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增税率,减补贴/洪东水

昌明财政预算案让许多平民百姓感到雀跃万分,所获得的慈悯援助金不断被提高,从3100令吉提升至3700令吉,最低援助金350令吉,也提升至500令吉。

不论是那个行业,尤其是渔业和农业有关人士,受惠良多,对政府必然感激涕零。公务员与退休公务员福利受到关注,明年享有个别的2000令吉与1000令吉的辅助金,可见昌明政府对公务员的器重。

政府可不是印钞机,给予人民与公务员如此优厚的福祉,也绝对不是圣诞老人,不断大派礼物给人民。政府必须在征税与辅助人民与鼓励公务员之间,推出一个平衡的政策,这样才不会让国库亏损。于是团结政府推出更多增加税务的措施,尤其是针对T20与M40群体,他们都将分别缴纳更多的税务,也必须减少对富人的补贴,才能体现财政状况的平衡发展。

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所推展的新税务,就是“借富济贫”的策略,也正考验T20与M40群体所面对的经济压力。虽然B40不受增税的压力,但却无法避开2%的销售税(SST)的“小幅”增加。若是这个销售税是循规蹈矩地不断攀升,也是团结政府解决经济难题的一个手段,以便解决入不敷出的国家经济窘境。

这个2%的增幅不大,但对于购买汽车、屋子、家具、装修屋子、购买电器、到国外旅行,所须缴付的销售税就形成一股强大的压力。

购买力减弱

购买黄金与金饰品都属于奢侈品,即使想买一枚名贵手表或名牌包包,也都避开不了被抽取更多的税务。团结政府落实资本利得税,让商家大感惊讶与失望,对脱售非上市公司股权,征收10%的税务,认为对他们非常不利。

人民对昌明预算案照顾平民百姓大力赞赏,但还不知2%的销售税会带来怎样的循环后果,但肯定每个人都须面对一些经济压力,也会导致人民的购买力减弱。尤其是那些涉及奢侈品的商家,将面对人民对购买奢侈品裹足不前,导致营业额受损。

其实昌明预算案没有涉及种族欺压,马来人购买金饰品也得缴交更多的奢侈品税,但购买金饰品的热潮将肯定减退,受影响的商家也只有摇头兴叹。

虽然大家都感觉将来的生活会捉襟见肘,但有些人看到首相宣布槟城将拥有轻快铁设施,对首相绝对感激不尽,认为他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

听到首相推崇孟子学说:“仁、义、礼、智”,华裔国会议员拍案叫绝,掌声如雷。但这似乎少了儒家董仲舒最后的“信”,而“信”却是让团结政府感到理亏的事。

为了当好政府,团结政府必须采取激进的经济改革,就是推行更多的新税务,把富人的补贴全部取消,让国库变得更加丰硕。

若不加强更多的税务,并取消富人所不应该享有的补贴,平民百姓将民不聊生,将会引起民怨。团结政府都还盼望富人有大量,体谅政府的苦衷,人民也懂得知恩图报,这样团结政府才能变得稳如泰山,也才能国泰民安。 

视频推荐 :

反应

 

言论

过着凄凉新年的老人/洪东水

许多人都拥有养儿防老的观念,认为养儿防老方知父母恩。但如今的年代,年轻人对父母恩不再重视,只对自己的前程更加关注。

许多华裔年轻人除了通晓多种语文,更拥有一技之长,于是远赴外国谋生。既然孩子拥有创造事业的决心,父母也不会阻扰,最终孩子们纷纷为了开拓事业,离开了有养育之恩的父母。

这些拥有创造财富雄心的年轻人,认为在马来西亚没有他们开拓市场的机会,于是向外国发展,以寻求更佳的谋生机会,为自己寻觅更优质的生活。

有些年轻人在外国似乎受到重视,捞得风生水起,这让自己的父母相当告慰。自己的孩子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父母只有给予祝福。孩子不断把赚到的财富寄给老远的父母,也让父母感到开心与安慰。

有些孩子念及父母恩情,悠悠赤子心,浓浓故乡情,新年期间回乡探望父母,以便能一年回乡一次,重温家庭的温馨。孩子离开家园太久,父母一向来喜欢与友聚会,过着欢欢喜喜的日子。对孩子回返家园,却失去了往日的热情,让孩子觉得父母似乎对他们很冷淡。

长期疏远 产生隔阂

父母感觉孩子回来只是短暂的探访,朋友的激情绝对不可被冷落,于是时常不在家。父母为了各别的精彩生活,不愿意留下来陪伴孩子,可见远离家乡的年轻人还须面对这样尴尬的局面,觉得父母似乎与自己变得很陌生,根本不像一家人。由于长期的疏远,让两代人产生了隔阂,这是现代人的悲哀。

这些不愿意跟随孩子远赴外国定居的华裔老人,就是对外国生活有恐惧感,也离开不了熟悉的环境与亲戚朋友。若是孩子愿意趁着农历新年返乡与父母共度美好时光,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有些父母懂得珍惜,有些父母视孩子如陌生人,心中只有与友同欢共乐的画面,而忘记了回乡探望父母的孩子。

现在越来越多的华裔家庭老龄化,新春佳节也只剩下一双或一个老年人。年轻的一代远赴外国,也没有回乡与父母共度佳节。

有些推说工作忙,有些说买不到飞机票,于是让期盼与孩子共度佳节的父母大失所望,只好过着凄凉的农历新年。

所以“少年夫妻老来伴,携手相看两不厌”,养儿防老仅是无法预告的说辞,有老伴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老人还是必须接受现实。

最凄凉的莫过于在老人院过农历新年的老人,这些老人“无依无靠”,似乎没有孩子接他们回家过年,还是他们都因为孑然一身,只能孤独留在老人院过新年。一年一度的农历新年也无法与家人同欢共乐,看来只有在老人院孤独终生,过着凄凉的晚年。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