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反思马币兑日元走强/曾志涛

据彭博社报道,截至9月29日,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已经跌到1美元兑149.21日元的水平。

美国利率预计长期维持在高水平,带动了美元走强,也导致日元持续走软。

马币兑美元同样弱势,一度跌破4.70的10个月低点。然而,马币兑日元的表现则相对理想,让许多人苦笑,今时今日出国旅行,就只能去日本了。

2023年1月到2023年9月,日元兑美元汇率从130贬至149,而同期马币兑美元汇率则从4.4贬值至4.6。

日元贬值更严重

从贬值幅度来看,日元贬值是比马币更为严重的。

日元贬值比马币来得快,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是日本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日本央行一直保持宽松货币政策,短期利率维持在负0.1%的超低水平(钱存在银行还要亏钱),而我国的则为约3%。

通过维持低利率,日本央行试图鼓励消费和投资活动,以达到某种程度的“健康”通货膨胀。

大家可能视通货膨胀为洪水猛兽,然而日本过去几十年面对的通货紧缩却更为严重。

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消费和投资活动趋向缓慢,限制了内需市场的增长潜力,所以央行只好降低利率,鼓励消费。

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日元流动性过剩,市场的日元变多了,贬值压力比起其他货币自然更为明显。

其次,日本政府债务规模庞大,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约260%,是全球负债最高的国家之一。为了避免财政赤字扩大,日本政府当然不愿意大幅加息。一旦升息,政府就必须还更多的利息给债主,债务负担就会百上加斤。

日元流动性全球第三

然而,国人也无需为马币兑日元升值感到沾沾自喜。日元虽然乏力,但仍是投资者的主要避险货币。这是因为日元流动性仍然高居三甲,是全球第三大流通货币,仅次于美元和欧元。

此外,日元也是套息交易(carry trading)的主要工具。投资者利用日元的低(负)利率,借日元,购买以美元结算的固定收益债券,从日元和美元之间的利率差异中获得收益。

因此,日元的避险和投资功能是马币望尘莫及的。

在人均GDP方面,日本的表现更让人汗颜。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的人均GDP为1万1972美元,日本的人均GDP为3万3815美元,多出约2倍。

具体来说,这是因为日本在基础设施、市场和政府效率及商务环境方面的优势。

因此,我们不应该继续以“马币兑日元强势”来掩盖马币乏力的事实。

除了国行短期的货币利率干预,政府有责任引领结构性改革,通过长期策略,如改善经商环境、开创新经济领域、培育和留住人才、减少官僚和行政障碍等,促进企业发展和吸引投资,方为正道。

反应

 

言论

台积电未来可期/曾志涛

是否曾想象,一觉醒来,就有机器人为我们分担家务?台积电(TSMC)自1987年创立以来,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经过多年努力与创新,如今市值已跻身全球前十。

台积电股价表现亮眼,自2014年以来增长近四倍,5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16%。在人工智能(AI)、高性能计算(HPC)和物联网(IoT)领域,台积电的先进制程为这些尖端技术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撑。

据纳斯达克分析师的评论,台积电将受惠于AI芯片需求的增长,在未来5年的CAGR可能达到40%。

台积电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技术研发能力。从7纳米到3纳米,再到计划中的2纳米制程,台积电始终占据着制程技术的领先地位。这种技术上的压倒性优势,使其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晶圆代工厂商,客户包括苹果、英伟达等科技巨头。

重视研发提升技术

台积电对研发的重视和持续投入也是其长期成功的关键。数据显示,台积电每年将超过20%的营收用于研发。这种投入策略巩固了台积电的技术优势,为应对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升级奠定了基础。

据预测,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美元,而作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关键供应商,台积电将从中获益。

与此同时,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数据中心、自动驾驶和物联网的高性能芯片需求也为台积电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尽管前景光明,但台积电仍需面对一些挑战和风险。首先是地缘政治风险。作为一家总部位于台湾的企业,台积电必须在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复杂博弈中小心前行。

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可能对台积电的业务造成一定影响。尽管目前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已降至10%左右,但中国市场的战略重要性依然不容忽视。

其次,半导体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三星和英特尔等竞争对手正在加大研发投入,力图缩小与台积电的技术差距。同时,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需求波动以及新兴国家政策的变化,也可能对台积电的产能规划和盈利产生影响。

此外,台积电也必须谨慎应对自然灾害的风险。台湾地处地震带,天灾可能对其生产设施造成不可预测的破坏。为此,台积电近年来积极推动多元化生产,在台湾以外的地区设立生产基地,以分散单一地区的风险。

物极必反居安思危

《一如既往》一书中提到,平静会埋下疯狂的种子,身处巅峰时更需对潜在风险保持高度警惕。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公司管理层,都必须理解物极必反的道理,并时刻秉持居安思危的精神,才能避免重蹈诺基亚和柯达等巨头企业的覆辙。

对于台积电而言,研发投入和风险管理将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关注台积电在新技术领域的研发进展以及全球布局策略,将是评估其长期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