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可疑的种族歧视报告/曾达威

近日我国被冠上种族歧视世界第二的报道频频在媒体上出现,引发了网民与专家的热烈讨论。大部分网民质疑报告的真实性,不满意消息发布方使用以偏概全的调查方式做出结论。

仔细一看,我们就可发现报告真实性不高。其一,我国人口现为约3300万,而受访人数只有451人,占人口总数的区区0.001%。

第二,发布方并没有公布调查对象的年龄、种族、居住地区、性别、职业等, 也并未成述调查团队如何进行抽样。从科研的角度来说,随机抽样的可靠性比方便抽样高出很多。如果调查团队选择性地对特定群体发出问卷,这种抽样方式会大大减低报告的可靠性。

第三,问卷所发出的问题“你居住的国家种族歧视问题有多大”,是以我国已经存在种族歧视为前提,而不是问“你所居住的国家是否有种族歧视”。这样的问法肯定会造成感知偏差,让受访者先入为主地做出评断。

无法确认团队身分

这份报告亦没有经过一般科研论文的同行评审,而从发布方的网站我们也无法确认研究团队的身分,与各国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利益冲突亦没有被公开。

再者,这份报告早在两年前在网上流传,为何现在再度“翻红”? 所以,此报告的目的与结论是否被有心人士操纵,我们不得而知。

那么,我们又要如何客观地评断一个国家是否存在种族主义?对此,我们应该先摒弃个人的感受与想法,透过可靠的文献来做出评断。

冠病流行期间,美国与英国科研发现,种族差异确实对冠病确诊,严重度与死亡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权威《美国医学会期刊》上发表了一项荟萃分析,集取了430万名患者的资料,揭露非洲裔美国人、西班牙裔和亚裔美国人的冠病确诊率与入住加护病房的风险,高于白人2至4倍。

据《柳叶刀》报道,英国科研人员分析了1700万人的病历,发现了南亚裔、非裔、混血裔的冠病确诊率,加护病房入住率,与死亡率高出白人患。

我国卫生部医疗与研究团队早在2020年分析了近6000名大马冠病患者的病历,发现了冠病的严重程度与年龄,慢性肾病与肺部疾病,入院时的症状和胸片异常的呈现有关。然而,病患的种族差异并未影响我国患者的冠病严重程度。

虽然黑奴制早在林肯时代的19世纪被废除,然而白人至上的观念依然根生蒂固地存在西方社会制度。有色人种在求医与求职时亦极有可能被排斥在外,而这种现象造成了白人与有色人种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出现鸿沟,形成了恶行循环。

与西方理念大相径庭

讽刺的是,这与现代西方政客提出的平等与自由理念大相径庭。纵观我国,各族国民相处其实亦算融洽,求医与求职时鲜少遇到诸如国外的种族歧视。然而,政客不时发出挑拨种族言论,不断地煽动各族之间的关系,企图捞取政治资本。

Index Mundi 的这份报告虽然不足为信,但也大大了提升国民团结一致抨击垃圾报告的士气。对此,身为国民的我们,有必要在来临的大选中,好好利用手中的一票,向频仍发出种族言论的政客说不,让我国彻底摆脱种族歧视名列前茅的污名。

反应

 

言论

大马言论自由倒退隐忧/曾达威

2022年,昌明政府在高期许中执政,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曾承诺推行各项改革制度,包括提升言论自由。

然而,人权观察组织在《2025年世界报告》中指出,我国在言论自由及人权保障领域出现倒退。报告强调,政府未兑现改革过时法令的承诺,反而通过扩展镇压性法律的适用范围,加强对言论和集会的管控。

报告点名了几项具有争议性的法律,包括1948年煽动法令、1998年通讯与多媒体法令,以及2024年8月生效的网络安全法令。

这些法令原本在不同领域有特定的规制目标,但政府最近的措施被批评为过度扩大了其应用范围,进一步限制了言论空间。例如网络安全法令赋予执法部门更大的权限,用以监控和管理网络内容,这被视为对线上言论的一种监管工具。

日前,由50个非政府组织发起“人民反贪污集会”。这场旨在反贪污和促进透明治理的集会,因未获得场地批准而未能如期举行。根据内政部的解释,任何公共集会都需提前取得场地拥有者的同意,并严格遵守《和平集会法令》。

公民表达诉求

虽然首相在集会前一天宣布批准集会如常举办,但一连串的举动已引发人们对集会自由受限的担忧。观察人士指出,此次集会的诉求集中在反对腐败和推动透明治理,与政党政治无关,属于公民社会表达诉求重要形式。

随着担任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在人权保障和言论自由领域的表现将受到国际更高的关注。笔者认为,团结政府应善于利用这一契机,为区域内的人权保障树立积极的榜样。

在东盟成员国中,各国在言论与集会自由的水平差异甚大。作为多元文化国家,马来西亚在这方面的开放度一直以来备受肯定。然而,近期的集会限制和政策转向可能让这种长期优势受到削弱。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维护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无疑是最重要的目标。然而,要如何在实现这些目标的同时维护民众自由发言的基本权利,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政府必须展现更大的灵活性和透明度。特别是在集会活动的审批程序上,政府有必要增加其公正性,以减少人们对政府打压言论自由的疑虑。

与此同时,政府应加快检视如煽动法令等过时法律是否仍适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并通过改革法律框架来加强民众的信任。

言论自由是民主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推动国家持续进步的关键要素。对于昌明政府而言,其“改革”的目标不仅需要在政策层面得到体现,也必须在实际执行中展现出对人民基本言论自由权利的尊重。

政府如果能在法律实施和政策规划中更倾听民众的声音,体现透明、公正和开放的态度,将有助于推动大马在全球和区域层面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为东盟人权事务树立良好典范。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