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外劳不做老板做什么/罗汉洲

根据商界领袖说,孟加拉外劳因长得帅气,吸引本地女子下嫁,然后他们就以妻子的名义经营小本生意,形成与本地人竞争的情况。

众所周知,许多印尼外劳比孟加拉人更早做起老板来了,他们以做承包商为主,承包建筑和装修工作。这些孟加拉和印尼外劳大多会因此而“乐不思蜀”,长居本地。



种族结构更多元化

我在拙稿“种族多元化?复杂化!”(26-11-2015本栏)说,大马种族结构将从华巫印三族变成华、巫、印(度)、印尼、孟加拉、巴基斯坦、尼泊尔等更加多元化或复杂化。

随着印尼和孟加拉外劳进身变成老板之后,大马种族复杂化的结构已初步成形。

这情况使人想起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马来半岛种族多元化的历史,也想起经济结构分配的历史。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殖民地政府在马来半岛推展橡胶和锡矿业,须要大量劳工,于是从中国和印度引进数十万劳工,半岛的种族结构逐由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组成,这是马来半岛首次出现种族多元化。



当时的中国人来马来半岛,是典型的“一条裤带下南洋”,两手空空而来,每月薪水扣掉南来的中介费,实在所剩无几,尚须寄钱回乡,自己留下的已微不足道。

然而一些华人却能把这微不足道的钱储蓄起来,十来年后,就用这微薄的本钱做点小生意,现在孟加拉人做生意,可能有太座资助,或用妻子名义贷款,但华人完全没有这种靠山,一切全靠自己的积蓄,可见哪时的华人做生意比现今的孟加拉人难上不知几倍,但华人就靠着克勤克俭,把生意发展起来,生意逐渐由摆摊子做到开店铺,开工厂,再到创办大型工商机构、进出口商,到了1950年代,华人又创办了几间银行,惟好几间银行却给马哈迪以集合资本对抗外资银行的借口给人吞并了,华人胼手胝足,历经数代辛辛苦苦累积起来的事业就给马哈迪的朋党接收,正应了“牛耕田,马食谷”之语。

独立后,政客大力宣扬说华人富有,垄断了国家经济。

姑且不论华人并未垄断经济,即使华人富有,但哪是好几代人,从无到有,辛苦打拼出来的成果,绝非凭藉政治势力骑劫得来。

改善生活唯一办法

现在又看到孟加拉和印尼劳工走着百年前华人劳工的老路,辛辛苦苦在累积财富,三五十年后,他们也必定从无到有,从小本生意发展到大事业、大企业。可想而知的在三五十年后,政客们必定大事渲染国家经济给华人、孟加拉人、印尼人共同垄断了,他们富有了,但这些政客从来就不研究外劳出身者富有起来的原因。

首先,如果马来半岛从来就不引进外劳,或虽引进,却不允许他们居留,自然就没有“他们垄断经济”这回事,有人猜测他们以后有可能当首相呢。

其次,外劳所以会富起来,因为他们要改善生活条件的唯一办法就是做老板,从小生意开始,历经艰苦辛酸富起来,政客没有理由批评或妒忌他们富有。

反应

 

财经新闻

特批种植业2万4570外劳 佐哈里:不包括制造服务业

(吉隆坡23日讯)种植及原产业部长拿督斯里佐哈里阿都干尼强调,一次性特别配额下引入的2万4570名外劳仅适用于种植行业,其他领域如制造业、服务业等不在配额范围内。

他说,此举是为了缓解种植领域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佐哈里今日出席一家餐厅的开业仪式时,向媒体这么表示。印尼驻马大使赫莫诺也在场。

佐哈里指出,这2万4000多名外劳的配额是为了满足种植领域,特别是油棕行业的迫切需求。

“雇主可以从任何国家招聘外劳,包括来自印尼的劳工。众所周知,印尼一直是种植业经验丰富员工的重要来源国之一。”

此外,他提醒种植业者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确保外劳的福利得到保障,包括符合工人住宿与基本设施最低标准法令的要求。

“(雇主所)提供的住房必须通过人力资源部的批准,只有这样才能申请配额,这也是我们新增的先决条件。”

佐哈里于周四在国会下议院的一份书面答复中提到,政府已为143家种植公司提供特别一次性配额,以引入2万4570名外劳。他指在紧急情况下,雇主也可通过内政部的程序,申请雇用已在国内的外劳。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