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匪夷所思的政策/叶行

大学生圈子里流行一句话:“毕业了就是失业”,点出了大学生,普遍对于毕业后生活的恐慌与迷茫,同时,也隐约道出了,目前社会上,大学生已不再是个稀罕名词的现状,坦白说,在这大学生满街跑的年代,大学毕业后,要找着一份称心满意的工作,几乎是海底捞针。

有上进心者,通常会先找份工资过得去的工作,累积经验后再骑牛找马,有的就干干脆脆放下大学生身段,另寻出路,有人当起小贩,有人在建筑工地当劳工,也有人直接学一门手艺来傍身,虽说都是未能学以致用,但至少可以养活自己。



最不济的,就是那些既放不下大学生身段,又不甘委屈自己的,唯有坐等机会,呆在家里遵时养晦,以为自己是奇货可居,期待天上会掉下馅饼,结果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馅饼最终没有掉下来,自己已先年华渐老,一事无成。

B40失业率最高

大马统计局在今年首季报告里显示,我国眼下的失业人士高达51万6600人,其中17万4327人为大学生,有趣的,是国立大学社会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安努,在接受媒体针对大学生失业率攀高时访问,坦诚表示:B40家庭的毕业生,是失业率最高的群体,其中以马来人居多。

他根据2017年及2018年马来大学生失业率数据指出,学历越高的马来青年,失业率也就越高,反之没有任何学历的马来青年,更容易获得工作,在2019年大马统计局研究与财政部经济展望报告里,马来大学生的失业率占4.6%,中学教育程度占4%,小学教育程度占1.9%,而没有受过正规教育者占1.5%。

安努更指出,以上数据也引发了一个问题,是不是越来越多的马来青年,更适合于低职场领域的要求?



在2020年度财政预算案里,就有针对大学生失业率攀高的现象,抬出了大马就业计划来挽救,在该计划建议里,凡大学生毕业后闲荡在家,一年后找到工作上班后,政府将每月津贴500令吉,而聘请这些大学生的雇主,每月也可获得300令吉的奖励,时间为期两年。

由此可见,政府为了降低大学失业率,可谓费尽心思,然而,只是顾此失彼,政府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不知不觉的制造了问题!

事实上,一个从大学毕业后就闲赋在家的失业生,自然有他这个那个不肯工作的理由,而薪资太低或找不着合意薪资的原因,在所有大学失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理由里占了绝大多数,因此,政府以500令吉为饵,而且还是得先汇入公积金,直至55岁才摸得到的奖掖,究竟能吸引多少大学失业生踏足职场?我想答案应该会更有趣!

再者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考虑的应该是治标而非冶本,援助金固然可以暂缓目前逐渐攀高的大学失业率,然而,却未能真正改变大学生失业的状况,尤其当数据显示,学历越高失业率也会越高的畸形现象发生时,政府是否应该换个思考方式,换个角度去研究,究竟是我国的教育制度出了问题?还是社会风气使然造成?尤其是报告里提到的来自B40家庭的大学毕业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愿意去改变生活?

事实上,两年过后,当政府取消援助金时,这些已经习惯了扶助的群体,会不会突然丢下工作,然后原形毕露,继续游荡下去?还是政府打算再制造条拐杖,继续扶助下去?

在资本社会的丛林法则游戏里,向来都是讲究能者多劳而多劳就能多得,因此,国家需要的是能够自动自发,怀抱不屈不侥精神的下一代,去推动国家未来发展,而不是培养一批需要政府提供拐杖,才愿意行走的下一代!

反应

 

国际

美国国际开发署被关闭 海外雇员担心滞留当地

(华盛顿6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4日晚突然一声令下,要求世界各地的美国援助人员停止实地工作,几乎终止了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60年来的使命,让海内外员工面临失业,而合作团体因资金告吹被迫解雇职员。

该署是美国联邦政府向超过120个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全球最大援外机构。美国2023财政年度向全球提供720亿美元(约3187亿令吉)的援助,占联合国2024年所有人道援助的42%。

根据国际调研机构Statista的统计,2023年美国对全球提供的援助,远高于欧盟、德国两大援助者提供的援助总和。

特朗普快速裁撤全球有1万多名员工的USAID,并拟将其与国务院合并,执掌“政府效率部”的马斯克已要求员工放假、并限时召回海外员工,预计5日公布能留下来的人数,预期不会太多。

在华盛顿,民主党议员和数百名该机构的支持者5日在国会大厦外集会,抗议解散这个旨在帮助受战争、灾难、疾病和贫困影响的人民的独立政府组织。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