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华小隐忧 让人沉重/凌玲

一路走来,华小风风雨雨,从无间断。

华教先贤办学只有一个理念“再穷也不穷教育“”,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国家独立后成长过程,一甲子走来,华人始终鞠躬尽瘁,为国家奉献,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



华小一路坎坷,先贤不屈不挠的精神,教会了我们要自立更生,要自强不息,更要发愤图强!于是,华小屹立风雨,筹款建校,提升设备,培育莘莘学子。我们的祖先及华教斗士刻苦耐劳、省吃俭用,热心华教慷慨解囊视为己任,主张教育与时并进,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升。

先贤守护华教,却也注重国际语言,亦没有否定马来西亚文的重要与价值。华校精英成为国家的栋梁,在建设发展国家的同时,我们始终没有忘记——马来西亚是我们的家,我们土生土长的祖国。

华小每年严重缺乏老师,靠家协及董事会承担临教的薪金,出钱出力为国建设可有功劳?教育因才施教,有教无类,目的在于惠及学生,哪怕是异族儿女,在华小的人数有增无减,家境贫苦的,依然得到和华裔学生同等的厚待与资助。

首相又怎能指责董总种族主义,抗拒异族学生呢?诚如族魂所推崇的,他的语录也有记载:“我们的主张是公道的、合理的,可以放诸四海而皆准,自诸天地而不悖,光明正大。我们愿意看到这个新兴的祖国民族间和衷合作,尔无我诈,我无尔虞的共同建设,促进繁荣;不愿看到凌迫引起争端,种下未来的祸根。”



华教先贤及教育工作者认真办学,大马华小历史远的跨越百年,华教一代又一代的,到今天依然一路坎坷坚持到底。从早期华小生国语、英语程度普遍低落,学生在升上中学时跟不上到今天可傲然与国小生媲美甚至超越他们,独中生成绩一枝独秀,统考成绩备受世界各国承认,这些都是华教先贤的远见。

华小与独中息息相关,热心华教人士把教育现代化重科技,训练学生刻苦学习,惟华社尚有一群小人物常把华小办学理念都一一质疑,破坏电脑班、进修班,甚至反对学生多买辅助作业,一度沸沸扬扬,却在爪夷风波这课题上销声匿迹,奇怪呀!

学习不快乐

华小课纲沉重,语文科、数理科、道德教育、历史、体健、美术乐等十多个科目,厚厚的全年版课本,重重的书包,每一科都有评估,也讲究高思维及趣味习,奈何各科的教学时间有限,导致各语文和各科技巧的掌握差强人意。

尤其是小学数理科,在没有巩固的基础下就过于要求高层次思维,成绩比起九十年代之前逊色得多,学习没有达到预期的快乐,学生们大半拉牛上树,无精打采!真不敢想象政府若又违反民意,以英文教数理说为提升英语的掌握,后果肯定不堪设想!

时至今日,华小师资依然严重缺乏。时下华文受训老师有分国小华小,有注明国小华文老师的培训毕业后必须在国小执教。教育部录取了华文科师资培训有多少百分比是给华小的?华小副科都是华语媒介,如果以主修科算法计算华小师资肯定是不合理的;再说,这教育转型的时刻,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已让越来越多的校长及老师疲惫不堪,纷纷提早退休。

华小师资学位的录取资格日渐提高,报考华文的中学生因为“特优难求”而越来越少,导致师资短缺问题也日益严重。试想想,华小的前景将会如何?

华小隐忧,怎不叫教总董总先天下忧而忧?华小啊华小,风大雨大何时了?

反应

 

文教

董总吁华基政党说服盟友 应实事求是承认统考

(加影24日讯)董总指出,身为当今团结政府一员,马华公会和行动党理应承担更多责任,以一步一脚印的有效策略,争取承认统考。

董总今日发文告说,承认统考是人心所向,过去希盟和国阵都曾经将其列为重要的竞选宣言,理当兑现竞选时的承诺。

“如今两者共同组成团结政府后,当然有责任协力推动促成此事,并应仿效砂拉越政府的开明、果敢与魄力,联手合作采取积极行动承认统考。”

董总表示,该会接下来将陆续拜会各华基政党,设法说服其政治联盟的成员党,以充分了解统考的学术地位和对国家教育的贡献,尽早实现华社夙愿,完成承认统考的历史任务。

唇舌之争无益华教

“我们希望各造同步向前,一起为推进承认统考工作,排除妨碍承认统考的不利因素。任何唇舌之争,相互推诿,甚至攻击或讽刺,都对华教未来发展并无实质助益,也不会令承认统考有所进展,到头来依旧愧对选民,辜负华社期待。反之,彼此共同承担,也共享成果。

“世界各国大学无不提供各种奖励政策,积极争取我国独中生前往深造。反之,国內仍纠缠于是否承认统考,阻碍广大独中生进入国立大学和公共服务机构的机会,无疑是莫大的讽刺。”

董总感谢各界关心承认统考课题,同时欢迎富有建设性的政策讨论,但谢绝任何无谓的隔空论战,进而导致统考课题被政治化,实非华社所乐见。

董总不愿统考沦为种族纷争的议题,因此并郑重呼吁各界回归教育专业,从学术表现的角度,实事求是地看待承认统考课题。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