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回天无力的1.5°C/林煌达

联合国环境署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北极气温上升已成定局,即使全球如今“悬崖勒马”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无法改变地球变暖的命运。

报告预测,2050年的北极中心气温,将比1986年至2005年所测获的数值,高出摄氏3至5度;到了2080年,该数值甚至会达到摄氏5至8度。对此,研究人员指出由于碳排放及温室气体皆有延迟效应,意即今天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其影响或许会持续数十年之久。



永久冻土也开始融解

近几年来,全球暖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断,其中大约81%被冰雪覆盖的格陵兰岛,自2003年起冰层融化速度加快了4倍,对美国迈阿密、中国上海与孟加拉等沿海地区,以及其他多个太平洋岛屿造成了严重威胁。

此外,由于受到全球暖化影响,广大面积的永久冻土也开始融解。曾有科学家表示,永久冻土内藏有数十亿吨的温室气体,以及致命的上古细菌和病毒。因此,这些冻土一旦融解,除了将释放无法控制的温室气体之外,人类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病原感染危机。

至于美国壬色列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University)的生物学家布莱德·里斯特教授(Prof. Brad Lister),也通过他在波多黎哥雨林所进行的研究考察,发现了98%的昆虫数量因受到全球暖化影响而锐减,甚至会因而引发一场生态浩劫。



暂且不论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一事,单看欧盟各国、世界银行和其他国际金融业者,对于联合国政府气候变迁小组(IPCC)的摄氏1.5度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 of 1.5 Degrees)报告,以及绿色气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的融资与相关的捐助承诺,世界各国对全球气候变化课题仍是相当积极关注。

然而讽刺的是,人们往往在尝试解决某项问题时,也不经意地制造出更多问题。据英国《卫报》报道,日前在瑞士阿尔卑斯小镇开幕的2019年冬季达沃斯论坛,聚集了世界各地的精英领袖共同商讨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可同时也迎来了1500架飞机的到访,为全球暖化“奉献出力”。

解决问题变制造问题

更残酷的是,相较于该如何替危在旦夕的全球暖化课题实施减碳措施,以避免农业、沿海地区和自然栖息地的物种面临灾难性的后果,以及城市里高度的热压力(Heat Stress)、空气严重污染、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导致的土壤盐化等问题,现代社会的人们似乎更有兴趣跟随英国皇家植物园科学家的脚步,关心及了解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咖啡豆,在埃塞俄比亚的减产状况。

2018年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高达371亿吨,近期也丝毫没有降低的趋势。世界资源研究所于2017年的研究分析显示,人类必须赶在2020年前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摄氏1.5度之内,方有机会勉强达到《巴黎协定》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这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温暖,对于地球却是极之危险的浪漫。如今,专家又指出全球暖化的问题大势已定,是否也意味着我们已错过了亡羊补牢的最佳时机?

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未来数年里,原本说好的摄氏1.5度一旦失控,不论是已开发或是开发中的国家,面对极端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害时,都无一能幸免。因此,虽说当前的全球暖化议题已被判“死刑”,可是地球的子民仍有义务持续关注相关课题,并监督世界各国快速及大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尽可能地把全球气温的上升,控制在摄氏1.5度以内。

借用鲁迅在《死火》中提到的两种意象:在冰谷中发现“死火”的你,是想继续呆在冰谷中渐渐冻灭,还是被带出冰谷持续燃烧?尽管两者的最终结果都是走向灭亡,但至少在你我灯枯油尽之前,曾致力打破那听天由命的被动与消极,有意义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反应

 

国际

反圣婴仍创史上最热1月 科学家忧气候崩坏已到来

(华盛顿6日讯)根据欧盟监测机构的最新数据,上个月创下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月。这一结果令科学家感到意外,因为他们原本预计热带太平洋的反圣婴(La Niña)冷却气候周期会减缓近两年来不断刷新的高温纪录。

全球气温再创新高
据《金融时报》6日报道,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月,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三热的月份。全球地表平均气温达到13.23摄氏度,比工业革命前的平均气温高出1.75摄氏度。

此外,全球平均海面温度达到20.78摄氏度,为有记录以来的第二高,仅次于去年1月。科学家指出,尽管赤道太平洋中部温度有所下降,但“许多其他海域的海水温度依然异常偏高”。

反圣婴现象未能降温
通常情况下,受反圣婴现象影响的1月气温会比前几年同期更低。然而,尽管去年12月已出现反圣婴,今年1月的全球气温仍创下新高,极为反常。这一趋势加剧了外界对气候变化加速的担忧。与此同时,美国作为全球最大污染国之一,在特朗普执政后撤回了此前的减排承诺,进一步加剧了环境问题。

科学家警告气候危机加剧
伦敦大学学院(UCL)地球物理与气候灾害名誉教授比尔·麦奎尔(Bill McGuire)表示,1月的气温数据“既令人震惊,也令人恐惧”。他警告称:“从瓦伦西亚的洪灾到洛杉矶的野火,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气候崩坏,而碳排放仍在持续上升。”

本周早些时候,曾率先警告气候变化风险的知名科学家詹姆斯·汉森(James Hansen)预测,即使反圣婴现象持续,今年的全球平均气温仍可能与2024年相当。

2024年被确认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革命前高出1.5摄氏度。这一趋势表明,全球变暖正在加速,未来极端气候事件或将更加频繁和严重。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