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哈迪的最后一战/官泰发

国内媒体近来报道,随着希盟及伊斯兰党公布上阵的国会议席席次后,根据过往全国大选开打的记录,巫裔为主政党估计将在西马半岛106个巫裔占多数的选区全面交锋。

简言之,来届全国大选的最受瞩目焦点,肯定是巫裔选民究竟将一分为三,还是一分为二?



根据过往的选举成绩,此前被称为回教党的伊斯兰党,其在国会议席最辉煌的成绩,也只是出现在1999年的27席,也就是在时任首相马哈迪与时任副首相安华闹翻后的次年。

当年的选举结果阐明,在2013之前的全国大选,只要巫统内部闹分裂,伊斯兰党肯定是最大的受益者。

同样的情况也说明,当前首相阿都拉在2004年在全国各地掀起“新首相效应”后,为何伊党的国席输到只剩6席,遑论其中5席在吉兰丹,剩余1席在吉打。

登州变化难给哈迪顿悟



如果从反面比较1999年及2004年全国大选的成绩,只能说国内广大的三大种族选民都期待阿都拉为首的国阵能为国家带来改变,以及他们对国阵或伊党都是没有稳定的政党忠诚度。

诚如登嘉楼州务大臣拿督斯里阿末拉兹夫日前所言,登州国阵曾在1999年以4席对28席失去州政权,并在5年后以28席对4席扳倒对手。

值得一提的是,现任伊党主席哈迪阿旺,正是在1999年出任登州大臣,并推动了一系列他引以为豪的廉正,包括最近为了争取华裔选民支持,一再重提的废除门牌税与小商贩的税务政策。

近来的政局显示,登州这种在5年之内的戏剧性变化,似乎无法让患上大头症的哈迪阿旺得到任何顿悟,因为由他领军的伊党不只放眼在130个国席上阵并面对三角甚至四角战,甚至一度扬言以112席简单多数议席执政。

如果从学术方面分析,则根据政治学者罗国华多年以前的分析,在1999年全国大选中,国阵在巫裔选民占超过七成的52国席选区中,只保住22个国席,截至2004年全国大选,则是在60个同样类型的选区中,夺下其中53个国席。

有关研究也指出,在混合选区方面,在1999年全国大选的82席中,国阵成功夺下其中76席。截至2004年,更是在93席同类型选区中,夺下其中91席。

5年不用看到355闹剧

简言之,过往选举成绩及选民投票取向显示,人民公正党及民主行动党其实并没有壮大伊斯兰党的势力,他们只是成功把后者的胃口养大了。

在来届的全国大选,我不知道究竟会不会有华裔选票回流国阵,惟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会投票给伊党的非回教徒选民,应该不会超过1%。同样的道理,我不关心投废票的选民是不是只占1%,我反而高度关注最终究竟会有多少选民,明知道伊党候选人在必输的情况下,还会投票给该党。

综合而论,如果巫裔选民一分为三,我只能说这国家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反之,第14届全国大选将是哈迪阿旺的最后一战,这局势对非回教徒选民而言,则是暂时可在往后5年不用在国会看到355法令私人动议的闹剧。

反应

 

政治

印度人民党坚持领导槟州国盟 “当前局势不利民政党”

(八打灵再也30日讯)大马印度人民党(MIPP)主席普尼登指出,该党坚持取代民政党成为槟州国盟“领头羊”的建议,因当前的槟州政治局势,已对民政党不利。

他说,这并非在贬低民政党及该党过去的贡献,而是基于目前的政局现实考量,因为民主行动党拥有华人的强大支持,这使得民政党难以赢回槟州政权。

他昨日发文告说,国盟的最终目标是确保下届大选在槟州获胜,而这也应是国盟最高理事会以及各盟党领导人须讨论的事项。

他希望民政党能理解槟州当前的政治现实。

“最有可能和具潜力的策略,就是依靠马来人和印度人的选票,但也不忽视华人的支持。”

他相信伊斯兰党及土著团结党的领导能对此建议深入讨论,并全面审视此策略的可行性。

在这之前,民政党主席拿督刘华才博士否决大马印度人民党的建议,并指民政党曾领导槟州长达39年,更具执政经验。

另一方面,“自由今日大马”引述消息指国盟正将重点转向争取槟州的马来选民及印裔选民,以期来届大选在槟州以微弱多数议席拿下政权。

消息说,为了争取印裔选票,国盟正考虑在州领导层提拔印裔人选,其中的初步方案,还研究推举印裔领袖作为来届大选的“海报男孩”的可能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