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大马加息周期的开始?/陈天文

国家银行周四宣布提高利率25个基点即0.25%,让维持了18个月的隔夜政策利率升至3.25%,此次为3年半来的首次加息。2011年以来,大马的隔夜利率环境是相对的稳定,在3.00%至3.25%的区域升降。

明显的,国行前总裁丹斯里洁蒂的作风是稳健型,尽量避免做出加减息的动作来干扰市场运作。



2016年5月1日,慕哈末依布拉欣接班任国行总裁,延续前任的作风,这是他第一次变动利率。

翻大马近十多年历史,在美国次贷风暴后,我们是于2009、2010 进入低息时代,当时的隔夜利率为2%,之后随着经济日渐改善,利率随之节节上攀。

利率上升,除了减低通胀,降温经济,控制资产泡沫,减投机等等的原因,一个重要的作用是挽留资金,维护及加强国家的外汇储备。

美国两年来加息5次

这世界的龙头老大美国,2016年结束了货币宽松政策,两年来加息已有5次之多,以每次0.25% 渐进式加息至目前的1.5%。众多经济学家认为,美国会继续它利率正常化举动,循序渐进的持续加息,预期未来两年还有5次的加息动作。



另一点,美国总统近日宣称要美元强势,持续加息有助于扭转美元走弱的趋势。美国的连环加息,让马美利率差距缩减,升息拉开距离有其必要性,以防外资撤离大马流向美国。

一个典型的例子,继美国最近于2017年12月14日宣布加息0.25%后,香港金融管理局立即反应,同样升息25个基点以平衡局势。

上半场过去了,如果美国继续下半场的加息旅程,大马预料也会升息抗衡。此番加息,恐怕是我们加息周期的起跑点。

另外,接到友人的询问,担心房贷、屋贷的负担增加。

我国的贷款种类分两种:固定利率型与浮动利率型;车贷、信用卡、个人贷款、个人现金预支属于固定利率型,供款期间不受隔夜利率更动影响;未来的贷款才会受到升息影响。

举个例子,之前的2.88%年率的车贷,利息照旧,供款照旧;接下来的新车贷,利率可能设定在3.03%。

浮动利率型贷款,有房贷、股票贷款、透支贷款等等,其利率一般是依据国行公布的隔夜利率升降。

此次0.25%升息,30年房贷的每月供款将增加3%。

金融理论,升息会带来资金流入、提振汇率、入口货会较廉宜。国民利息开支的增加,某种程度会被舶来品跌价抵消,有失也有得。

反应

 

财经新闻

巧用红包与花红 蛇来运转创新契机

报道:凌侨森

随着龙蛇年交替,人人当然期盼着“蛇”来运转,从而摆脱困局并迎接富贵新契机。

然而,若只有空想象却不执行正确的理财规划,此等期盼也只能年复一年的重覆。

随着2025年的新年钟声响起,这不仅象征着新的开始,也提醒人们重新审视自我财务规划的最佳时刻。

《南洋商报》总结了数位理财师及投资市场的意见,为2025蛇年开运之余,最大化花红和红包价值,务求在2025蛇年厘清理财脉络,在新的一年铺设稳健的财富之路。

随着乙巳蛇年的到来,也来到了小孩们最期待的佳节,因为可以拜访许久不见的长辈之余,还能收获红包钱,或俗称的压岁钱。

包红包的巧思

相反,一些长辈可能会因红包行情而感到烦恼,特别是在通胀干扰下,生活开销居高不下,包红包也成了新年的考验。

那么红包应该怎么包,才能体面又接地气?

财福人生创始人兼国际企菁创业家及国际认证教练杨子佑,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回答道,今年的红包行情估计将受通胀影响,而趋向着重质量,而非在于数量。

据他观察,通胀攀升作祟下,建议民众可从红包的价值和数量上做出调整,反映当前的生活开销水平。

体现感恩之情

“举例来说,如果以往包5令吉,可考虑增至6或8令吉,但减少派红包的数量,只派给较熟识的亲朋戚友。”

