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华人还纠结在历史课题/东之盈

许多华人对现时华人的政治动向感到悲观,但却还是对历史课题保持纠结,对马华陈东海出卖华人的事实继续保持追根究底,对马华无法提呈让华文成为官方语文表示极度愤怒。马华就因为这样,背负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已经过了六十多年,还是重复地被反对党利用来攻击马华,华人对陈东海的行为无法给予原谅。

因为陈东海,马华背上同样的责任。当时华文绝对是英国人相当顾忌的语文,华文与共产党挂上了等号,因此英国人是不会批准华文成为官方语文的。新加坡争取独立,也没有把华文列为官方语文,因为李光耀深信英国人是不会同意新加坡这样做。

当时的华人对留在大马没有绝对的意愿,于是没有几位华人参与所成立的马华公会,那些接受英文教育者就是马华的班底,因此对华文的认识或认知是少之又少。

当时的马华由敦陈修信领导时,正面对华文教育与马华公会的纠结,马华就因为敦陈的一句“独立大学能成立,铁树会开花”,结果华社与马华关系更加交恶。

华人经历了许多挫折,但自从陈群川领导马华后,华社似乎对马华改观了。当时华人开始响应了马华的号召,给予马华相当强势的领导,但却不幸的,陈群川卷入了合作社风波,并因为新泛电事件而身陷囹圄。

接下来的马华在敦林良实医生领导下,深获华人支持,大家都为拼经济而支持马华,那时华人生活开始富裕,没有人再对陈东海或陈修信的言论而迁怒于马华。

由于马华内部时常互相攻讦,结果让反对党有机可乘,从此马华再次陷入低潮。民主行动党利用了几十年的光景,不断地再次挑起马华所背负的历史包袱,结果年轻的一代开始认同马华出卖华人,并对这项课题做出无情的抨击。反对党煽动年轻人,果然影响了年轻人的思维。马华面对年轻人挑起历史包袱课题竟然无法反击,就这样差点被反对党“剿灭”了。

今天许多人对中国或台湾人说,除了中国与台湾人以外,能够保持中华文化完整的国家非大马莫属。但反对党却向华人说,国阵或巫统企图消灭华文,但事实是华文却是光荣地在大马土地上发扬光大。国阵时期,没有任何华小被消灭,被关闭的都是因为学生来源不足,但这个课题却被歪曲,成为马华出卖华人的证据。

统考课题依然胶着

马华没有协助华人完成承认统考的意愿,这是马华无法向华社交代的事;行动党执政22个月,也是无法向华社交代的事。有反对党领袖说,这是需要了解马来人的感受,结果宣言成为废物,而承认统考的课题依然胶着,成为悬挂着的教育课题。

利用历史课题来攻击马华是最轻而易举的事,而马华永远都被这些课题所困。马华无法脱开历史包袱的枷锁,只要这些历史课题继续被重复,马华永远无法翻身。

马华走不出这种历史政治的阴影,任何努力都不会被华社认同;华社对马华不认同,同样的也走不出种族政治的框框,而永远只有扮演在野的角色。马华在大马政治扮演极微的角色,而华人也一样动弹不得,无法在权力范围内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最终是两败俱伤。

反应

 

言论

富人再成为被开刀的群体/东之盈

民主行动党主席林冠英建议调高T20豪车路税,以解决免费过路费的问题,而富人再次成为被开刀的群体。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也认为,驾豪华汽车如劳斯莱斯与马赛地的富人不应该享有免过路费,但由于难以鉴定车辆类型,最终政府对此建议也只好作罢。内阁宣布两天50%的降路费,一劳永逸地把问题解决了。

当调高T20豪车路税的建议出现,再次让富人感到不悦,他们再次成为被开刀的群体。只要出现经济上的争端,富人依然成为被关注的目标,以便他们能以“借富济贫”的方式,解决贫富之间的差距。

当T20的路税被提升,可能导致全面或部分调整,其他比较大型的车辆也会随着水涨船高。尤其像CAMRY与高级休闲车也会深受其害,可能成为被列入缴纳更高额路税的牺牲者。

“仇富”导致资金外逃

有些国家因财困而不断向富人开刀,造成资金外逃,确实不是良好的趋势发展。若是太过“仇富”,却也无法增加所失去的税收。

进一步对富人采取征高税收措施,却也无法让经济取得良好的平衡。有些国家决定对富人抽取“海外富人税”,这些国家的富人就会想尽办法避开被征税。

马来西亚显然也对富人须为国家做出贡献有相同的理念,于是对富人享有柴油补贴感到不满,最终富人不再享有与平民同样的补贴。

取消柴油补贴确实为国家节省了几十亿令吉,最终让贫民享有更多的人民援助金。如今经济部正如火如荼地采取取消富人汽油补贴措施,深信今年就可推行。

全民应享免费教育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也曾表示可能削减富人在教育领域所享有的补贴,但马大新青年却认为向富人开刀不公平。他们认为全民应享有免费教育。

若是真的富人在教育领域所享有的补贴被取消,那么这些原本在政府学校接受教育的富人,将会转至国际学校就读,造成政府学校失去更多的优质学生来源。

原本被确认推行的奢侈税,其税率介于5%至10%,所涉及领域包括珠宝、名牌手表和豪华汽车等。这项措施预计每年可以让政府取得约7亿令吉的税收,但最终无法如期开跑,正等待政府另行通知。这些行业正面临艰难时刻,若是继续面对更高奢侈税,显然将会导致旅游业深受打击。

由于政治人物认为富人拥有“富可敌国”的经济能力,因此向他们开刀,必然可让国库增加收入。向富人“借富济贫”并不是罪过,但政府必须有绝对的说服力,让富人更有自觉性,并让他们自愿以及更广泛地从事慈善事业,用慈善的方式回报社会。

其实那些愿意为社会做出反馈的富人,才是令人敬仰的一群,而不是因为是富人就必然会受到他人的敬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