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华小的“苛捐杂税”/罗汉洲

有一个华教组织的领导人指出,一些华小家长每年须向校方缴交超过1000令吉的各种费用,家长为了不让孩子难为,唯有忍气吞声缴付;还有些华小向新生收数以百令吉计的报名费,校方的理由是“钱不够用”,不得不尔。

针对这投诉,副教长卡马拉纳丹警告华小不得强制家长捐款,如须筹款就须得到教育局批准。



首先说报名费,一些生源充足的华小早已向新生收报名费,而被视为名校的报名费可高达数百令吉,家长不交报名费则孩子恐怕免不了“额满见遗”。前述华教组织列举的各种常年缴费也属事实,如果家长有两三名孩子在华小念书,也真可谓“灾情严重”。

向教局申请拨款不易

不过,我对这位华教人士提到的数字有点怀疑。假如学校有1500名学生,每人年交1000令吉,学校便有150万令吉收入,有如此丰厚收入,即使不必政府拨款也足够一切开绡了吧?果有此事的话,有关学校的董家教协会应向社会大众公布账目,让家长们知道这百多万令吉如何用法,平均每月十多万怎样开销了;反之,如果没有这样的事,“揭露”此事的人须明白交代,还校方清白。

卡马拉纳丹副教长警告不得强制捐款,这点倒大可放心,因为捐款收据必定印着“乐捐”两字,说不是强制;不过,家长如不肯“乐”捐,孩子则会很难做人。

至于向教育局申请筹款,那不是容易的事,许多学校为了要维修危楼教室而申请筹款,申请了好几次却依然不准是常见的事,卡马拉纳丹副教长可能不知道这样的事吧?他只管警告华小这样不准,那样不行,无力替华小开启财源,所以,须得到教育局批准谈何容易。于是,各华小乃“巧立名目”以敛“苛捐杂税”,这做法也实在迫不得已。



说实话,我不敢否定在这种捐款下不会产生舞弊,间中产生捐款不知何处去的现象难免。

教育部拨款杯水车薪

不过,对半津贴华小来说,家长适量缴交杂费是必要的。据知1500名学生的学校,每月单单电费打底就须三四千令吉;有冷气教室的更贵,教育部年发八九千杂费津贴远不敷需求;至于大型华小月需电费二三万令吉,教育部只津贴5000,不敷之数从何而来?此外,校方还须付排污费、电话费、水费、维修破烂、临教薪金以及各项琐碎杂项开销,真是“食指浩繁”,样样非钱莫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总不能全都叫董家教三方出钱填补,须知他们也有“长贫难顾”之难呀!若长此以往,恐怕没有人敢投入董家教行列。所以,家长们适量交点杂费,与半津贴华小共赴时艰吧!什么才算适量,我可说不上来,惟每年上千杂费确实过多了吧?

总之,我们的母语教育没有受到公平对待,三分之二的华小被列入半津贴学校,才须家长缴交“苛捐杂税”。惟校方也须顾及家长的负担与疑虑,必须账目透明化,保证涓滴归公,让家长出钱也出得再苦也甘心。华小家长什么时候才不须缴交“苛捐杂税”?那可是政治问题了。

反应

 

雪隆

罗志昌:提高学习能力 华小另设非华裔生教材

(八打灵再也18日讯)雪隆董联会秘书长罗志昌指出,基于华小非华裔生背景不同,故在教学上需作调整,董总和教总最近探讨,或向教育部建议对华小非华裔生提供另一套教学方式或教材。

他说,由于非华裔生的背景不同,对他们来讲华文是新的语言,所以对学校教师的教学是一项挑战;比如说一名学生已很懂华文,而非华裔生才刚刚开始要学华文。

他昨日在雪隆董联会华小事务委员会与华协联办、八打灵育才华小协办的2024年董家协座谈会上指出,一些学校会为此特别开华文课给非华裔生,教导一些基础华文。

出席者还包括蒲种竞智华小董事长谢珊珊、锡米山华小董事长李仁英、兴华华小董事长陈伟后、育才华小董事长陈德贵、副董事长谢百合、华协主席骆展丰、理事陈峋鸣等。

他指出,为非华裔生设一套教学方式上,目前没有一个统一方式,这交由各校各自探讨。

罗志昌说,华小、独中、华中,甚至是国中教育,皆是环环相扣的。目前华小毕业生大概有30%进入独中和华中,有60或70%是升上国中。

他说,若将孩子送入国中,孩子没有报读和报考大马教育文凭考试华文科,而师资来源80%是来自华中和国中,那么派去华小的师资就受影响。

他坚称,这也间接导致华小的素质受影响,独中和华中的收生也受影响,这是环环相扣的。

非华裔生占20.6%

罗志昌指出,全国华小非华裔生每年平均增加0.7%,目前占约20.6%,此趋势如今看来会更快增长。

他表示,从国民团结或华小的发展来说,非华裔生入读华小当然是好事,这显示华小教育办得不错,对华文教育是一 种肯定。

雪隆董联会华小事务委员会主任陈峋吉指出,近年来不时听闻华小三机构之间出现误解甚至摩擦,只要大家目标一致,诚心诚意要发展学校,相信“方法总是比问题多的”。

他补充,华小能健康发展,正是因为有董事会、家教协会与校友会的共同努力,才得以持续迈向更高的水平。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