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台湾民主破相/许运发

2018年春节,台湾当局执意报复大陆开通M503航线,拒绝批准东方航空及厦门航空增加班机的申请,导致176春运加班机起飞不了。这种政治性思觉神经失调症发作,使到数以万计无辜台湾人抓狂!

台媒估计,在中国生活的台商、台干、台劳以及他们的家属约有200至300万人,也就是台湾人口的10%。



连6000年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最受崇敬的春节,五湖四海炎黄子孙世世代代合家欢庆、人伦亲情相聚的大日子,也不放在眼里,而是将政治意识形态作为第一考量,企图藉此炒作民粹,惩罚“亲陆”台胞,以博取政治筹码。如此违人道、反仁义的下策也下得了手,竟然还大言不惭台湾是自由民主的典范。此举堪称为数典忘祖的民主破相。

其实,类此耍弄权术的劣迹,在民进党统治下的台湾是一项横行常态。2014年(时马执政)发生的所谓的“太阳花学运”,一群目无法纪的莘莘学子,强蛮占据台湾立法议院,践踏民主殿堂,蔡英文亦高姿态躬亲参与鼓动。而民进党极力欢捧此学运为“民主圣战”。

上半生民主下半身台独

有评论喻“太阳花学运”上半生是民主,下半身的台独。台湾中国时报更认为:这场运动是台湾政治民粹化的高峰,打破了民主尊重的底线,让反对政府政策的人,可以凭一已好恶,“以公民不服从”否定民主投票选出的政府。

这激化了不同政治立场者的对立,形成一种“你可以否定我投票选出的政府”,那么“我也可以否定你投票选出的政府”,民主政府威信受到根本性地斫丧。



然而,2017年,台北地方法院竟然依据全无法律效力的“公民不服从”概念,轻率宣判22名被告无罪。民进党政府公然漠视法理、对抗法制、架空司法,其民主信誉荡然无存,破相有余。

荒诞的是,2015年为了报复两个非洲前邦交国家:中非共和国及刚果民主共和国与中国建交,台湾当局居然通过美国法院向两国追讨债务9.37亿令吉。利用堂皇的“民主”为建交手段,竟然也被滥用成为讨债的手段,委实令人喟叹:悖逆民主价值莫此为甚。而台湾网友纷纷表示:“要收得到钱才重要”、“会不会想太多,当初心甘情愿帮助,如今拆夥要跟人拿钱,谁理你,看吧!”。

美国是世界警察,更是民主霸盗,台湾当权者狐假虎威,借此下策掩饰其外交屡屡受挫的窘境,以致其民主破相,可以预见最终将导致外交破产。

反应

 

言论

美国政治领袖教育担当/林国安博士

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职美国第47任总统。2024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贺锦丽分别发表政见,包括阐述对教育课题的观点和立场,尽见大国政治领袖的教育担当,以及胜选后美国教育政策的可能走向。

联邦集权与地方分管,向来是美国教育管理制度的矛盾。特朗普主张关闭美国教育部,将教育主导权下放各州政府,以减少联邦政府对教育机构的监督与财政开支。

同时,通过“学校选择计划”,恢复家长教育选择权,以利用公共教育资金,将子女送到公立、私立、特许学校或在家学习。

贺锦丽支持保留教育部

贺锦丽则支持保留教育部,重视联邦政府支持发展公立教育系统的作用;反对公共教育资金用于私立学校,主张将教育资源集中于公立学校,以提升其教育质量。

除了对国家教育管理制度持不同意见,特朗普和贺锦丽在推进美国各阶段教育发展方面,也各有观点。

特别是贺锦丽,注意到减轻家庭幼儿照护负担,赋能学前教育的可及性和经济性,具体包括为家庭提供长达12周的保育有薪假,为有新生儿的家庭提供6000美元的税收减免;扩大Head Start 项目,为低收入家庭儿童提供学前教育。

关于学校教育改革,贺锦丽支持通过政策和资金投入,促进学校教育内容多样化,吸引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减少学校中的种族和经济隔离问题;反对学校限制种族和性别议题教育的政策。

特朗普则主张在学校推广符合“爱国价值观”的教育,禁止在课堂上教导批判性种族理论、跨性别意识形态和结构性种族主义的内容;支持将基督教价值观重新引入公共教育课程。

为此相应的教师队伍建设,特朗普倡议废除教师终身制,推行基于教学绩效的教师薪资制度;并提出设立新的教师认证机构,以确保教师符合“爱国价值观”教育的需求。贺锦丽则认为教师多样性对学生成就至关重要,主张通过教师培训和招聘计划,为少数族裔服务院校提供资金,以培养更多少数族裔教师。

贺锦丽和特朗普都非常重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贺锦丽认为“大学教育是通往中产阶级的主要途径”,致力于推动高校奖助计划、学生贷款减免和实现社区大学免费教育,确保学生能从高等教育中获得价值。

具体包括支持提高助金额,为弱势中学生、大学新生和残疾人士提供资助;支持低收入家庭学生免费就读社区大学;延续推动拜登政府的“有价值的教育储蓄”计划,为大学生减免或宽免大学债务,利惠学生基本生活需求、创业和购房;支持增加对少数族裔服务院校(如传统黑人大学和部落大学)的投资。

不过,特朗普反对大规模学贷减免,仅支持“收入驱动还款”计划,让学生根据个人职业收入和家庭经济调节支付还款。

为增加高等教育办学的可负担性和灵活性,特朗普打算通过“征税、罚款和诉讼”,从大型私立大专的捐赠基金中获取资金,以设立名为“美国学院”的免费线上大学,作为设立传统4年制大学的替代方案。

对于美国大学的营运,特朗普在意的是制订新的认证标准,避免其受左派政治意识形态和异议份子的干预。

蓄意增国际学生门槛

美国是教育大国,难以规避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但是,特朗普“一刀切的移民歧视”,蓄意增加国际学生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门槛。

他曾于任职总统期间签署“回教徒禁令”,限制来自回教徒占大多数国家的个人入境美国,导致大量国际学生的签证暂停签发。

贺锦丽是反对特朗普“回教徒禁令”的,她赞赏国际留学生对美国的贡献,而拜登政府教育部也恢复推进国际教育。

综上所述,特朗普的教育政见倾向教育管理去中央化,教育内容凸显爱国价值和西方文明传统,恢复家长教育选择权,反对大力投资公共教育。

贺锦丽则倾向通过联邦政府的支持以改善公立教育系统,推进教育领域的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

特朗普宣誓就任总统,雷厉风行签署了近百项行政命令。他的教育政见是否付诸落实,落实到什么程度?他可能吸纳贺锦丽的教育观点吗,抑或把它当作拜登政府留下的“垃圾”,一并清除干净?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