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大马旅游业应走“质精”路线/一愚

国境解封,原是旅游业重大利好。这两年多旅游业惨兮兮,部分业者亦早已转行。不过旅游业依旧是本地重要产业,无法完全放弃。旅游业若能汰弱留强,提高旅游品质,化危机为转机,那么未来仍有不错的远景,毕竟旅游已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中国解封遥遥无期

然而许多国家尚未开放边境,目前本地除了出现新加坡游客,其它国际旅客并未如预期蜂拥而来。当然旅游业停摆多时,如今重新营运,一开始或许无力接待大量国际游客,现今不妨一边暖身,一边储备接待国际旅客的能力。

但是,旅游业另有隐忧。原是主力的中国游客,或因中国防疫严格,短期无法出境旅游,本地应及早另觅客源,而不是一味痴痴地继续等待。中国是否开放边境,不是外人能游说或影响的。

日前中国宣布延后或放弃多项国际重大运动赛事,最让人惊讶的是,放弃2023年6至7月举行的亚洲杯足球赛。众所皆知,中国相当重视足球,领导人习近平便是知名足球迷,习曾誓言将提高中国足球的实力。而亚洲杯是亚洲最重要的足球赛事,难以想象中国竟然主动放弃办理。且明明还有一多年,为何现在就弃办?莫非中国动辄封城的状况,直到明年依旧持续?如此一来中国边境解封将遥遥无期。万一不幸言中,那么大批中国游客再度出游的盛况,不知将会是何年何月了。

提高品质增吸引力

由于疫情伤害、通货膨胀等等,难免让国际旅客的荷包紧缩,长程旅客或将减少。官方不如将目标转为东南亚、东北亚、南亚和中东,未来单一国家的旅客数量势必无法和中国相提并论,旅游业成本只得相应提高。既然不易持续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不如改采量少质精的路线,不追求大量游客来马,而以提高旅游品质,收取较高的费用。但这就考验本地旅游业者的软实力了。

官方应详细调查研究,各国人士的偏好与禁忌,为各国旅客设计合适且独特的旅游景点与深度体验,并积极致力于国际行销。此外,加强外语导游的培训与考核,亦不可少,尽量让国际旅客宾至如归。

旅游包含食衣住行育乐,若每一项都能提高品质,亦将带动相关产业连带升级进步。大马拥有好山好水好气候,发展旅游业的本钱雄厚,倘若开发了更多精致多元的旅游行程,相信将会增添本地旅游的吸引力,欢迎各国形形色色的游客到访。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免签吸引韩游客新春游 到上海朝圣韩国历史

报道:平浩东

中国免签政策促使韩国游客春节期间涌进,人数翻4倍多,位于上海的韩国独立运动临时政府旧址及周边景点,成为打卡热点。

90亿人次的春运迁徙大军中,很多是国内旅游的旅客,也有不少国际旅客乘着中国开放签证之便,加入到春运人潮中,来一场充满“年味”的“中国游”。

而对于今年韩国旅客来说,春节假期赴上海旅游已成潮流趋势,在中国人紧密回乡之际,韩国访华旅客预料将形成另一波春运浪潮。

春节韩游客暴增452%

根据携程数据预测,韩国入境游订单量在春节期间将同比增长452%,而12月上海浦东机场进出境的韩国旅客已超13万人次。

记者向上海高铁站工作人员问询求证,得知因为来华旅游的火热,韩国人今年也要趁着假期参与中国的春运抢票了,从上海去周边城市旅行,但因为韩国人搞不懂“12306”铁路售票系统,会找旅行社或者中国的朋友帮忙抢票,他们之后会持韩国护照上车,堪称韩客加入上海春运大军。

上海黄浦区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静安区的静安寺和徐汇区的武康路等地标路段则是首选热门打卡地,黄浦区的中共一大会址和新天地购物中心也是中外游客经常参访的地点,临近上海的杭州、南京等地也将迎来密集的韩国旅客。

《亚洲周刊》记者观察到,临近春节,上海这几处地标来往旅客人流量较大,为安全起见,已有交警和安保人员开启限流管制。

工作人员惊讶韩客暴增

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亚洲周刊》记者从现场工作人员了解到,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多的韩国人,没想到这里会成为人气爆棚的热门景点,而目前来玩的韩国人主要集中在周六日,团体游和个人游都有,工作人员预计在春节长假的时候,来这里旅游的韩国人会更多,他们肯定要加班加点了。

现场的中国工作人员能够使用纯熟的韩语介绍价格和游玩注意事项,一张门票价格20元人民币(约12令吉),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宝和现金支付,而在场的韩国游客也入乡随俗,多使用微信和支付宝购票。

有许多韩国游客愉快地在门口处的临时政府牌匾处拍照合影,上传IG等社交平台,持续为此地引流。

陈列抗击日本侵略者照片

旧址分为上下3层,陈列了韩国独立运动家金九、李奉昌等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照片事迹,以及他们居住过的临时政府办公室和要人宿舍,保存完好、全面,皆有中韩两国文字介绍。

来此参观的韩国人群年龄和群体不等,有年轻夫妇一家三口来玩的,韩国妈妈还指着墙上的李奉昌肖像,认真仔细地给孩子讲述抗日历史;有穿着时尚的年轻情侣和大学生慕名来此打卡的,显得骄傲和自豪;还有岁数偏大的中老年人,他们看到临时政府标识和抗日事迹时,则表现得较为严肃。

在旧址出口处有留言簿,韩国游客留言多为“大韩民国万岁”、“感谢韩国独立运动家”、“感谢你们的牺牲”之类。

现场一位金姓韩国大叔还用半生不熟的中文,热情地邀请记者去他的老家济州岛玩,他表示中韩免签政策非常利好两国人民来往。

韩独立建国从上海发轫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一大会址也在附近街区,作为中国革命的发祥地和红色精神座标,许多韩国人看完韩国旧址后,也会慕名来此打卡拍照,感叹100年来中国进步之快。

免签政策让中韩两处历史会址在现代化的上海神奇联动,成为连接中韩两国人民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的精神归处,同属亚洲的两国建国史竟然都从上海走来,各自走向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曾经的峥嵘岁月难忘,而今中韩游客们的欢笑,则是历史发展的最好注解。

上海有名的新天地购物中心也在此处,韩国人在看完中共一大会址后,热衷来到这个商场购买潮牌和奢侈品箱包,享受中国的美食和上海咖啡,比如海底捞和烧烤店,消费能力非常强。

上海本地人来此,也会抱怨自家的商场竟然被外国人挤爆了。因为韩国本土水果昂贵,韩国人在吃自助餐时尤其喜欢吃中国的西瓜、橙子、青提子、草莓,经常摆满餐桌。

记者发现,路边水果店20块钱一盒的草莓也被路过的韩国旅客疯狂购买,但同样水果在韩国本土的价格会贵3到5倍。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