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双语教数理不应预设条件/南洋社论

近日教育部长法丽娜西迪宣布将继续实行新版双语教学计划(DLP),以提升学生对马来文的掌握,同时巩固英文。

然而,教育部所制定的先决条件,即每所学校必须开设一班以马来文教数理的班级,引起了家长教育行动组织(PAGE)的反弹。

双语教数理计划的初衷是提升学生的英文水平,教育部不应该强制学校开设以马来文教数理的班级,这不仅违背计划的本意,更是一种不当的行政干扰。

不应剥夺学校权利

家长教育行动组织(PAGE)向内阁提呈备忘录,呼吁取消双语教学计划的先决条件,其主要论点是教育部应当尊重学校的自主权,同时尊重家长的选择权,不应该以强制规定的方式剥夺学校制定教学计划的权利。

我们认同这一观点,学校在实行双语教学计划时应该拥有更大的弹性,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情况制定最适合的教学方案。

教育部强调加强学生对马来文的掌握,是出于促进国家语言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然而,我们认为,如果真的要加强学生对马来文的理解能力,应该从马来文科着手,而不是将其与数理科结合。

马来文科涵盖了语文、文学、历史等多个方面,更能全面提升学生对马来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重新考虑实施方式

在全球化的今天,学生需要具备更加国际化的视野和跨文化的沟通能力。英文不仅是国际间的通用语言,更是科技、商业、文化等领域的主要交流媒介。

双语教数理计划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在国际舞台上竞争的能力,而不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数理科的同时失去学英文的机会。

我们认为,教育部应该重新考虑双语教学计划的实施方式,取消强制学校开设以马来语教数理的班级的先决条件。教育部应该尊重学校的自主权及家长的选择权,允许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最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

同时,强调英语教数理计划的初衷,即提升学生的英文水平,尤其是在数理科的词汇方面。这将有助于培养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促进马来西亚在全球的教育地位。

反应

 

言论

开放学额的“鲶鱼效应”/南洋社论

根据医疗网站《蓝码》报道,玛拉工艺大学医学院教授拉惹阿敏建议,开放心胸外科系学额给非土著学生报读;随后大马医药协会主席阿兹占也附和要求考虑“暂时“开放学额,以解决国内专科医生严重短缺的迫切问题。

然而,开放学额的建议随即掀起舆论纷扰。

学生团体发动“穿黑衣”抗议,学生代表理事会强调,玛拉工艺大学是土著特权与教育主权的堡垒,是为保护土著,保障土著贫穷学生继续升学的机会。

高等教育部长拿督斯里赞比里澄清从未对开放学额有过讨论,并揭露有人恶意炒作敏感议题,试图引起混淆和争论,更重申高教部坚决遵守依据联邦宪法第153条文创立玛拉工艺大学的原则精神。

学生代表对政府坚定立场甚感满意,但问题论争却仍激起民众的思考。

于 1956 年创校,为贫困学生提供升学机会的特殊院校,发展迄今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公立大学,拥有15个校区和3个卫星校区,学生人数达17万人,是否反映贫困的土著学生越来越多呢?

激发弱者变强

另一个问题是,该校只招收土著学生,国际学生只占约1%,学生来源单一,过度同质化,会否缺乏市场需要“鲶鱼效应”的刺激。

“鲶鱼效应”的涵义就是通过引入强者,激发弱者变强。首相署前部长拿督再益依布拉欣提出质疑,“是否害怕非土著抢饭碗”,的确能振聋发聩。

显然我们好些学生在过度依赖体制保护下享尽资源优势,越变缺乏竞争力,在面对威权与权势时,更缺乏独立思考的自信,因为他们被特定规则与固定的政见观念所捆绑。

2008年希望联盟执政雪兰莪州,时任州务大臣丹斯里卡立依布拉欣曾建议“开放10%学额予非土著”,以营造健康的竞争,也引起轩然大波,大批土著学生游行示威。

增加更多专科医生

时任巫统的高等教育部长拿督斯里卡立诺丁还狠批卡立依布拉欣搞民粹为博取非土著支持,侮辱了马来土著与玛拉工艺大学。

其实,开放学额有助于打造一流大学,开放竞争就是要“活跃的思想市场”,而开放医学科系学额就是要增加更多专科医生,在现有政府医疗体系下,有好些病患者需苦等半年至一年接受搭桥手术,甚至有人在等待中离世。

学医就是为救人,不分贫富贵贱救人,医生必须履践的希波克拉底誓词,因此不应被视作种族议题,也更非政治问题,因此“一切理应以国家为重”,政治领袖要有勇气和决心去解决问题。

最后我们希望大学能培养能在激烈竞争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要更具国际观,拥有多元广域思考,跨学科的综合学养和横贯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才有伟大的生命力与贡献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