些人无法把压力变成推动力。

每个人的生活际遇都不同,有些人可以纾解压力,有些人则显得意志消沉。

从童年到少年,花费了父母许多的开销,当步入成年,然后再步入中年,也一样像父母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

若是在这阶段还无法拥有一些积蓄,最终步入老年可就呜呼哀哉了。

只靠养老金坐吃山空

当迈入退休年代,在没有薪资的支持下,靠着养老金,总会坐吃山空,最终可能把一切积蓄都花得一干二净。

雇员公积金局做出这样的建议,退休基金储蓄须达39万令吉才能满足基本生活。若是退休人士仅靠着这笔钱养老,看来每天也仅能享用粗茶淡饭,也休想到外去用餐或饮用咖啡,仅能像拉菲兹所言,在家煮食或泡咖啡,以节省开销。

如今的年代,每个人都无法因为拥有百万令吉而开心,但却因为曾经当过百万富翁,圆了自己成为百万富翁的梦想,也显得聊胜于无。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