随着新年传统日渐演变,当然包红包不再是长辈的专利,出来社会工作的年轻人,也可趁此佳节包红包给父母亲以表孝恩之心。

杨子佑表示,由于新年不会突然发生,它可以被预见,所以年轻一辈可以先做好准备,提前几个月分配好过年要包给父母的“压岁钱”,报答父母多年来的养育之恩。

在此,杨子佑也建议,长辈们应抛开传统思维,接受年轻一辈的心意。

“因为有些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开销沉重而不愿接受,但毕竟过年一年一次,宽心接受更能让家庭在新年期间其乐融融。”

优先偿还高息债务

对于打工一族,年头最期待的莫过于领花红,但多数人对这笔钱财的运用,一般都缺乏妥当分配,很常还没过完年,钱却已花光。

其实,不看该数额的多或寡,即使是几百令吉亦或数千令吉,在专业的理财观念上,都能起到改善财务状况作用。

VKA 财富管理规划主管梁键铭表示,居安思危在理财规划上,是重要的核心理念。

梁键铭提到,迈入蛇年相信大马依旧难以摆脱通胀的挑战,而潜在的电费调涨以及RON95燃油补贴取消,无一例外都会增加往后的生活成本。

所以,为了应对挑战,梁键铭建议把在新年所获的花红,分作两个部分打理,才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更游刃有余地生活。

额外之财

“从理财角度来看,花红可被视作额外之财,妥善利用该笔钱财,方能建立更全面的财务堡垒,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

他估计,公司在蛇年给予员工的花红,会落在“中规中矩”水平,相较去年不会有太多变化。

“当然,花红的数额不论多或少,意义都大于其价值,毕竟它不是固定收入,适合用在预算之外的开销,比如说解决眼下的生活需求,或者存下来作未来不备之需。”

那么,要如何判断花红的用途呢?

梁键铭认为,这笔钱财应优先用于偿还高利息债务,如信用卡债,即使是个人短期债务也应当先解决,否则在复利效应下,债务只会越滚越大。

倘若目前没有债务在身,则建议把钱存起来,作为紧急存款备用,而存款多寡的标准,一般上是以个人在6个月的消费为衡量单位。

不过,正如上文所述,花红不是一项固定收入,在拿到之前切勿过早计算在内。

“花红是通过雇主财务表现和个人在工作上的表现而定,所以在规划使用花红时,不应把花红用在支付固定开销和办年货等用途上,否则容易落入财务陷阱。”

此举之所以容易埋下财务陷阱,是因为当花红不如预期时,后续产生的财务压力,将会逐渐演变成财务问题。

如何钱生钱?

新年之际,当然也会有红包和花红兼得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又该如何妥当利用该笔钱财来达到“钱生钱”?

认证财务规划师陈天文认为,储蓄是理财的最基本,它的增幅虽然有限,但风险也相对更低。

话虽如此,但民众也能通过投资来达到“钱生钱”的目的,只不过面对的风险可能相应更波动,心理素质门槛更高。

陈天文表示:“其实投资有很多渠道,对于没有经验的人,从信托基金开始会比较容易,由专业人士负责打理投资组合。”

“虽然可以找专业人士帮忙处理此类投资,不过自我增值也很重要,掌握投资窍门即意味着能力的提升,能更快速通过投资理财积累财富。”

他认为,要进入股票投资领域,前提是需要先自我提升,掌握股票投资的知识,通过正确管道,循序渐进方式去学习。他也鼓励民众寻求专业财务规划师帮忙做规划,这样才会更加妥当。

蛇年股市危和机

既然提起投资,那么不妨来看市场人士又是如何看待蛇年的“危”与“机”。

丰隆投行研究零售研究主管吴俊声坦言,蛇年的投资展望从外围来看会相对挑战。

“因为许多外围因素将在今年涌动,诸如特朗普的不稳定政策、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地缘政治的影响,都有可能左右区域股市的兴衰,包括马股。”

吴俊声补充,鉴于外围不利风险异军突起,大大增加了投资情绪的挑战,马股蛇年走势可能不如龙年时顺利坦途。

“毕竟,在可预见的未来主导着市场风险的因素,还是主要由外围引起。”

聚焦国内业务企业

举例而言,近期美国发布了更多有关人工智能(AI)芯片出口限制的新政详情,无疑会对大马各行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

