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台湾应有柯P担当的勇气/邵宗海

就在台北上海双城论坛举办前夕,台北市长柯文哲日前接受中天专访,再度重申“一五新观点”、“两岸一家亲”,并首度提及“两岸命运共同体”,进一步阐述两岸主张。

柯文哲的论述不仅在台湾政界来说极具善意,因他可以清楚区隔国际和两岸事务,同时,他也有具体作为,至少现在两岸仅存官方的交流窗口,也只剩沪台双城论坛,当柯P愿意表达善意,基本上我们应予鼓励,而且他也主张“两岸命运共同体”,是当今尚能维系两岸几乎全断官方关系的重要表达。



在作者担任过去一年的“台北市府大陆小组委员”期间,曾参与柯市长的大陆政策的看法,从“两岸一家亲”到“一个中国不是个问题”,再进步到日昨的“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创议;其实最重要的是,委员们虽有建言,但关键的表白仍来自柯市长自己本身的体悟。相当传神的说明,是他说过市府秘书处“大陆事务组”专责两岸,以有别于“国际事务组”处理外国事务。这样间接说明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的论述,应该是赢得北京觉得他是个理性而且是可以交往的对手。

舍弃为“两国论”包装

所以,他的“言行一致”已为今年双城论坛举办作出良好铺陈,实际上也为近期频向北京示好的绿营县市长们,作出最好的示范。不过,这里所谓的“示范”,不是说民进党的言辞表达,需要有多形式上善意的表白,譬如说“亲中”,而是在实际内涵的表达里,可否舍弃为“两国论”包装的设计。因为,北京可能最在意的,还是民进党对两岸的定位,仍然停留在“一中一台”的构思里。

以台南市长赖清德的“亲中爱台”说法为例,在台湾内部来看,这不仅是项观点上的“突破”,也是极具勇气的善意表达。可是,“两岸关系”实在太过于复杂,一句“九二共识”四个字,也是要经过1992年到2005年近13年的考验,才能建立起国共之间的共识,而到了2008年能构建成两岸当局的共识时,更是走了16年漫长的路。现在一句“亲中爱台”说法甫告出炉,就要联想北京也会接受,恐怕是扩大了这句话的善意,也轻忽了北京真正想听到的内涵。

“亲中爱台”未点出重点



其实,“亲中爱台”一词真的太过于简化,未能点出两岸目前僵局的问题所在,譬如说,它与“亲美爱台”一词把双方的政治定位定了格,又有什么差别?实际上,亲不亲?爱不爱?应该不是重点,但把“中”与“台”并列,才应是希望把“两国论”不露痕迹的搬上台面,即使说话时仍像是带有善意,但北京解读时恐怕就不作如此设想,因为离它核心目标实在太远;国台办至今没回应,应该不是如何在评估对此看法,更残酷的想像,它可能是不想浪费唇舌再来说明北京根本不会接受“两国论”的翻版。

如果换句话说,赖市长“亲中爱台”的说法,是把它建立在中华民国宪法与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架构下,就像柯P所说,是专司两岸之间的事务,可能事情的发展就会变得非常不一样,而赖市长的说法是充满了高度的善意,可能很少人会持有怀疑。

问题是,赖市长与民进党的高层们,肯不肯再加点说法?对照之下,柯P的用心,真的让人受到激励,鼓励他再进一步,因为台湾需要像他,有担当的勇气。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厦门大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创中心学术委员)

反应

 

国际

民众党下月补选 黄国昌角逐主席

(台北14日讯)台湾在野民众党代理主席黄国昌14日宣布参选下月党主席补选,强调台湾第三势力对民主发展的重要性,并表示“绝不能让火苗熄灭”。

黄国昌在脸书发文《壮大台湾第三势力,团结民众坚定前行》,提到他与涉及京华城案、政治献金案遭法院裁定羁押禁见的前主席柯文哲对第三势力的信念始终坚定不移。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参与此次党主席补选,以延续民众党的改革使命。

他说,当局试图打压柯文哲并迫使其辞去党主席,显然意在消灭民众党这一刚在台湾扎根的进步力量。柯文哲不得不暂时卸下党主席职务,独自抗衡“新党国机器”。

民众党此前宣布,党主席补选报名时间为1月14日至17日,投票将于2月15日以网络形式进行。柯文哲已于1月1日辞去主席职务,推选黄国昌为代理主席。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