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华裔优秀生被大学拒收/江振鸿

刚上台执政的希盟新政府不久前在教育这个棘手领域的第一个考验,即华裔满分优秀生被4所大学医学系拒收事件,在希盟的华社高企民意的加持及新上任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高超的公关手腕下,顺利过关。

首先,在工作上,无论是要应征空缺或是争取升迁机会,只要有出现超过一个在专业学术或工作表现及经验都同等的候选人,届时面试官或管理层就会开始考量及评估候选人在专业学术或工作表现及经验以外的能力及因素,例如面试的临场反应及表现、与其他部门的人际关系、资历、个人性格、甚至是性别种族(对,这是一些公司的潜规则以避免组织里出现单一化的性别或种族)等。



而不少上班族都能坦然的接受这种游戏规则(当然也会有一些人因不服升迁的结果而选择离开),不会因为符合资格的候选人众多而要求公司特意增设相关的职位以满足所有人。

第二,在运动赛事上,当同期同时出现两个实力接近的高手时,届时比赛胜出的就不单只是运动竞技好的那个,而是比赛时的临场反应、压力的驾御、队友的配合等。

因此我国的羽球一哥李宗伟因为同期的老对手林丹,而成了千年老二。

然而被誉为羽坛有史最好的两位球员的他们当年在“统治”男单羽坛的年代,可有出现过要求奥运羽球男单设立双金牌以满足双方的声音?没有,因为冠军只有一个!

所以,回到学业上的大学学额竞争问题。



同样的,大学学额就固定那个数目,当同一届符合入学学术资格的学生数目超过那个学额数目时(我们且排除大学固打制这个无法在朝夕就能解决的问题),相关大学就会考量及评估申请者在学术表现以外(因为大家彼此的学术表现是同等) 的能力及因素,以录取最好及最适合的学生,这本是无可厚非的。

最后,华裔优秀生被政府大学或医学系拒收事件,在国阵当政年代几乎年年发生,以致引发华社的民怨。

然而此次在希盟新政府当政所发生的同样事件,却获得了华社及不少华裔网民的谅解。

华社双重标准?

这是因为华社及华裔网民的双重标准?是因为华社及网民对刚刚上台执政的新政府的那种宽容心?

还是张念群副部长那种愿意去调查,和向学生及家长解释不录取理由(包括相关学生,并没有按规定参加其中一间大学医学系的一项入学心理测试)的专业态度(反观国阵政府的历任相关副部长就每次的拒收事件都无法提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

这是一个令人深思及有趣的问题!

反应

 

言论

“D”级的安华政府/南洋社论

净选盟在“我们实现变革了吗?”论坛发布团结政府执政2年的期中考试成绩,对拿督斯里安华政府的成绩表现评为45.8分的“D级”,还判定安华的任相表现比前首相敦马哈迪还差,任期最短的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更被评选为表现最佳首相。

该组织是根据选举与体制改革、选举承诺、公民权利的提升,以及与前朝政府对比进行评估,对改革承诺与实际存在一定落差,而给出如此偏低的评分。

当然,政敌更是趁机猛踹,认为太不可思议了,还说要是由人民评分,那会是更糟糕的“E”。

其实益普索(Ipsos)发表过“大马人担心什么”的民调也显示,有越来越多人认为国家走在错误轨道,从团结政府执政初期的26%,飙升至2024年3月的47%。

因此,安华对这些情绪悲观民意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顾虑多多畏首畏尾

诚然初期通过协商凑合组成的团结政府,在政策设计,行动策略和路向选择上,会因面对党派分歧而使执政效率有所阻滞。

特别是因未获得“多数马来人的支持”,而削弱了团结政府执政的正当性,也使到安华顾虑多多,因内外交困,而变得只能畏首畏尾。

然而,民意嬗变,言者谆谆,却不能听者藐藐;安华要能正确应对外界的质疑,不要只为了安抚派残旧势力及宗教种族激化情绪而有所退缩,拒绝改革。

坚持多元廉正用贤

因为推行改革新政,就是追求大利,要是面对标榜以马来主流民意为旗号的国盟恣意阻扰,团结政府过度讨好狭隘的民粹,最后终会被反噬。

要知道今日的社会现况,其实是昨日政策的滞后效应,任何政策实际效应的释放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执政任期一幌过了2年的安华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抓紧时机,不能再有优柔寡断。

只有果敢而不畏其难,加速推动结构性的体制改革,坚持多元,廉正用贤,弃绝谬误邪说,让人看到团结政府在任内有所成,才能摆脱“D”级之困的差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