话虽如此,马股的基本面依旧稳妥,部分领域将继续受到国内导向因素支撑,比如经济特区、绿能源转型计划等,都会利好于综指表现。

因此吴俊声认为,业务主要服务于国内的企业,在蛇年的风险抵御能力将会更卓越。

比如,马新两国刚在1月份签成的柔新经济特区(JSSEZ)协议,长期来看将让建筑、产业和电信行业受惠,是值得投资者关注的领域。

同时,大马能源也在转向绿色低碳的脚步正在加速,逐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为实现2050年的净零排放目标奠定基础。

再生能源受瞩目

若以大马再生能源发展为指引,低碳经济转型将会是重点之一。

考虑到第5大型太阳能项目(LSS5)将在今年公布完整名单,也会作为推动能源领域发光发亮的主动力。

“所以,蛇年出线的领域,应包含再生能源领域,相信它将会备受市场关注的领域。”

自我投资增值

有句古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新年有多余钱的时候,建议不妨用于增值自己。

杨子佑表示:“我们可以通过报名学习课程或参加研讨会,加以拓展自身的视野和丰富人生履历。”

举例而言,这里所提到的课程,指的不一定是书面上的课程,反而可以是提升软性技能计划,从过程中认识新朋友圈。

“一般上,初期都会先参与免费课程,打好基础后再参加后续付费课程也无妨。而且最近人工智能(AI)的崛起,如能尽早掌握相关知识,未来相信都不会吃亏。”

“最重要的是,在过程中你能加入新社群,融入其中一起学习和增值自己。”

此外,杨子佑鼓励家长发掘孩子们的优点,并加以培养,因为书虽能让孩子装载知识,但在社会中与别人的相处之道也非常重要。

通胀侵蚀财富

“家长们除了传统性的投资在孩子,也能通过成为他们的学习对象,一起找寻学习的乐趣。”

总体而言,他认为趁着蛇年到来,财运亨通的关键在于掌握投资能力,不论是自我增值,还是钱财回报的投资,都应被牢牢掌握好相关知识,毕竟通胀作为难降,一直在侵蚀人们的财富。

勿过度欢庆新年

如上文所述,2025蛇年的通胀仍会居高不下,电费调涨和燃油补贴取消,更会冲击民众的钱包。

梁键铭建议,民众应怀揣着居安思危以及未雨绸缪的心态,方能在2025年沉着应对,安稳度过余下的蛇年。

“由于通胀顽固难化,加上随时可能攀升的生活成本,若在新年期间不节制消费,虽能过上真正意义的大肥年,只不过一旦出现不可预见的事情,捉襟見肘的日子将紧随而至。”

梁键铭建议,民众的过年开销不应全依赖花红,而是事前就该做好准备。

“如果没收到花红,那么包红包、办年货和回乡过年就不执行了吗?所以说,如果把花红视为一种必然性就非常危险,但只作为理财管理上会更好处置。”

同时,民众也建议通过列出年货清单来更好直面开销。

“因为年货清单能让人更好掌握开销咨询,如若只靠脑力计算,管理上的出错率更高,甚至最后落得财务压力倍增的情况。”

他最后提醒,农历新年每年都会到来,一年只过上两个星期,接下来的蛇年还有50周没过完,如果一下把钱财挥霍光,往后日子就难以安稳。

需要与想要

针对理财方面,陈天文也授招,建议民众在消费之前,有必要分清“需要”和“想要”。

他解释,所谓的“需要”即是与衣食住行等相关的消费,如果少了相关开销,务必会影响生活或健康,比如说吃饭、补习费用、上学开销等,都是社会上的基本开销。

至于“想要”,即划分为非必要的消费,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上即使没了它也不受影响,但可能只是会短暂影响心情。

陈天文举例补充,倘若已经有汽车作为代步工具,那么再多买一辆无非会增加财务负担。

“当然,汽车状况的好坏,也是购买的因素之一,假如汽车性能完好,产生购买兴趣就不那么妥当了。”

反倒,如今的网购平台发达,诱导人们消费更不在话下,人们往往在不经意间下单消费。

如果出现物质上的需求,陈天文提议不妨给自己设定“冷静期”,并好好在这段时间探讨是否有需要购买。

“我建议,把冷静期设为7天,倘若发现真的有需要再购买也不迟,因为网购的危险之处,在于不经意的消费积累,最后会再慢慢滚变成一笔巨额开销。”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