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勾画隆新高铁愿景/许孙仔

自去年7月19日,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吉隆坡签署隆新高铁计划了解备忘录,同年12月13日签署双边协议以后,隆新高铁何时动工、何时可竣工一直是民众关注的课题。

我国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SPAD)主席丹斯里赛哈密日前公开表示,隆新高铁将按原计划开展,预计2026年可顺利竣工。



隆新高铁工程将由哪一国承建目前仍未明朗,众所周知,中国及日本是主要竞标者,而且都势在必得。此外,韩国和欧洲等国家的企业家也表达了竞标意愿。

计划中,全长350公里的隆新高铁,由吉隆坡直通新加坡只需90分钟,将设8个站。

隆新及马新终站分别是大马城和裕廊东,其他6个站分别是布城、芙蓉、爱极乐、麻坡、峇株巴辖及依斯干达公主城。

改变运输面貌经济活动

隆新高铁若能圆梦,吉隆坡与新加坡之间的运输面貌和经济活动方式等必将有重大改变。



首先,隆新高铁若成为民众往返吉隆坡与新加坡之间洽公、商务或出游的快速运输工具,它将改变各长程运输工具(自用汽车、巴士、铁路、航空等)的市占率。

其次,隆新高铁若成为隆新之间的运输骨干,势将呈现马来半岛中南部与新加坡一日生活圈。这种生活形态的改变,将直接影响区域发展和经济行为。

第三,隆新高铁若运量可观,连带各车站人潮也众,不只可带动车站内的商店钱潮,也将刺激周边土地加速开发,以及生活机能相关产业进驻。

根据外国经验,一个新市镇的开发前后约需要20至30年才会完成,像日本新横滨从一片荒芜到市况繁荣、人群聚集,共花了30年。台湾高铁通车10年,桃园、新竹、台中3大站,也是呈现“高铁新市镇” 雏型。

票价以竞标配套为准

第四,智慧高铁势之所趋。如何运用通讯科技,走向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是先进高铁所必备。

有关隆新高铁的票价,据丹斯里赛哈密表示,除了中国有足够搭客人次,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高速铁路能凭乘客票价收回成本。“票价的制定将在所有竞标结束后再商讨,也将以竞标配套为准。”

据了解,东北亚国家及地区中,台湾高铁路程(台北市–高雄市)南北距离300公里,需时间96分钟,与隆新高铁计划相当接近,其运营10年相关数据或可引为构思。

台湾高铁于2007年1月5日通车,是台湾西岸南北运输大通脉,路程设12站,计有34组列车(每组12节车厢)。每周营运952班次,平均每日载客数与承载率分别为15.3万人次及63.01% 。通车以来仍处亏损状况。

台湾高铁自北至南全程单程票价新台币1630元(约230令吉),民众提前预购车票可享折扣。

反应

 

言论

重启高铁从大马城开始/陈万诚

隆新高铁(HSR)自提出以来,被寄予了深化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经济合作、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厚望。

然而,自2018年项目连同吉隆坡大马城的地铁站和电动火车站建设被迫中止后,整体进程陷入停滞。

这一系列变动不仅延缓了高铁的实施,也揭示了政府在区域发展战略上规划不足和政策连贯性的缺失。

大马城原本是隆新高铁的起点站,被设计为集商业、交通和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枢纽。

其设想不仅旨在通过高铁加强吉隆坡与新加坡之间的联系,还希望以现代化城市中心的姿态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增长。

沿线经济驱动减弱

然而,项目被叫停让这一枢纽计划陷入停滞,直接削弱了其对沿线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也损害了国际投资者对马来西亚政策稳定性的信任。这种信任危机进一步阻碍了高铁项目吸引更多投资。

高铁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其成功依赖于周边基础设施的有机整合。日本新干线和中国京沪高铁的经验显示,高铁站点并非孤立的交通枢纽,而是与商业中心、物流设施和住宅区紧密结合的增长极。

相比之下,隆新高铁及其配套工程的停滞,使其对沿线区域经济的驱动作用显著减弱,项目的战略潜力因此被极大压缩。

与此同时,隆新高铁的长远经济效益不仅依赖于两大都市的高效连接,更需要通过大马城这样的节点,将沿线中小城市纳入整体发展的蓝图。

然而,当前的规划更多关注技术与融资的局部问题,而对如何激发沿线城市潜力的思考却严重不足。

计划反复动摇价值

政府从宣布项目搁置到重新启动,再到不断修改融资方案的摇摆态度,不仅模糊了项目的方向,也让市场和公众对其实际价值产生了质疑。

要让隆新高铁真正发挥作用,政府必须重启对大马城及相关配套项目的规划,以其为核心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蓝图。

同时,还需要建立清晰的执行机制,确保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政策协调推进。

高铁的意义不仅在于缩短时间距离,更在于为沿线区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资源和人才的合理流动。

大马城等项目的停滞虽然是过去的遗憾,但其背后所揭示的教训,应成为未来推进高铁项目的重要参考。

大马城及相关项目的停滞是一个令人遗憾的教训,但也是一次反思和改进的契机。

如果政府能从过去的规划失误中吸取经验,将高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紧密结合,隆新高铁仍有可能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引擎。

唯有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明确的政策推动这一项目,才能实现真正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