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回教保守势力崛起/谢光量

【2022年华教节特辑】

第15届全国大选见证伊斯兰党的崛起,从东海岸区域政党摇身成为国会最大党,共43席或占半岛议席的三分之一。除了柔佛、森美兰和吉隆坡外,伊党在半岛其他州属大有斩获,在东海岸和北马更是锐不可当。

伊党分裂自巫统,成立于1955年,与巫统分庭抗礼长达半个世纪,并强调伊党比巫统“更能代表回教”。两党的竞争于1970年代末开始日益白热化,起因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发生的伊朗回教革命。伊朗当时发生政变,君主专制被推翻,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朗回教共和国。回教革命对我国的政治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谁能更代表回教

自此,巫统与伊党便展开“谁能更代表回教”的比赛。为了争取回教徒的选票,双方都落实不同程度的回教化措施。

1980年代,第四任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招揽具有回教背景的拿督斯里安华入阁,推行“贯彻回教价值观政策”、成立国际回教大学等。

另一厢,伊党主席丹斯里哈迪阿旺则发表“哈迪训示”, 暗指巫统是异教徒,延续“殖民时代的宪法”和“异教徒的法律”,故与之为敌是个神圣的任务。

自1990年的第8届全国大选起,伊党执政吉兰丹州政权至今,也几次执政登嘉楼州。尽管伊党的意识形态为回教保守主义,但是并未排斥争取多元族群的路线。

伊党从1999年直到2015年与在野党先后组成替代阵线和人民联盟,把势力扩展到北部吉打和霹雳以及中部雪兰莪。

可是,2015年以后的伊党开始放弃争取多元族群的路线,强化回教保守主义之际,也结合马来民族主义。例如,曾在2011年表示伊党不会阻止非回教徒出任首相,2022年则表示要求修宪限定只能由回教徒出任首相。

回顾伊党历届大选的议席数量,最低潮是1986年第8届全国大选只获得1席;本届之前最高峰是1999年全国大选赢得27席。4年前的大选,伊党单打独斗赢得18席,而本届大选伊党结合马来民族主义的土著团结党一共赢得73席或占全国议席的33%。

据媒体报道,伊党之所以大唱丰收,是因为利用网红在时下年轻人最喜爱的抖音争取选票,以及抖音充斥着大量假讯息和仇恨言论。

摆脱不了回教政治

事实上,不管哪个政党联盟上台,我国都摆脱不了回教政治。一个多元族群政府对应一个保守的在野政党,伊党的政治版图扩大令不少非回教徒社会担忧我国将会进一步回教化,加上社会分歧两极化、右翼力量抬头、宗教保守势力崛起。

要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是第10任首相安华的极大挑战。

反应

 

要闻

巫统宗教司理事会:评论回教课题 非回教徒部长应更加谨慎

(吉隆坡31日讯)巫统宗教司理事会提醒,非回教徒部长在评论涉及回教或回教徒课题时需更加谨慎。

该理事会今日在文告中指出,这些部长应谨慎行事,以避免某些政党可能利用负面看法挑起宗教敏感问题。

该理事会在文告中列举2项问题,即在马来亚大学校园售卖涉嫌滥用清真认证的“火腿芝士三文治”,以及在怡保回教徒聚居区售卖酒精饮料事件。

尽管该理事会在文告中并未明确提及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但也是民主行动党副主席的倪可敏早前介入这2项议题,包括指责某些人士对三文治事件大惊小怪;此外,倪可敏也建议地方政府维持现有酒类和酒精饮料销售指南。

此外,该理事会还呼吁在政府的所有政党保持和谐,注意宗教和文化敏感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