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取消收入分类需从长计议/曾志涛

经济部长拉菲兹最近宣布政府将取消现行的B40、M40和T20收入群体分类法,并以家庭可支配净收入取而代之。此项提案引起了各界讨论,并被认为可能对国家未来的经济格局产生影响。

拉菲兹认为,取消一刀切的收入分类法能够让政府通过可支配收入更精准地为低收入群体提供补贴等援助。

新的收入分类法将考虑个人收入、生活成本、家庭规模和居住地等因素。

如果成功落实,它能够让有关单位更全面地了解家庭的实际经济现状。

然而,部长并没有进一步说明这项提案可能会面临的挑战。首先,拉菲兹表示政府计划使用一个名为主要数据中心(PADU)的全国性数据库来收集与评估每个人和家庭的净收入,并以此作为补贴的发放标准。

精准收集数据挑战大

这意味着,PADU需要与各个政府部门、雇主和银行等资金管理体系进行密切的合作。如何精准地收集和管理大量的经济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转化为针对性补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PADU系统的推行也将涉及大量的行政工作,其中包括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更新等任务。

我们想知道,部长是否已经有明确的规划,以及委派好相关的团队来承担这些繁琐的文书工作和跟进任务呢?

此外,随着PADU的实施,家庭的收入、人数和居住地点等信息都需要定期更新。如何在我国3000万余人口中获取最新的信息,然后及时地调整补贴,对相关单位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可以预见的是,PADU系统将拥有大量敏感的个人,家庭和企业财务资料。

如果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资料外泄和篡改,轻则影响补贴的公平分配,重则可能被有心人滥用以进行不法勾当。

最让人担忧的是,现有补贴制度下的受益者可能会在新制度下失去他们的补贴。

由于PADU系统过于复杂,普通民众将难以判断自己是否符合获得补贴的条件。假使有符合资格者被遗漏了,即使想投诉也难得其门而入。如果这种情况不幸发生,民众可能会对新制度的透明性产生质疑。

因此,许多观察家和民众认为取消收入分类法的提案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举措,无法解决我国根深蒂固的经济问题。

若要真正应对我国面临的经济挑战,政府需要的不仅是调整收入分类法,而更应采取一套全面且实质性的战略。举例来说,政府首先应解决通货膨胀引发的生活成本上涨,以及银行高利率给负债人士带来的沉重压力等问题。

总的来说,尽管取消收入分类法这一提议显现出了一定的前瞻性,但政府在推进这一政策前必须进行全面且深入的研究。

人民所需的是更实际、更及时的措施,以实质性地提升我国的经济景观,而非仅仅在形式上做出改变。

反应

 

言论

台积电未来可期/曾志涛

是否曾想象,一觉醒来,就有机器人为我们分担家务?台积电(TSMC)自1987年创立以来,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经过多年努力与创新,如今市值已跻身全球前十。

台积电股价表现亮眼,自2014年以来增长近四倍,5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16%。在人工智能(AI)、高性能计算(HPC)和物联网(IoT)领域,台积电的先进制程为这些尖端技术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撑。

据纳斯达克分析师的评论,台积电将受惠于AI芯片需求的增长,在未来5年的CAGR可能达到40%。

台积电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技术研发能力。从7纳米到3纳米,再到计划中的2纳米制程,台积电始终占据着制程技术的领先地位。这种技术上的压倒性优势,使其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晶圆代工厂商,客户包括苹果、英伟达等科技巨头。

重视研发提升技术

台积电对研发的重视和持续投入也是其长期成功的关键。数据显示,台积电每年将超过20%的营收用于研发。这种投入策略巩固了台积电的技术优势,为应对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升级奠定了基础。

据预测,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美元,而作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关键供应商,台积电将从中获益。

与此同时,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数据中心、自动驾驶和物联网的高性能芯片需求也为台积电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尽管前景光明,但台积电仍需面对一些挑战和风险。首先是地缘政治风险。作为一家总部位于台湾的企业,台积电必须在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复杂博弈中小心前行。

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可能对台积电的业务造成一定影响。尽管目前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已降至10%左右,但中国市场的战略重要性依然不容忽视。

其次,半导体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三星和英特尔等竞争对手正在加大研发投入,力图缩小与台积电的技术差距。同时,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需求波动以及新兴国家政策的变化,也可能对台积电的产能规划和盈利产生影响。

此外,台积电也必须谨慎应对自然灾害的风险。台湾地处地震带,天灾可能对其生产设施造成不可预测的破坏。为此,台积电近年来积极推动多元化生产,在台湾以外的地区设立生产基地,以分散单一地区的风险。

物极必反居安思危

《一如既往》一书中提到,平静会埋下疯狂的种子,身处巅峰时更需对潜在风险保持高度警惕。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公司管理层,都必须理解物极必反的道理,并时刻秉持居安思危的精神,才能避免重蹈诺基亚和柯达等巨头企业的覆辙。

对于台积电而言,研发投入和风险管理将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关注台积电在新技术领域的研发进展以及全球布局策略,将是评估其长期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