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医德与人心/方城

我有许多学生当医生,每一次会面,他们都会告诉我说当医生的生活苦不堪言,大家一般只看到医生的风光与怠惰时刻,就是无法体会病人与病人家属的焦虑与慌乱,被责怪是常有的事。

最近,医生疏忽造成某不到一岁的女婴死亡的新闻一时轰动,但我可以预知,不用一个月,仅剩家属伤心难过,那些局外人都会忘记这事。为什么忘记?因为事不关己,那间医院估计也不会因此而倒闭。为什么会如此?归纳下来,就是时下的人的心态问题,针不扎到自己,绝对不会痛。还有,事情纷纷扰扰一段时间,就会平静下来,有关执法部也不会采取什么行动,原因相信也就不言而喻了。



当医生的风险很大

我不知道那间医院的医生有多少,轮班制度如何,怎么会出现没有医生的情况。我只想说:入住这样的医院,遇见这样的医生护士,是十分不幸的。事情发生以后,除非该误诊医生有良心,否则他也会自我感觉良好,完全不在乎,或者像电影情节一样,想出一套理由,把责任推卸,过后依旧舞照跳,钱照赚。 

我一直认为,当医生是立竿见影的工作,对病人的影响是马上看见的。用错药,给错报告,极大可能会闹出人命。这与当保健直销,甚至当老师的工作不一样,因为其影响是长时间才看到的。就像人家说:风水师可以骗你十年八年,到最后你都不会知道到底是谁害了你。故此,当医生的风险是很大的,所以他们的薪金比较高,也是合情合理的。

人心是健忘的,医德与人品一样,要及早培养的。如果孩子很小的时候,你就教他钱比较重要,怜悯之心不值钱,那么他长大了,若有才识,就会为了赚钱,忘了恻隐之心,忘了将心比心,只想多赚些钱,以致罔顾他人的性命。大家想想:现今发生许多害人不浅的事件,如金钱游戏,美容减肥药物等,哪一个不是与这种爱钱的心态有关,到有人因此丢了性命,才来追究对错,也已经太迟了吧?

所以,追根究底,当我们说要缔造一个什么爱心社会、爱心校园等时,请所有为人师长者记住: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会告诉孩子们未来应该如何待人处事。是将心比心,还是以利为尊?就看师长注重的是什么了。如果这根源问题不改,我深信:这样的事件,会不断上演,也不断被遗忘。



反应

 

言论

领袖是引领未来的榜样/方城

在一间成功的机构,若其领导能深得人心,企业发展必定乐观,员工的流动性也应该不高的。我认为,领导应该要有几个特质,做起事来才能事半功倍。

我一直认为,作为领导,就必须要有领导的气度,对于讲真话、做事不偏私的属下,哪怕他说的话不合领导的心意,领导也应加以表扬,而不是故意刁难,处处不予好脸色,让人心变凉,不想再认真做事了。人心一旦失去,就像覆水难收,很难再拿回来的。

领导也是引领未来的榜样。这种情况如果在学校发生,就让许多认真且奉公守法的老师心灰意冷,进而让阿谀奉承的伎俩根深蒂固,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下学会了虚伪。

成功的领导,要能做到“以德报怨”,就事论事,而不是以身分打压属下,让人无所适从。对于自己犯下的错误决定要能够以开明的心态接受劝谏,机构要有进步,必须能够做到这一点。

如果事事都掩耳盗铃,自以为是,是很难看到进步的。领导固步自封或全盘照收;耳根软,轻易相信流言,就会成为有心的人的棋子,任意被摆布。

我一直希望领导应该双目清明,用慧眼办事,多称赞表扬,让人在获得肯定之余,更愿意工作,而不是在上班时得过且过,求过时间而已。

用假数据骗自己

遗憾的是,现在的职场上几乎充斥这样的人,但大家却还浑然不知,反而不断自我催眠,用假的数据欺骗自己,想象一切还是美好的。

打个比方,当有人提出学生的阅读量不足之际,各方就想尽办法让学生“阅读”,制造报告,营造出全民阅读的假象。其中有多少人真正培养起阅读的习惯,只有天知道了。

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我想学校会变成尔虞我诈,虚伪失真的地方,不再是所谓的象牙塔了。

遗憾的是,现在许多打工人所处的环境,常会有欺善怕恶,喜欢巧言令色的领导,导致团体或机构无法有显著的进步。若这样的情况也在栽培国家未来领袖的学校发生,学生会看到怎样榜样?实在让人不敢想象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