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大智若愚金正恩/黄英豪博士

大选在即,叙利亚烽火再起,中台互秀海上军事肌肉,一时间人们似乎忘了在水一方还有个手操核弹头的金正恩。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世界大局,瞬息万变,我刚刚与学生们在讨论之前刊登的《春晚余波》内容,很多同学都认为当局太不敏感了,触碰了种族歧视的底线。还有一些却认为泱泱大国不该是疏忽吧,想必是有备而来,一来突显中国在非洲今日的成就,再者就是投石问路看看如此大胆露骨的小品会迎来怎么样的反应。



总而言之,大国一举一动无不被众人放在显微镜下细细观察,甚至连背后在动机,未浮上台面的也让人津津乐道,猜测一番。

正当美国总统特朗普高调宣布将在5月会晤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之际,报道证实金氏已经静悄悄不动神色的效仿当年乃父乘搭列车远赴北京与习近平会面。这一次中国捷足先登,赶在美国,韩国和日本之前,肯定的在国际外交又打了一次漂亮的胜战。

兵不厌诈  实实虚虚

总所周知,特朗普上任一年一直被性丑闻缠身,他和普丁的政治暧昧让人像雾里看花,在枪支管控方面两头不到岸,枪械支持者秉着宪法第二修正案让人民拥有枪械的权利,不断给特朗普施压。每年十几万人因为枪械而死于非命,尤其是校园里无辜的孩子们。



今年又适逢美国中期选举,破釜沉舟在没有办法的办法之下,同意与金正恩会面。他此举无疑孤注一掷,希望凭着与金正恩谈判要挟后者放弃核武,一举挽回声誉,平息反对的浪潮。

美国历届总统对金氏王朝又爱又恨,多年以来典型的美国总统不管是共和党或是民主党都是职业政治家,正所谓官字两个口,谈吐模棱两可,背后都有金主赞助人和沉沉的政治包袱。一路走来不容易,政治网络犹如蜘蛛网的盘缠,复杂交综的利害关系那是局外人能够理解的。

然而正当美国还在琢磨着如何应对5月份的“普金会”,中国暗渡陈仓,私底下与朝鲜密谋提前在所有人之前来个“习金会”,令国际政治观察家大跌眼镜,来个措手不及。日本的安倍被逼得像热窝上的蚂蚁,抢先在金正恩之前与特朗普于周二(4月17日)会面,先打个预防针,唯恐日本在此课题上“失去代表性”。会后两人一起见记者,安氏还不忘给特朗普戴高帽子,说后者很“勇敢”要跟金正恩会面,搞到对方心花怒放。

种种迹象显示,这位被美国总统特朗普叫做“小火箭人”才34岁的“孩子”竟然是他目前最顽强的对手之一。年龄不到特朗普的一半(特朗普今年72岁)却能够如鱼得水把国际社会玩弄于手掌,让你们猜、猜、猜!

首尔韩联社引述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可靠消息称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观赏韩国艺术团在平壤的演出“深受感动”,席间随着节凑不断鼓掌叫好,十分投入。演出成功,圆满结束金氏还刻意会见一众表演者恭贺他们为他们鼓励打气。

瞬间,全世界好像暂时忘了这就是手操人类生死大权,拥有核弹头的危险人物,此时此刻他竟然如此潇洒,“和蔼可亲”。

如果这还不足够体现金正恩的“正常人”表现,他厚积薄发于3月30日在平壤接见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一行人,会谈30分钟并一起观看45分钟的足球赛。在会谈中,金正恩对朝鲜选手参加2020东京奥运会、2022北京冬奥会及2022青年奥运会等大赛表示了支持。搞到巴赫心花怒放,此举无疑对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来个釜底抽薪,我一举三得(北京潇洒走一回,南北韩破冰,承诺参加冬运会),对面对内忧外患的特朗普可谓当头一喝。

博弈高手  可信威胁

在博弈论里有一个叫做“可信威胁”的概念,当你威胁一个人的时候你手持核弹头坐在谈判桌对面,脸带笑容说“我们什么都可以谈”,可是对方深知你握刀柄,他握刀刃,心里忐忑不在话下。而金正恩不管是内里智囊团还是自个儿睿智过人,总而言之到目前为止他以大智若愚的姿态出现,孙子有曰实实虚虚,兵不厌诈。

最后在下课之前,学生们问我“那老师你怎样看整件事?”,我说在哈佛谈判学里有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拖”字诀。封闭式的共产国家如朝鲜在这一环占上风,第一他们不必“改选”,没有换政府的压力,第二他们在国内严控讯息,国人只能相信领导说的话,美国刚刚相反。如果此次谈不妥,激怒“小火箭人”,那后果不堪设想,美国承受不起。

反而会给美国施压的是他的盟友日本和韩国,而且各怀鬼胎,韩国总统文在寅当时的竞选宣言是要美国撤掉萨德反导系统,此番如果成功得逞,则声望扶摇直上。但美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大言凛然为区域性安全,意下剑指中国。

那边厢,安倍在国内被“森友学园”和阁内多个部门掌门人丑闻缠身,民调急转直下,火上加油,如果不马上与美国配合恐怕到时候,南北韩握手言和,中美拥抱在一起,而日本将被打入冷宫。

可是话虽然这么说,现实还归现实,朝鲜政权经过三代领导人,神神秘秘,独裁铁腕,心狠手辣,金正恩越是表现得更酷,处世于泰然,众人越是战战兢兢,不敢越过雷池半步。

依稀记得去年2月14日情人节金正恩兄长金正男在吉隆坡机场众目睽睽之下被谋杀,马来西亚政府一开始还蛮正义的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扣住金正男尸体。可是未几,朝鲜当局使出杀手锏,扣押我国驻朝鲜大使馆11位人质,顿时大马政府谈判不成反蚀把米,立马放人,放尸。

所以凡是有经验的都会告诉你,与朝鲜谈判会很棘手,到关键时刻他们会不按牌理出牌。

下课之前我告诉学生们,我们现在是刚刚看到一场世纪经典博弈的开始,还没有进入主轴,每个相关国家和它们的领导都有自己议程,我们表面上看到的也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背后的博弈可能世人永远也不会知道,但是此时此刻,人类的命运将有赖于几个人的智慧与良心,船可载舟,亦可覆舟,我们只能默默祈祷!

