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南海之争 不必“硬来”/陈钊伦

南海主权之争,一直都是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博弈,路人皆知。



荷兰海牙常设仲裁庭12日判决菲律宾在南海主权诉求中胜诉后,南海局势箭拔弩张;在中方传出已下达“不惜一战”的指示后,坊间更是绘声绘影,社交媒体广传“开战”之说,战事被说成是一触即发。

我省略报章已多次论述的南海主权争议的背景。简单来说,南海争议不外是大国设下的棋局,小国,乃至仲裁庭,可说犹如棋盘上棋子,进退任由大国决定,表面看似在维护国家主权,寸土必争,实则是大国的布局。

有了这个概念,不难理解涉及主权争议的东盟国家,如菲律宾、越南、汶莱和我国,在整个南海主权之争,只是不起眼的小兵,甚至不由自主,受控于幕后大国的手里。

菲谈判筹码

《时代》在针对英国脱欧的封面报道中提到不需要战争,便已瓦解了欧盟。在区域化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已不需要发动战争占领国土;国与国之间的角力与竞争,更已从“硬实力”,转为更内敛的“软实力”,或是以利诱,或是用文化与科技渗透,扩大国家“版图”。



谁能掌握大趋势、开创大格局,将决定泱泱大国的高度。

南海争议不是以武力定胜负的战役。谁能取得东南亚各国的信任,谁便是霸主;谁能让东南亚各国共荣共赢,谁主王朝。

刚上任的菲律宾新总统杜特蒂在面对南海课题时,便一直重申不能与中国硬碰,事先更表明就算胜诉,也会和中国坐下来协商。南海主权对菲律宾而言,更像是菲律宾与中国谈判的筹码或交换利益的条件。

再加上,中国“一带一路”的合作框架的倡议,以及设立亚投行协助东南亚国家发展基建,皆为扩张国力至东南亚,打造大中华圈的国际新秩序;南海开战,只会两败俱伤。

不兵戎相见

在这样的前提下,南海争议将不会是兵戎相见的局面,更多时候只是摆姿态的对峙,让美国和当地国家看到不只是美国有实力当“大哥”。

台湾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创办人高希均曾提及在两岸和平中,台北领导人的成就不是“买到了最新的武器”,而北京领导人的成就不是“飞弹吓阻了台独”,而是“双方增加互信,推动对谈”。他说,能劝说两岸进行对谈,谋取双赢就是进步。

在南海主权课题上,这是一样的道理,国际舞台讲究的是实力与利益。大国有他们的战略,周边小国则应更关心环境与局势的变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还要从大国格局的角度思考如何能在大国角力中,保护自己在本区域的利益。

反应

 

要闻

安华:短期难免有冲击 特朗普不会“阻住地球转”

(伦敦21日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预期,特朗普重新出任美国总统初期,全球经济或会受到短暂的冲击,但过后将恢复正常运作。

他相信,特朗普上任后引发的“初步冲击”,终将以理性为考量而化解。

“一些不确定或初期动荡,料在5至6个月后恢复正常。美国有太多跨国企业,它们在海外贸易和投资有着极大利益和依赖。”

安华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指出,长远来看,贸易壁垒(对美国经济)不会有帮助,因为全球经济高度相互依赖。

报道指出,安华的这番谈话,缓解外界对于特朗普可能通过加征高关税,引发亚洲长期经济危机的担忧。

关税不应被视为过于负面

安华承认亚洲存在担忧,但关税不应被视为过于负面,因美国此举是为了保护自身利益。

他表示,已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阿联酋王储穆罕默德扎耶德等领导人进行讨论。

安华最近官访英国,在伦敦发表讲话时表示,大多数西方以外的国家,认为特朗普比拜登更果断明确,并未表现出“模糊或不确定立场”。

不过,他也警告,就此判断特朗普会否比拜登更容易进行谈判,目前为止仍言之过早。

作为发展中国家,大马努力保持与中美良好关系,尽管两个大国在安全和经济问题存在紧张局势。

缺乏积极参与
美国在东南亚影响力渐下降

安华分析,由于美国在东南亚缺乏积极参与,使其在该地区影响力逐渐下降,而中国在这方面表现更积极。

“最近马中高官互访问,为双方提供更好的接触机会,美国忽视对亚洲的关注,可能是由于焦点转向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问题。”

他说:“或许他们现在更关注欧洲,但可以确定的是,除了外交政策声明外,他们已减少对亚洲地区的关注。”

根据《金融时报》报道,自从安华上任以来,马中关系愈加紧密。

在南海局势紧张背景下,引发大马在东盟的一些伙伴国不安。今年大马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

安华强调,美国仍是大马的重要投资者,并在微芯片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他也欢迎,中国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及其他领域的投资增加。

大马与中国关系合情合理

安华解释,像大马这样的经济体,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合情合理。

“唯一有争议的是南海问题,我们会在此问题尽力保持良好关系,并坚持明确立场。”

安华承认,自己可能不像菲律宾那样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采取对抗态度。

当被问及东盟在他领导下是否会比以往更加坚定地对待中国时,他认为没必要这么做。

“虽然我们与美国在许多外交政策问题上意见不合,但我们希望成为重要盟友,与中国也是如此。”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