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向狮城取好经,非全经/冯振豪

对于新加坡,有的人抱着向往的想像,想着哪一天也可以像邻国那样欣欣向荣,经济猛进,国民和谐,公平竞争。

另一群国人却不这么想。认为新加坡是“不良示范”,若有一日跟上狮城步伐,马来西亚就失去其族群宗教特色,原乡生活荡然无存,丛林法则将使很多人丢饭碗,因此极度抗拒狮城。 



在我国,城市民与乡村民,巫裔与非巫裔,回教徒与非回教徒,富人与穷人,每个群体在“新加坡”面前均有不同的想像。那么新加坡到底是马来西亚的正面教模范是反面教材?这没有绝对值,而是取决于本身以什么作为衡量标准。

国民均质化

那为何新加坡可以如此成功,我国却做不到?这也是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马来西亚应该向新加坡看齐,也有另一群人认为马来西亚走对路,没必要跟狮城争锋。 

这就要回到国情差异。新加坡属高度城市化和菁英化的岛国,阶级矛盾凌驾在族群宗教之上,政府通过软硬手段把文化相异的国民均质化,例如新式英语、公寓生活和卫生整洁等,完全把新加坡打造成一个世界汇聚的焦点。



马来西亚有山有林,有河有海,西马有老虎,东马有长鼻猴,从繁华的槟榔屿跨过槟威大桥就能到威省享受原乡生活。这些地理上的差异就足以证明马新的国情大不同,其他人文采以就更不用说了。 

选择性学习

新加坡治国之道不可全套用在马来西亚。举个例子,我国仍保有多源流学校的教育体制,有华小、淡小、国小、国中、华中,还有各种私立学府,而狮城学校已经被同质化了,被视为华教壁垒的南洋大学也被李光耀政府关了,我们的独中教育就更不可能在新加坡生存。 

上至政府高官下至平民百姓,我们应该冷静下来,学会选择性地学习新加坡,像是打击极端主义、行政效率、肃贪廉正、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等,都值得我们参考。

因此,对于6月29日的跨性别游行,尽管我们因李显龙与家属共同出席力挺而感羡慕,也不要因此迁怒我国对平权的不包容,毕竟大马国情暂时不允许,在基本的族群宗教间隙都未有一个很好的处方之际,把跨性平权带上台面真的并非易事。

要如何面对新加坡,就应该先正视马来西亚的国情,再观察哪些处方适用哪些不适合。

反应

 

东盟+

内长可对破坏者颁限令 狮城推维持种族和谐法

(新加坡7日讯)新加坡推出《维持种族和谐法案》,目的是防止与族群相关的组织“被外来势力影响”,授权内政部长向散布损害种族和谐内容的个人或实体发出限制令,违者将面临罚款或监禁。

据当地媒体7日报道,“维持种族和谐法案”在国会由内政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孙雪玲提出一读,目的是稳固政府处理种族问题的权力,以加强应对威胁种族和谐的量能,并强调种族和谐与宗教和谐同等重要。

法案中的限制令效力及处罚,与“维持宗教和谐法”相同,违者可处罚款1万新元(约3.3万令吉)或监禁2年,或两者兼施。

法案全面实施至少需要1年时间。

报道指出,为了防止与族群相关的组织被外来势力影响,内政部初步估计有300多个族群组织,将被指定为受监管实体,完整名单将适时公布。

被指定的实体包括宗乡会馆或商会等,这些组织须申报来自国外捐款和匿名捐款、揭露与外国的关系和公开领导阶层的结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