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勿只寄望免签来翻盘/张燕萍

马中互访免签政策开跑了,最近不难发现,不少中国游客亲身体验后,在社交平台分享时直呼:“来马旅游太方便啦!”

说起旅游业,中国被公认是全球消费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我国确实要靠中国游客的支援,世界各国也一样。

数据显示,我国今年首6个月仅接待49.85万名中国游客,这数字是疫情前水平的约三分之一。即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真的应我国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邀请,配合马中建交50周年访问我国,进而带动旅游业,但如果政府机构、业者等未能做好完善的准备,就算有好的契机,也是枉然。

免签证无疑是利好政策,然而面对其他竞争对手,我国要如何脱颖而出,尽快迎接中国游客回归才最重要。而且,我们也期望有更多回头客,成为我们旅游业“代言人”。尤其现在的旅游风趋向自由行,且自媒体旅游将是一个新兴行业,当局和业界等配合得宜,将能助我国旅游行业起飞。

问题是,除了海岛、云顶和猫山王生态旅游等,我们是否还有更多吸引游客到来的旅游产品?或者我们是否能提供比其他竞争者更优的旅游环境和条件?

把握时机逆风翻盘

受到疫情影响,很多人已退出了旅游行业,要迎接游客的回归,酒店、餐饮、交通等资源的整合必须做好做足;网速是否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此外,旅游内容方面,我们是否已规划向中国游客“示好”的活动?让游客在行程中释放消费潜力?

游客出国旅游时不想在出入境问题上多费心思,机场是迎接游客的第一道门,也是游客回程前的最后一道门,必须确保服务友善且有效率。

毕竟,要确保中国入境游市场可永续发展,需要把现有的服务整治好,为游客留下美好印象。

马中两国长期友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密切,免签证政策固然对沉寂了3年的旅游业燃起希望,但要懂得把握时机,逆风就能翻盘。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春节出国度假 赴欧美中国人回升

作者:宋阳标

随着中国免签政策范围扩大,和便利化措施优化,来中国的外国游客增多,热门来源国包括周边的韩国、日本、泰国等亚洲国家,以及欧美地区的美国、英国、法国等。

中国出国过年的人群则多选择前往气候温暖、旅游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以及一些欧洲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等。

一家旅游网络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3日,春节期间前往日本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2.3倍,热门目的地为东京、大阪、札幌、名古屋和福冈,客源地前5名为上海、北京、广州、成都和深圳。

部分旅行社的春节赴日游订单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0%以上,整体春节产品的价格,比淡季大概高20%,广州康辉日本全线产品已收采购资源的80%。

受日元贬值影响,中国游客在日本购买奢侈品、电子产品等商品的性价比明显提升,算上约10%的日本游客退税率以及汇率差,购买相关商品相当于打了六七折,代购们也看到了商机,纷纷从泰国、韩国等地转场至日本。

韩国是中国游客热门出境游目的地之一,今年春运出境搜索指数,同比增幅达51%。

在英旅游消费全面恢复

春节期间赴欧美旅游的人数,则在缓慢恢复中。

旅游网络平台的数据显示,英国是2025年春节假期中国出境游10大目的地之一。

据英国旅游局预计,到2025年,中国游客在英国的旅游消费将全面恢复,到2026年,游客数量有望完全恢复。

意大利国家旅游局局长兼总执行长伊万娜·耶利尼奇表示,以今年春节假期为起点,中国游客赴意大利旅游的态势,预计在2025年全面恢复,罗马、威尼斯、佛罗伦斯、米兰等意大利城市预计将迎来不少中国游客,意大利南部海滨度假胜地、中部古镇及温泉疗养胜地等,也将越发受到中国游客欢迎。

法国期待中国游客尽快回归,使当地的旅游业重现往日的辉煌;瑞士少女峰地区的中国游客数量稳步上升,预计2025年有望完全恢复;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区雪场接待的中国游客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旅游网络平台的数据显示,美国是2025年春节假期中国出境游10大目的地之一,但是由于签证困难和机票昂贵及对治安的担心,影响了赴美度假的人数。

人工智能方便旅客出行

春节前,中东部地区自西向东出现较大范围的降雨,局部地区下大雪或暴雪、雨夹雪,恶劣的天气导致部分地区的公路、铁路运输受阻,航班延误或取消。

但是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的运用,极大方便了旅客出行。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不断发展,大型人工智能气象预测模型已经成为中程天气预测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极端天气预测的表现,要优于传统数值的天气预报。

