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卫生部数字化大势所趋/曾志涛

万众瞩目的2023年财政预算案出炉,这是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在昌明大马理念下的第一份财政预算案,也是有史以来数额最庞大的财政预算案,其中2891亿为行政开销,990亿为发展开销。

近日国内医疗体系频传医生离职,病床不足,各大政府医院急症室不胜负荷等,让人极度关注安华有什么短中长期方案解决卫生部的燃眉之急。

了解到国家卫生体系稳定运作的重要性,安华这次财政预算案给卫生部的拨款仅次于教育部。相比于去年,卫生部今年的拨款增加了39亿,共获得363亿令吉的拨款,其中的30亿将被用作聘请医务人员用途。

信息通信拨款增十倍

值得关注的是,卫生部在信息与通信技术(ICT)方面的拨款从去年的约1130万令吉激增至今年的1.17亿令吉,增长了约十倍。

这笔拨款其实来得正是时候。医疗网媒CodeBlue报道称,士拉央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日前在卫生部未能升级该医院的信息系统后,面临崩溃。

一位曾为士拉央医院开发备用健康信息系统的医务人员表示,该医院现有的系统只能在微软XP视窗上运行,因此安装其他软件时都必须向后兼容XP视窗。

柔佛州苏丹依斯迈医院一名药剂师最近在推特上表示,该医院仍在使用已经超过20年的微软视窗系统。

卫生系统数字化其实是大势所趋。世界卫生组织在2020至2025年里的《数字卫生保健全球战略》里提及了数个战略目标,包括推动数字卫生保健知识传播,优化国家数字卫生保健战略,及倡导以人为本的数字卫生保健技术。

2020年,《柳叶刀》刊登了一篇新加坡医学数字化研究。研究人员利用深度学习这一高端数字技术,评估其在为糖尿病患者诊断视网膜病变方面的经济效益。

研究使用了三种模式:全自动筛查、半自动筛查和人工评估。其中,半自动筛查是成本最低的,每位患者平均每年耗费62美元。相反的,人工评估是最昂贵的,每名患者每年平均需花费77美元。

据估计,采用半自动筛查模式可以每年为新加坡卫生部节省近50万美元,约占目前筛查费用的20%,令人瞩目。

远程诊疗省时免拥堵

其实在冠病疫情爆发期间,许多国内医院已开始实行数字化的重要一环,即远程诊疗来减少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风险。远程诊疗对于非急性和长期病人相对有用,既可以减轻卫生系统的拥堵,还可以省去车费和时间,一举多得。

因此,安华这次为卫生部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拨款来得及时,这也与世界卫生组织设下的目标相符。虽然卫生系统数字化的经济效益可能短期内不明显,但从长远来看,对于资源和人手短缺的卫生体系来说,可能是一场及时雨。 

反应

 

言论

台积电未来可期/曾志涛

是否曾想象,一觉醒来,就有机器人为我们分担家务?台积电(TSMC)自1987年创立以来,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经过多年努力与创新,如今市值已跻身全球前十。

台积电股价表现亮眼,自2014年以来增长近四倍,5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16%。在人工智能(AI)、高性能计算(HPC)和物联网(IoT)领域,台积电的先进制程为这些尖端技术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撑。

据纳斯达克分析师的评论,台积电将受惠于AI芯片需求的增长,在未来5年的CAGR可能达到40%。

台积电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技术研发能力。从7纳米到3纳米,再到计划中的2纳米制程,台积电始终占据着制程技术的领先地位。这种技术上的压倒性优势,使其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晶圆代工厂商,客户包括苹果、英伟达等科技巨头。

重视研发提升技术

台积电对研发的重视和持续投入也是其长期成功的关键。数据显示,台积电每年将超过20%的营收用于研发。这种投入策略巩固了台积电的技术优势,为应对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升级奠定了基础。

据预测,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美元,而作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关键供应商,台积电将从中获益。

与此同时,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数据中心、自动驾驶和物联网的高性能芯片需求也为台积电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尽管前景光明,但台积电仍需面对一些挑战和风险。首先是地缘政治风险。作为一家总部位于台湾的企业,台积电必须在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复杂博弈中小心前行。

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可能对台积电的业务造成一定影响。尽管目前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已降至10%左右,但中国市场的战略重要性依然不容忽视。

其次,半导体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三星和英特尔等竞争对手正在加大研发投入,力图缩小与台积电的技术差距。同时,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需求波动以及新兴国家政策的变化,也可能对台积电的产能规划和盈利产生影响。

此外,台积电也必须谨慎应对自然灾害的风险。台湾地处地震带,天灾可能对其生产设施造成不可预测的破坏。为此,台积电近年来积极推动多元化生产,在台湾以外的地区设立生产基地,以分散单一地区的风险。

物极必反居安思危

《一如既往》一书中提到,平静会埋下疯狂的种子,身处巅峰时更需对潜在风险保持高度警惕。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公司管理层,都必须理解物极必反的道理,并时刻秉持居安思危的精神,才能避免重蹈诺基亚和柯达等巨头企业的覆辙。

对于台积电而言,研发投入和风险管理将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关注台积电在新技术领域的研发进展以及全球布局策略,将是评估其长期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