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华社的新挑战/楚汉

大马建国初期,华人在其他族群或邻国人民眼里,向来就是善于从事商贸、精打细算的生意人,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建设等贡献良多。  

近60年后的今天,虽然难再分享国内由官方注资的各种超大型企业与建设计划,所幸华商仍然在中小型企业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过去曾引起华社不满而落实施行的许多不公政策,一再地压缩了华社在各个方面的发展空间。当失衡的人口政策所长期影响下的结构统计数据公布时,整个华社才惊觉“过去的皆已成为回忆”,以往所种下曾结实累累的果树,似乎已很久没有开花了。 

是气候更替了?还是土壤变质?经历了一甲子岁月的洗礼、锐变与发展,大马华社固然变得比以前更为茁壮了,然而跟其他干粗枝多叶茂的大树比较之下,却也显得老气多了。  

政治经济力量转弱

华社的发展步伐慢下来了,是底气不足了吗?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萎靡了吗?看看曾经拥有过的几许辉煌,有多少仍然能彰显民族自豪而光芒四射?唐人街的质变与其传统特色的式微,当可一窥全豹。

华社当前的政治与经济力量相形转弱,绝对是受到客观现实环境的影响;无论是国家政策或是执行偏差所致,华社似乎已渐渐失去据理力争的正义精神与毫不妥协的勇气和力量。



另一方面,随着土著经政实力的不断成长与强势,早已把其他种族远抛于后。基此,华社未来的挑战必然将越发艰难,在维护、捍卫乃至争取有关族群权益所作的努力,也势将受到更大的反弹。 

主动出击维护权益

以上种种既是无情的现实,也是悲观的事实。然而,华社在完全没有主导国家政治或经济权力的原意或野心的实情下,却万不能有自我矮化或边缘化的悲观意识和情绪——别忘了,我们每个人都是爱国的中坚分子,我们也都是这个国家的主人。 

我们当乐观以待。任何最糟的情况和负面情绪都终会成为过去。如何乐观面对未来前景,就是给我们自己的一种挑战。

华社不该再将自己处于被动的挑战圈内;我们反而应主动出击,去挑战那些能够满足族群需要以及争取理应获得发展的课题,诸如拥有700万人口的华社公民,应可享有至少一所真正属于母语教育、为华族引以为荣的民办中文大学。我们当然还要争取成立一个以为华社服务为主的私营电视台,能提供每天廿四小时华文节目者为佳。

民办也好私营也罢,只要国家宪法没有明文禁止,在维护母文母语和民族文化教育的自由权这一块,我们就有了乐观的理由去探讨和争取,哪怕要再面对另一甲子岁月的挑战!

反应

 

要闻

伊党祝华社农历新年快乐

(吉隆坡28日讯)伊斯兰党祝全国华人农历新年快乐,祝愿大家繁荣昌盛、身体健康、幸福美满。

伊党总秘书拿督斯里达基尤丁今日发文告说,农历新年是与亲人团聚、增进联系及反思过去一年事件的重要时刻。

他借此呼吁各界加强对话,以消除误解,避免破坏马来西亚社会和谐的行为,特别是在宗教间关系上。

他强调,若各方尊重并理解彼此的界限与敏感性,涉及回教教义、法律及回教徒饮食需求的争议事件原本可以避免。任意妄为或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违背了大马相互尊重的精神,必须及时处理与杜绝。

达基尤丁警告,不负责任的行为若得不到遏制,无论出于任何目的,都可能引发受影响群体的反弹,对社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他呼吁各界以对话化解分歧,共同维护马来西亚的多元和谐社会。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