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只是努力争取的宣言/东之盈

希望联盟推出第15届大选宣言,其中是降低南北大道收费以及承认统考文凭,但却仅是继续努力争取的承诺,尚且是无限期的。

希盟再次炒冷饭,把废除南北大道收费变成降低收费,把承认统考文凭列为努力争取的承诺,证明这两项宣言是相当棘手,无法立马就实践的。

上届大选,白纸黑字承认统考,这届仅是努力争取,似乎变得毫无气势,难怪教总主席谢立意劝请希盟别说说而已。

陈腔滥调难有共鸣

降低南北大道是容易达致的承诺,证明希盟上届大选犯了很大的错误,难怪被选民谴责对自己的承诺食言。

看守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早前就已经宣布降低雪隆6条大道的过路收费,的确能够纾缓人民生活成本的负担。但这个陈腔滥调的论述,已经无法激起人民的共鸣,并无法激起人民对反对党的寄望。

希盟会把废除变成降低大道过路费,证明与祖国行动阵线(GTA)主席敦马哈迪医生批评有关。他质疑希盟胜选后取消大道过路费承诺,并质疑其可行性。

马哈迪甚至质疑,若不收取过路费,维修大道的资金从何而来。这样的谴责表示上届大选,希盟是推介无法实践承诺的宣言,而马哈迪也参与其中,有蒙骗选民的意图。

再说承认统考文凭宣言,若是须要附上必须考取大马教育文凭马来文优等的条件,那么国阵政府早就表示赞同接纳承认统考文凭建议。这种承诺是赞同国阵政府所推举的政策,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即使国阵执政,只要大家都认同考取大马教育文凭马来文,那么承认统考文凭已经不是什么课题了。

看来董教总必然会对希盟所推介的承认统考文凭做个了断,不然将变得非常混淆。董教总若是接纳希盟的宣言,那么就不必大费周章,不断争取政府承认独中统考文凭。若是董教总点头,那么不论那个阵营崛起成为政府,统考文凭课题就迎刃而解。

当希盟推介承认统考文凭作为宣言之一,让民主行动党感到雀跃万分,尤其是前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马上兴奋地表示有信心希盟会承认统考文凭。这次张念群聪明了,不再斩钉截铁地表示白纸黑字承认统考文凭了,毕竟这项课题仅是政治课题,最终还须看马来人的脸色行事,绝对无法草率就给予承认了。

希盟学一次乖

上届大选,希盟许下了许多无法承诺的宣言,这届大选,吃一次亏,学一次乖,用词必须妥当才行,若无法实践承诺,还可以表示正在努力争取。马华张盛闻一里路,似乎变成亿里路,看来还胥视希盟的努力,几时给予实现承诺,是没有期限的。

以前希盟所给予的承诺,开了许多空头支票,许多人为此拍案叫绝,后来才发现是无法兑现的承诺。有些领袖像潘俭伟过度食言,感到愧对选民,毅然退出竞选,还是好汉一条。至少他比马哈迪有良知,马哈迪面不改色,把责任全推给希盟,希盟食言都不关他的事。

 由于5·09希盟许下许多无法实现的承诺,让人民对实践承诺不是圣经的理论感到无可奈何,只能对希盟有所埋怨。

如今希盟绝对不敢再造次,仅是继续努力争取,即使没有达致人民的意愿,依然有所保留,这样人民就不会怪责希盟了。

但不知人民会否接受这样的宣言,一个永远都还须等待实践的宣言。 

反应

 

言论

富人再成为被开刀的群体/东之盈

民主行动党主席林冠英建议调高T20豪车路税,以解决免费过路费的问题,而富人再次成为被开刀的群体。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也认为,驾豪华汽车如劳斯莱斯与马赛地的富人不应该享有免过路费,但由于难以鉴定车辆类型,最终政府对此建议也只好作罢。内阁宣布两天50%的降路费,一劳永逸地把问题解决了。

当调高T20豪车路税的建议出现,再次让富人感到不悦,他们再次成为被开刀的群体。只要出现经济上的争端,富人依然成为被关注的目标,以便他们能以“借富济贫”的方式,解决贫富之间的差距。

当T20的路税被提升,可能导致全面或部分调整,其他比较大型的车辆也会随着水涨船高。尤其像CAMRY与高级休闲车也会深受其害,可能成为被列入缴纳更高额路税的牺牲者。

“仇富”导致资金外逃

有些国家因财困而不断向富人开刀,造成资金外逃,确实不是良好的趋势发展。若是太过“仇富”,却也无法增加所失去的税收。

进一步对富人采取征高税收措施,却也无法让经济取得良好的平衡。有些国家决定对富人抽取“海外富人税”,这些国家的富人就会想尽办法避开被征税。

马来西亚显然也对富人须为国家做出贡献有相同的理念,于是对富人享有柴油补贴感到不满,最终富人不再享有与平民同样的补贴。

取消柴油补贴确实为国家节省了几十亿令吉,最终让贫民享有更多的人民援助金。如今经济部正如火如荼地采取取消富人汽油补贴措施,深信今年就可推行。

全民应享免费教育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也曾表示可能削减富人在教育领域所享有的补贴,但马大新青年却认为向富人开刀不公平。他们认为全民应享有免费教育。

若是真的富人在教育领域所享有的补贴被取消,那么这些原本在政府学校接受教育的富人,将会转至国际学校就读,造成政府学校失去更多的优质学生来源。

原本被确认推行的奢侈税,其税率介于5%至10%,所涉及领域包括珠宝、名牌手表和豪华汽车等。这项措施预计每年可以让政府取得约7亿令吉的税收,但最终无法如期开跑,正等待政府另行通知。这些行业正面临艰难时刻,若是继续面对更高奢侈税,显然将会导致旅游业深受打击。

由于政治人物认为富人拥有“富可敌国”的经济能力,因此向他们开刀,必然可让国库增加收入。向富人“借富济贫”并不是罪过,但政府必须有绝对的说服力,让富人更有自觉性,并让他们自愿以及更广泛地从事慈善事业,用慈善的方式回报社会。

其实那些愿意为社会做出反馈的富人,才是令人敬仰的一群,而不是因为是富人就必然会受到他人的敬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