表现亮眼的人工智能模型包括:华为的盘古气象(Pangu-Weather)、谷歌“深脑”(DeepMind)的GraphCast,以及“风乌”(FengWu)和“伏羲”(FuXi)等。

公安部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精准洞悉交通安全的隐患,及时发布提示。

交警提升管理效率

各地交警运用人工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即时监测流量预测拥堵,提前疏导,显著提升管理的效率。

“北斗 +人工智能”道路自动化巡检机器人,在山东、辽宁、吉林、上海、江苏等很多地方投入使用,可自动识别路面的坑槽、裂缝以及损坏的防护栏等病害资讯,效率比人工肉眼巡检提高40倍。

中国国铁济南局青岛站推出的智慧安检系统,让旅客实现“秒”速安全进站,其智慧判图系统对酒精、汽油等液体违禁物的检测准确率超过98%。

此外,西安火车站启用的新型腿部安检仪、潍坊火车站的“电子围栏”、内蒙古萨拉齐站的智慧安全升降防护栏系统等,都提升了安检效率和旅客的出行体验。

部分高铁站内设有临时身分证自助列印机,遗漏身分证的旅客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只需要30秒即可列印获得临时身分证。

北京、长春等地采用智慧交通信号控制,运用深度学习演算法即时分析交通的流量,动态调整红绿灯的时长,针对春运车辆集中出行特点灵活疏散车流,降低交通压力。

全天候智慧高速系统

京哈高速等重要国道的准全天候通行智慧高速系统,通过多维状态感知、恶劣天气预约通行功能即时监测道路和气候条件,使通行效率提升10%;福建省宁德等地高速公路隧道区域的智慧长隧道解决方案,集成全域监测与预警功能,提升隧道通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广东省高速公路利用“数字孪生与模拟”技术,全方位监控和管理高速公路,并通过“粤通行”智慧服务平台,提供即时路况查询、充电桩查询、道路救援等服务。

人工智能还在旅游查检时刻、购票、铁道检修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智慧检修机器人可以到达人工无法检测的区域,对高铁动车列车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检修,检修精度可达到毫米级,全力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和舒适度。

提供高精准气象预报

在航空出行方面,华为云盘古气象大模型提供高精准的气象预报,通过三维神经网络处理复杂的气象数据,减少预报迭代次数和误差,提高航班准点率,减少行程延误。

一位网络博主在上海站广场,随即采访一些正在等待回家的人。

一位返乡农民工表示,在上海工作多年,为的是给孩子攒下结婚买房买车的钱。他说这大概需要人民币70万元(约9万6000美元),辛辛苦苦都是为了下一代。

多位来自安徽省在上海打工的男子都超过60岁,一位电焊工年纪甚至已经72岁了,在上海打工20年。他们都表示,有经济压力,不得不出来赚钱补贴家用。

一个绿皮车的连接处,两位亲兄弟的农民工坐在没有盖的塑料水桶上面,他们的旅程有10几个小时,他们甚至把在打工地没有吃完的蔬菜和大米,都塞在桶里带回老家。

网络视频显示,今年春运期间绿皮车挤满旅客,硬座车厢里人山人海,过道和厕所都被占用。有旅客打电话给广州铁路局反映情况,情急之下,要求铁路局领导到绿皮车来体验一下,他希望铁路局领导“不要只在办公室吹空调,到车里看看究竟人挤到什么程度,不要尽想着开高铁,也要照顾农民工,多开些绿皮车”。一位急着回家的年轻人买了商务座,花了2000多元,但是他却舍不得一两百块,在车站前住一晚旅馆候车。

2025年春运期间,农民工的流动量预计达到5.3亿人次,同比增长6%。

团圆是中国人的信念

从“况且况且”晃荡的普速绿皮车、蓝身白顶的长途汽车,到铁路快车、特快列车、高铁等高速行进的公共交通工具,从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再到自驾汽车,从一条条石子路,到高速铁路、公路网络和遍及世界的空中快线,从人工售票、检票到网络订票、无人检票,从手动扳道到人工智能巡检,这些变化印证了中国一步步发展强大。

中国春运70年,出行从2300万飙升到90亿人次。一部春运史,是打工人的迁徙史,也是中国发展的历史。

团圆是中国人永久的信念,自驾游是最新的动力,促使今年春运承载汽车超级大国的最新旅程。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