(作者英迪学院院士,MBA客卿讲师)

反应

 

德国之声

朝鲜对特朗普2.0采取“观望”态度

(平壤28日讯)此次朝鲜最高人民会议未提及对美国新政府的立场,而是展现出一种“观望”的态度。在当前国际局势背景下,金正恩似乎正处于一个有利的“战略窗口期”,等待美国先释放更明确信号,以决定未来应对策略。

在最近于平壤举行的为期两天的最高人民会议上,朝鲜确认了多项常规事项——包括未来一年的国家预算和增加国防开支,但对于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政府并未表明立场。

“观望”美国立场

在过去几年里,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常是其公开国际雄心的机会。然而,今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会议上并未提及美国,这似乎表明他正等待特朗普对平壤的态度明朗化。

分析人士认为,金正恩可能在等待特朗普先采取行动,以重新恢复两人此前的“兄弟情谊”。特朗普上次入主白宫时,两人曾三次会面。

另一方面,由于2019年朝美河内峰会以失败告终,平壤也可能是在故意忽视美国的存在。当时金正恩寄希望于峰会能取得积极成果,不欢而散令其陷入尴尬境地。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与上一次特朗普执政时相比,朝鲜现在的经济和军事状况显著改善,特别是在与俄罗斯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后,金正恩对与美国建立更好的关系也就显得不再那么急切。

对美施加“最大压力”

尽管此次会议并未明确阐述朝鲜对美立场,但在特朗普宣誓就职总统的几日后,朝鲜于1月25日试射了一系列海对地巡航导弹,这已经传递了重要信号。

次日,朝鲜发表声明谴责美韩联合空中演习,宣称只要美国无视朝鲜的主权和安全要求,朝鲜就将对美国保持“最强烈的反击”。

韩国延世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教授文正仁(Moon Chung-in)表示:“金正恩两周前曾表示,将对美国采取极限施压政策,但他并未详细说明具体包括哪些措施。”

他对德国之声表示:“金正恩在与美国关系上发生了根本性的思维转变,现在的立场是,他们无法履行之前所承诺的内容。”

文正仁进一步指出,金正恩于2023 年 12 月表示美国的政策仍然是推翻朝鲜政权,因此他对与华盛顿达成持久协议不抱希望。这种认识是金正恩于2024年1月宣布朝鲜政策发生根本转变背后的原因,即与美国的关系不再是平壤的首要任务。

对韩政策彻底转变

同样在这次最高人民会议上,金正恩表示,与韩国和平统一已不可能实现。他称韩国是朝鲜的“头号敌人和不变的首要对手”,此前已撤销了负责朝韩关系以及统一事务的相关机构。

金正恩下令朝鲜军队做好准备占领韩国。此外,朝鲜还炸毁了象征两国联系道路和铁路,并在边境地区新建防御工事。

最高人民会议:审时度势

据朝鲜官方媒体朝中社(KCNA)报道,上周举行的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十二次会议在平壤万寿台议事堂举行,但会议内容较以往低调,少了很多夸夸其谈的言辞。甚至不清楚金正恩是否亲自出席,因为朝中社并未提及他的出席情况。

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教授斯蒂芬·内基(Stephen Nagy)表示:“我认为会议没有提到美国或特朗普,是因为金正恩不想在朝美关系的新阶段率先出牌。”

他告诉德国之声:“通过在言辞上显得不那么好战,金正恩为特朗普提供了一个开口,或许可以采用某种非正统的外交手段”

内基教授补充道,金正恩当前可以耐心等待,因为他的对手及其他东北亚关键利益相关方目前都忙于自身问题。

特朗普刚上任,有一大堆问题需要处理,主要是美国国内问题。韩国国内陷入政治混乱也无暇顾及其他;中国有经济问题需要解决,并且仍在权衡美国新政府立场;日本领导层较为薄弱;俄罗斯还在与乌克兰打仗,另一边还要维持自身经济稳定。

地缘政治的“最佳点”

“金正恩目前处于地缘政治的‘最佳点’(sweet spot),他周围的所有人都在忙于自身问题,让他可以有时间耐心等待,看看美国愿意提供什么,”内基教授说道。

此外,与上一次特朗普执政时期相比,金正恩现在手里握着的牌更强。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建立了牢固的关系,俄罗斯正在向朝鲜提供因国际制裁而无法获得的军事技术。

如果特朗普真心希望恢复与金正恩的关系,并推动解决朝鲜问题,金正恩会听取。但文正仁认为,金正恩可能需要更多的说服力。

“上一次特朗普未能兑现承诺,让金正恩感到被背叛,”文正仁说:“除非特朗普提出非常明确且可行的计划,否则我认为金正恩不会重回谈判桌。”文正仁指出,金正恩已意识到,与俄罗斯关系的加强对其生存策略更为有利。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