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大选会诱出榴梿瘾/王秉彬

“猫山王”榴梿我爱吃,只是这几年它身价太高,舍不得花这笔钱。下不了手的心情,好多人亦有同感。

这股榴梿瘾,就在采访美食或水果嘉年华时,尝试其它品种榴梿,解嘴馋。但吃了次等品种,反更挂念猫山王,农业部长不是说,研究发现吃榴梿有助提升快乐?我是淡淡的愁。



我思考过这问题,最佳的实践方法是找喜欢吃榴梿的朋友,一起分担。为了它,可以促成很多的即兴聚会以及满足嘴欲,同时聊起国内局势。

有时想想,同是一种来源,即树上掉下的榴梿,却长出不同层次的果肉味,就像社会阶级。我们可拿榴梿摊比作政治联盟,因为气味相投聚集一起,一样从大树(各政党)成熟后掉地被园主(联盟主席)送到摊位,货足价好卖给大众。好“品种”(有官做)身价不菲,羡慕不来,一些养分不足(乱说政治者)偶有“生番薯”的,卖出会被人投诉。

而帮忙叫卖的(键盘手),不是卖出榴梿就能绑住顾客群的心,毕竟顾客家中仍有排斥它的人。总之,情感上我们把它吃入口,开始觉得它很香,可是它的味道在打嗝或放屁时几乎是臭的,这我们都知道。不过我们转述别人,一定是说吃了香榴梿,不说吃臭榴梿。

最近听到有人形容两线联盟都“烂”,叹气来届大选皆不卖账(不投票)了,我半信不信,觉得他们嗅到大选飘来熟悉的“味道”时,就会诱出榴梿瘾。



反应

 

言论

护榴梿业须管好食安/张燕苹

泰国和越南的榴梿一度因被检测出致癌物碱性嫩黄(Auramine)而被令暂停出口到中国。

虽然马来西亚目前尚未受到影响,但也让我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有了更多思考。

根据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去年12月的数据,我国的榴梿在中国市场已占据巨大的份额,预计出口额接近10亿令吉,反映出马来西亚榴梿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地位。

榴梿作为马来西亚的特色农产品,不只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也凭借独特的风味和文化背景,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广泛认可。

马中特殊外交纽带

特别是在中国市场,榴梿的需求持续增长,也成为两国之间特殊外交纽带之一——“榴梿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榴梿外交”体现了马来西亚与中国在榴梿贸易等方面的特殊关系,中国市场对马来西亚榴梿产业举足轻重,市场的成功背后,也隐含着对食品安全的巨大责任。

尽管目前尚未出现类似的致癌物检测问题,马来西亚榴梿业者必须继续加强从种植、采摘、加工到运输等环节的质量管控。

榴梿的品质不只是体现在外观,还包括当中的安全性、卫生标准,以及在运输过程中的保鲜措施,种植企业和果农必须树立强烈的食品安全意识,尤其是食品安全,是国际贸易中的关键因素,这是大家都必须承认的事实。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出现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产品的出口,还可能对整个国家的农产品或食品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探索更多创新方式

随着中国市场对马来西亚榴梿的需求持续增长,两国之间的榴梿贸易不仅涵盖新鲜榴梿的进出口,还包括加工品如榴梿泥、榴梿干,以及榴梿生态旅游等,多元化的贸易形式为马来西亚榴梿产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也鼓励业者探索更多创新方式,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对于我国而言,要想在“榴梿外交”中持续受益,就必须确保榴梿业在食品安全方面达到国际高标准。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管控和生产流程管理,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才能有效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健康,维护“猫山王之乡”的良好声誉。这样,马来西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上立足、巩固并扩大市场份额。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