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勿变披着虎皮的鼠/冯振豪

马来西亚近年不断鼓吹工业4.0,从政府推行的多项措施即可看出。

马哈迪在1991年提出的2020宏愿,是一个非常全面的愿景,它提倡成熟民主社会、族群平等和谐、观念开放自由、进步技术等,问题是我国从没掏出真心去实现,投机心态太重,导致国人对政府的政策丧失信心。



到今天,“对岸”的新加坡已要计划发展地下城市,北邻的泰国也筹备着让小学生学习编码技术,我国还在围着小学教授爪夷文课题打转,让人心痛。

族群色彩太浓

2020宏愿变成2030共享繁荣,某个程度说,是马来西亚的先进国计划失败了。这个挫败也可以映射到工业4.0上,政府在量方面的努力不能恭维,扩大资金注入,支持企业创新,促进国际交流,却没有质的增进,一再擦边球回避问题。

但凡触动到族群、宗教、语言时,冲劲即化成胆怯。如建设计划优先让土著企业竞标,而不是开放式的让所有本地公司和国外企业参与,如此就失去公平竞标的竞争氛围,产生“热馅饼”都先由土著企业先品尝的现象,遂而土著企业就有依赖的心态。



扶贫的族群色彩太浓,经常与新经济政策相扣,导致多项计划没法让全民受惠,被排除的群体会觉得政府没诚意,他们也不会有热忱共同实践国家宏愿;另外,政府为了充足资金,希望通过政策号召注入以吸纳私人界的资金,惟私人界将此解读为榨取资源的手段,认为置身事外总好过把资金投向没有希望的发展目标当中。

说到底,工业国是概念的问题,政府希望在不触动社会条件的前提,以维持现状进行工业化,以为可以走捷径就能避免大变革的风浪。因此,很多计划不是点到为止,或中途打退堂鼓,就是行得太慢而失去先机。

1990年代以降的工业化进程也并非一无是处,人民的生活素质确实有所提高,只可惜前行速度太慢,全国上下显得慢热,遂葬送了翘楚的良机,从原本“怕变”成为后来的“不变”。

我们须正视2020宏愿失败的原因,工业4.0才有望达成。马来西亚要成为一只勇敢的老虎,而不是披着虎皮的老鼠。

反应

 

东海岸

林广有:国籍不应分土著与非土著 申请商业执照应统一标准

(关丹7日讯)华总副总会长兼彭亨华人社团联合会会长拿督林广有强调,地方当局在处理国人申请商业执照的过程中,不应涉及任何种族或土著议程,政府有必要厘清并纠正相关做法。  

他针对媒体今日报道的事件作出回应。报道指出,彭亨州直凉市民投诉在向**百乐县议会**索取商业执照及广告申请表格时,发现国籍选项仅有“土著(Bumiputera)”和“非土著(Bukan Bumiputera)”,而未见“马来西亚”或其他国籍选项。  

“百乐县议会必须对此事作出清楚交代,为何在申请商业执照时,国籍选项不是‘马来西亚’或其他国籍,而是以‘土著’和‘非土著’分类?”  

他质疑,“难道连‘国籍’和‘种族’都分不清吗?这种做法让人费解,难以接受。”  

林广有指出,这一做法势必引发社会疑惑,甚至让人民和商界感到不安。“这不仅制造了不必要的混淆和争议,也容易被解读为涉及种族或土著议程的政策,令人无法接受,更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他重申,有关单位必须勇于认错,明确交代并迅速纠正错误,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