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只有你知我知/江军

春节未过完,有关“政治捐献”的争论戏就急不及待登场。

朋友圈在“八”这个课题时,有人一口咬定这种争论毫无意义,也不会有结果。



他说:“政治捐献是古已有之的东西。可是,如果去问有关者‘你有作政治捐献吗?’或者‘老兄有拿到政治捐献吗?’,却是多余之举。因为捐的人不‘方便’承认;拿的人更不会承认,被问得紧了,顶多就是顾左右而言他。”

另一位朋友插嘴:“有拿当然不承认,可是,有人说他没有拿,他发文告说几十年来没有拿过那个人的钱。这样的话,有没有可信度呢?”

前面那位说:“这叫作信不信由你。”

有一位马上说:“既是信不信由你,又是不由你不信,总之是无从相信也无从不信,因为有谁能证明有没有人撒谎?”

坐在那儿听的一位仁兄说:“政治捐献,在我们这里,一句话说完,都是‘黑箱作业’,既然如此,拿出来谈,那里会谈出什么来?”



有人提醒他:“你别胡扯,一些人说他们几十年来都是光明磊落又透明的!”

仁兄说:“若是光明磊落又透明,他们这些年来就一定每有政治捐献,就加以公布,让民众清楚捐献细节。这才是光明磊落,这才不算是‘黑箱作业’。”

他顿了一下继续说:“说什么透明、什么光明、什么磊落,他们党内的好同志,又有几个知道他们拿了几多以及向谁拿?”

年轻的朋友问:“不用向党大会报告吗?不是有帐目报告的吗?”

全部人看着他,奇怪他会问这个问题。

仁兄说:“当年马哈迪修改了社团注册法令,取消政党在年度会议上提呈帐目报告的规定,年轻人应该没听过吧?”

年轻人说:“怎么可以这样?这样一来,党员怎能了解党的财务情况?更加不知道党收了多少政治捐献?向谁收?”

仁兄拍拍年轻人的肩膀,笑笑说:“小老弟,你总算明白了!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法律还是允许政党在政治捐献的事上黑箱作业的,所以,这种事,对给的人和拿的人来说都是‘只有你知我知没有第三者知的事’。去争论谁有给谁或者谁没有给谁,不是白争论是什么?这样的争论是不是毫无意义?”

反应

 

言论

美国政治领袖教育担当/林国安博士

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职美国第47任总统。2024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贺锦丽分别发表政见,包括阐述对教育课题的观点和立场,尽见大国政治领袖的教育担当,以及胜选后美国教育政策的可能走向。

联邦集权与地方分管,向来是美国教育管理制度的矛盾。特朗普主张关闭美国教育部,将教育主导权下放各州政府,以减少联邦政府对教育机构的监督与财政开支。

同时,通过“学校选择计划”,恢复家长教育选择权,以利用公共教育资金,将子女送到公立、私立、特许学校或在家学习。

贺锦丽支持保留教育部

贺锦丽则支持保留教育部,重视联邦政府支持发展公立教育系统的作用;反对公共教育资金用于私立学校,主张将教育资源集中于公立学校,以提升其教育质量。

除了对国家教育管理制度持不同意见,特朗普和贺锦丽在推进美国各阶段教育发展方面,也各有观点。

特别是贺锦丽,注意到减轻家庭幼儿照护负担,赋能学前教育的可及性和经济性,具体包括为家庭提供长达12周的保育有薪假,为有新生儿的家庭提供6000美元的税收减免;扩大Head Start 项目,为低收入家庭儿童提供学前教育。

关于学校教育改革,贺锦丽支持通过政策和资金投入,促进学校教育内容多样化,吸引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减少学校中的种族和经济隔离问题;反对学校限制种族和性别议题教育的政策。

特朗普则主张在学校推广符合“爱国价值观”的教育,禁止在课堂上教导批判性种族理论、跨性别意识形态和结构性种族主义的内容;支持将基督教价值观重新引入公共教育课程。

为此相应的教师队伍建设,特朗普倡议废除教师终身制,推行基于教学绩效的教师薪资制度;并提出设立新的教师认证机构,以确保教师符合“爱国价值观”教育的需求。贺锦丽则认为教师多样性对学生成就至关重要,主张通过教师培训和招聘计划,为少数族裔服务院校提供资金,以培养更多少数族裔教师。

贺锦丽和特朗普都非常重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贺锦丽认为“大学教育是通往中产阶级的主要途径”,致力于推动高校奖助计划、学生贷款减免和实现社区大学免费教育,确保学生能从高等教育中获得价值。

具体包括支持提高助金额,为弱势中学生、大学新生和残疾人士提供资助;支持低收入家庭学生免费就读社区大学;延续推动拜登政府的“有价值的教育储蓄”计划,为大学生减免或宽免大学债务,利惠学生基本生活需求、创业和购房;支持增加对少数族裔服务院校(如传统黑人大学和部落大学)的投资。

不过,特朗普反对大规模学贷减免,仅支持“收入驱动还款”计划,让学生根据个人职业收入和家庭经济调节支付还款。

为增加高等教育办学的可负担性和灵活性,特朗普打算通过“征税、罚款和诉讼”,从大型私立大专的捐赠基金中获取资金,以设立名为“美国学院”的免费线上大学,作为设立传统4年制大学的替代方案。

对于美国大学的营运,特朗普在意的是制订新的认证标准,避免其受左派政治意识形态和异议份子的干预。

蓄意增国际学生门槛

美国是教育大国,难以规避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但是,特朗普“一刀切的移民歧视”,蓄意增加国际学生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门槛。

他曾于任职总统期间签署“回教徒禁令”,限制来自回教徒占大多数国家的个人入境美国,导致大量国际学生的签证暂停签发。

贺锦丽是反对特朗普“回教徒禁令”的,她赞赏国际留学生对美国的贡献,而拜登政府教育部也恢复推进国际教育。

综上所述,特朗普的教育政见倾向教育管理去中央化,教育内容凸显爱国价值和西方文明传统,恢复家长教育选择权,反对大力投资公共教育。

贺锦丽则倾向通过联邦政府的支持以改善公立教育系统,推进教育领域的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

特朗普宣誓就任总统,雷厉风行签署了近百项行政命令。他的教育政见是否付诸落实,落实到什么程度?他可能吸纳贺锦丽的教育观点吗,抑或把它当作拜登政府留下的“垃圾”,一并清除干净?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